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14601600000023

第23章 沟通是成长的开始

“怎么回事,最近孩子越来越不爱跟我说话了。”

“我女儿也是,回家就关在房间里,问她什么答什么,一个字都不肯多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仿佛越来越少,更别说什么推心置腹的交谈了。妈妈们会发现,一旦孩子过了十二岁,遇到事情只跟同学、朋友说,在妈妈面前却是三缄其口。妈妈若是过问太多,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厌烦,会被嫌弃太烦、太啰嗦,甚至引发母子之间的争吵。

仔细想想,其实妈妈与子女之间发生的冲突,大多是缺乏相互理解所致。在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的同时,很少有妈妈会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沟通气氛。其实,平等沟通是孩子成长的开始,而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不仅是获取孩子思想的途径,更是妈妈教育能力的一种体现。由于年龄和经历的不同,两代人之间的观点肯定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妈妈都应该学会放平心态,尊重孩子的说话权,这样才能从中找到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

特别是面对孩子用语不当和语言过激的时候,妈妈们要尽量耐心倾听,让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否则,无论是急切的反驳,还是不耐烦的表现,都会阻碍妈妈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不仅不利于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甚至还会伤害母子之间的感情。所以,对于妈妈们来说,如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是一门艺术。

平等对话

故事

冯太太的女儿目前是中学生。为了不让女儿学坏,冯太太可谓费尽心思,平常也把女儿管得很严,凡事都会细细盘问,生怕遗漏掉什么蛛丝马迹。

为了监视女儿的情况,冯太太常偷偷翻看女儿的日记本。被发现之后,女儿在书桌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侵犯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不仅如此,还把抽屉上了锁,日记本也换成带锁的。

女儿的行为让冯太太很火大,这天女儿放学回家之后,她决定跟女儿谈一谈。

“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干嘛要把日记锁起来?”冯太太单刀直入的切入话题。

“那是我自己的隐私,为什么不能锁?”女儿显得很不以为然。

“我是你妈,又不是小偷,用得着这样防着吗?”

“不管是谁都不能偷看我的日记,我想要有点自己的空间,这样也算过分吗?”女儿的语气里充满委屈。

“自己的空间?你翅膀长硬了是不是!我把你养这么大,你现在要自己的空间了,想要自己出去飞了,是不是?”冯太太的语气越来越激动,“别忘了,我是你妈!你是我生下来的,你的东西我还不能看?去,马上去把日记给我拿出来!”

看着妈妈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女儿哭着冲进房间,把日记本拿出来重重摔在地上,扔下一句“拿去看吧!”就跑到房间里大哭起来。一场交谈,就这样不欢而散。

专家之言

一些妈妈总是认为,孩子才几岁、十几岁,什么都还不懂,我可是他的妈妈,怎么可能平等的沟通呢?孩子是我生的,我教他就得听,我要求的他就得做,没什么条件好讲。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妈妈们总是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权威的位置上,居高临下跟孩子对话。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对话其实是呈单向状态,妈妈发号施令,孩子只需要被动地乖乖照做就可以了。这种命令式的对话方式,却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年纪虽小,但同样需要被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妈妈能够给予孩子平等对话、交换观点的机会,孩子说的话总是被否定,他们的想法也总是被认为是幼稚的。

当孩子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妈妈观点的状态下,他们要不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要不就是闭口不言,做执行命令的“机器人”。

小叮咛

先学会当孩子的好听众。

做家务时可以跟孩子“随便聊聊”。

当好孩子的顾问,而不是替他做决定。

给孩子足够的隐私空间。

有时候,沟通也可以用写字条的方式。

相反,如果妈妈们能够调整心态,把自己放在孩子朋友的角色上,与孩子平等沟通,平等对话,就会发现不仅孩子更愿意跟你分享他的世界,同时也更能倾听父母的每一句话。

虽然孩子是妈妈生的,但孩子同时也是有独立思想的人,学会平等与孩子对话,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赢得孩子对妈妈的尊重。

妈妈说

做妈妈的就有权利管孩子的一切。正是这种思想在作祟,才让我放不下身段跟孩子对话。女儿摔日记本的举动真的让我吓了一条,看她哭着跑进房间,隐约觉得自己或许太过分了,不过还是忍不住翻开日记,但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

事后我也在反思,如果当时能够心平气和地跟女儿说话,或许她可以理解我的苦心,也更愿意跟我分享她的心情。放不下妈妈的身段跟孩子沟通,变成一道心墙,阻碍了我跟孩子之间的交流。

评论

想要获得孩子的心,不妨试着蹲下来,用平行的视线看着孩子。当妈妈能够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那么便很容易赢得孩子的信任,甚至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认真面对孩子的提问

故事

傍晚,朱太太正在厨房准备晚餐,晚上家里会有客人来吃晚饭。这时六岁的儿子拿了一本图画书跑过来。

“妈妈,为什么鱼会生活在水里?”儿子一脸认真的问。

“鱼本来就住在水里,哪有为什么!”朱太太忙着切菜,随口丢给孩子一句答案。

“奇怪!那鱼为什么不住在陆地呢?”儿子似乎有点不甘心,一边看着图画书,一边又继续对妈妈发问:“妈妈,鱼可以长到几岁呢?”

“我怎么知道,你去问你自己啊!”朱太太开始有点不耐烦,想赶紧打发儿子走。可是,儿子一直拿着图画书站在厨房,根本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也没有察觉到妈妈的不耐烦,依然没完没了地问个不停,问了许多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是这样之类的问题。

眼看离晚餐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是菜还准备得不够,朱太太心里十分烦躁,在厨房手忙脚乱的,再加上儿子一直在旁边絮絮叨叨问个不停,所以突然对着儿子大声吼了一句:“为什么、为什么,哪来那么多为什么!你不会自己去想,自己去翻书找答案啊?再不然就去学校问老师。马上给我出去玩,不要在这里问个不停,烦都烦死了!”

这一声大吼一下子就见效,儿子看了她一眼,乖乖地走出了厨房。

专家之言

细心的妈妈总会发现,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展露出强烈的好奇心。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手能抓到的,他们都喜欢放到嘴里咬一咬,这其实是孩子在探索世界的一种表现。

学会说话以后,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会发问,这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途径,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来源之一。

但是,妈妈们似乎都不太喜欢“问题孩子”,他们没完没了的“为什么”,经常让妈妈们烦躁。尤其是在妈妈眼里,这些问题大多都很幼稚,根本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因此往往也就采用敷衍的态度来对付孩子。在心情不好时,甚至会对问题不断的孩子生气。

可是妈妈们并不知道,当孩子开始提出问题时,就表明他在用心观察生活,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这正是训练孩子表达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

有科学研究显示,通过对未知事件的提问,可以培养孩子的IQ(智商)和EQ(情商)。所以,妈妈们应该认真面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不仅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能藉此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小叮咛

允许孩子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问题再无聊也不要打断孩子。

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顺着孩子的智力及话语来回答。

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时要坦诚。

不过,为了防止被孩子问得哑口无言,妈妈们更应该努力补充知识,多看点书,少打点牌。即使是被孩子问到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也千万不要胡乱编造答案来蒙骗孩子,不妨直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太清楚,我去查查数据,然后再来告诉你答案。”当自己的问题得到重视时,孩子也就会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继续维持思考的积极性和强盛的求知欲。

妈妈说

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无所不知的偶像,所以他遇到问题总是先问父母。其实孩子不是第一次表现出爱问问题的性格,从前他也会常拉着我问东问西,心情好的时候我也会顺着他的问题回答,可当他的问题很幼稚时,我就会随便乱说一个答案,想尽快打发他。

那天儿子离开厨房后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问过我问题,在家的时候话也少了。

后来,老师告诉我,他在学校里也从来不举手提问,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敷衍和不耐烦,伤害了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评论

认真对待孩子的“为什么”,就等于是在鼓励孩子去探索未知的知识。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学会如何认真回答孩子的提问,即使是不知道的问题,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