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拳击
14602800000005

第5章 拳击运动概述(4)

拳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拳击比赛和训练时,运动员要熟练地掌握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灵活地变化运用各种战术,并且要随机应变地随场上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技战术,同时要完成各种技术组合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拳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处处被动。经常练习拳击和参加拳击比赛的人,他们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就会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这种灵敏性和反应能力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会使你觉得生活轻松自如,从而增加人的生活乐趣和情趣。

拳击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拳击运动是手脑并重、全身活动的运动项目,需要练习者必须全身心地投人,才能完成好拳击训练和拳击比赛。练习拳击或参加拳击比赛时,人一直都是在不停地跳动和运动之中,而且,拳手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大脑缜密的、快速的考虑之后进行的,所以,这对人体的运动器官和大脑的分析反应都有极高的要求,使人体的运动器官和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又由于拳击训练和比赛时,需要在高度紧张状态下进行高强度对抗,所以对拳手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和充分的锻炼。据实验测试,拳击比赛时运动员的氧吸收量每分钟达3000毫升,脉搏每分钟达200次左右。生理测试表明,训练有素的拳击运动员的心脏体积有增大现象,心肌搏动强而有力。拳击运动员的竞技年龄比其它竞技项目的竞技年龄要长得多,一般可保持到40岁左右。比如象美国拳王阿里38岁时,仍在参加职业拳击比赛;美国拳王福尔曼45岁时还在参加职业拳击比赛;去年战胜泰森的美国拳手、新的世界拳王霍利菲尔德,是在35岁时第3次获得这一殊荣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拳击运动对人体的良好作用。

拳击既是人体能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心理智慧的较量。长期从事拳击运动,会培养人们顽强拼搏、敢打敢拚、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人们对事业的专注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由于拳击运动具有极其强烈竞争的特点,可以锻炼拳手临危时的应急能力,培养拳手在危险状况和高度紧张状况下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这不仅对拳击运动有利,而且对于拳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进行冷静处理,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拳击运动员的胜负荣誉感极其强烈,拳手们经过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这样巨大的情感体验,会逐渐磨炼拳手的意志,经过长期这样磨炼,便会逐渐形成拳击运动员特有的谦虚谨慎、富有同情心和除暴安良的道德情操,对完善拳手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拳击是防身自卫的有效手段

拳击做为一种空手格斗技能,学习掌握好拳击技术之后,就可以把它运用于实战之中。拳击的攻防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经过反复训练实践后,作为防身自卫的一种手段是非常有效的。通过拳击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训练,可以提高练习者的防身意识和自卫方法,在打和被打的练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防身自卫的本领,提高练习者遇到侵犯时自我保护能力。也可以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见义勇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贡献。

拳击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作用

拳击运动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和起到了轰动作用。现在几乎在全世界都知道泰森口咬霍利菲尔德的事情,这既是拳击事业的耻辱,同时也是拳击在社会上引起社会效应的一个途径。当然,拳击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只是这些丑事或花絮,最主要的还是拳击本身具有的粗犷与野性的魅力,拳击运动表现着较高的力度美、健康美、技艺美,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刺激性,拳击比赛时那种撼人心扉的场面和刺激大脑的气氛,都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激发起拳击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拳击的欲望。

拳击作为勇敢者的运动,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引导拳击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和公平竞争,规范他们的做人准则,使他们的行为适应社会公德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材。

通过练习拳击或观看拳击比赛,可以使人们获得许多启迪,例如从泰森和霍利菲尔德的拳王争霸的前前后后,人们分清了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违背社会公德。不论泰森的实力多么强大,曾经创造过什么辉煌战绩,但他的一口却咬掉了他在世人中的巨大形象,这就是拳击的社会效应,这种社会效应会促进拳击运动和社会道德的共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职业拳击

职业拳击分为17个级别,17个级别又可归类为7项:重量级、中量级、轻量级、羽量级、雏量级、蝇量级、草量级,后三项影响较小,拳王的名气不大,我们耳熟能详的拳王,几乎全部来自前四项。

重量级包括重量级、次重量级、轻重量级三个级别;

中量级包括超中量级、中量级、超次中量级和次中量级;

轻量级包括超轻量级、轻量级、次轻量级三个级别;

羽量级包括羽量级和次羽量级两个级别。

职业拳击与奥运拳击不同的是,职业拳击是不可以带护甲的,而且职业拳击手是不可以参加奥运会的。

拳击小知识

1.世界性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是:AIBA(国际业余拳联)是世界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

2.主要的国际拳击比赛主要的有:美国业余拳击锦标赛和欧洲业余拳击锦赛。

3.拳击比赛裁判人员包括一名台上裁判员,若干名台下评判员和一名计时员。台上裁判员的职责是控制整个比赛。计时员打铃表示每一局比赛开始或结束。

4.构成犯规的动作包括打腰以下部位,击打脑后勺或颈背,和击打已倒地的对手。

5.犯规要扣掉犯规者的分数,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6.击倒(对方)获胜和技术击倒得胜的区别:击倒获胜是指一名拳击手被击倒在地,并在裁判数十个数之前站不起来的情况;技术获胜是指裁判员停止比赛的情况。

7.打分:明显地以拳击手套手指关节(正前部)部分击中对手时给记分。

8.拳击运动的技术包括攻击、躲闪、上下移动、扭斗技术和反击。

9.攻击技术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钩拳、右上钩拳、右交叉拳和组合拳。

拳击观赛礼仪

由于拳击项目的特点,在观看拳击比赛时,观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比赛过程中观众不能使用闪光灯给运动员拍照。

2.不能向运动员挥舞和抛掷物品。

3.观众要用一个平和的心态观看拳击比赛,体现高尚品德。在比赛中,可以给双方运动员加油。

4.在一方运动员击中对手的时候,给予掌声和欢呼声。

5.不能向失利的一方起哄或者发出嘘声、吹口哨甚至做嘲笑的不文明手势。

6.场馆内禁止吸烟,手机要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拳击运动的术语

右钩拳:一种中、近距离的击打拳法,钩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摆拳组成组合拳进攻对手。

击倒:后演变为“KO”而在各种格斗比赛中使用。

抱持后拆散:比赛时双方选手经常会搂抱而不出拳,这就需要裁判把双方分开。

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

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由英、法等24个国家的拳击协会倡议,于1946年在伦敦成立。简称国际拳联。目前已有130个会员。总部设在美国(主席所在地)。正式用语:英、西班牙、德、俄和法语。1946年1月28日在伦敦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国际拳联的第一部章程。

国际拳联设若干地区局:

欧洲局:包括30多个会员。总部设在柏林。所有欧洲国家拳击协会都是欧洲业余拳击联合会成员;

亚洲局:包括23个国家和地区的协会。总部设在东京。

非洲局:包括31个会员,总部设在突尼斯。

美洲局:包括29个会员。总部设在美国的克列斯蒂尔。

大洋洲局:包括近10个会员。总部设在悉尼。

国际拳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拳击为奥运会正式项目。

国际拳联的任务:传播拳击运动的真正业余精神和开展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好竞赛;制订世界锦标赛和国际比赛的规程;保证国际拳联的一切比赛严守比赛规则;发展各会员之间的相互友好和尊重。

代表大会是国际拳联的最高机构,由主席、名誉主席、副主席、执委以及会员代表组成,每4年召开1次。开会时间和地点必须在会前1年决定,并立即通知各会员。每个会员协会可派出3名代表参加大会,但只有1票表决权。代表年龄不得小于21岁,而且只能代表1个会员协会。

国际拳联下设若干常务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由7名执委、主席、副主席和若干委员组成。任务是:解释章程、规则、信息交流、出版、训练、器材和设备的生产等问题,向执委会提出建议。

裁判员委员会:由5名执委和8名优秀裁判员组成,任务是:任命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裁判员;在执委会的领导下,对国际拳联的候补裁判和正式裁判进行考试,研究和分析重大比赛的裁判工作等。

医务委员会:由20名高水平医生组成(每洲不少于4名)。其任务是向执委会报告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提出预防外伤的建议,组织参加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医务小组等。

财务委员会:由5名执委组成,其任务是监督财政收支情况,向执委会提出扩大基金的建议,向代表大会报告财政状况。上述委员会同执委会一样,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拳击为奥运会正式项目。

国际拳联的主要比赛有奥运会拳击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区域性和洲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和国际邀请赛。所有比赛都按国际拳联的规则进行。成年和青年世界锦标赛每4年举行一届,洲锦标赛每2年一届。

国际拳联章程明确规定,所有会员国权利均等,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歧视。按照规定,给正式比赛的优胜者授奖时,升国旗、奏国歌。

我国于1987年加入这一组织。

现代拳击技术与风格的流派

现代拳击的技术与风格可分为美洲、欧洲两大派。美洲派以美国和古巴为代表,他们的选手具有充沛的体力,出拳快速、准确、有力,拳法多变。并具有“爆炸性”的连续攻击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高速搏斗中并不影响自身技术的发挥,而且能打出沉重有力的拳头。

拥有世界第一流拳击运动员的美国、古巴等国不仅在历届奥运会拳击比赛中获得的奖牌多,而且拳击运动普及,拥有雄厚的后备力量。美国的拳击运动,不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的,自19世纪末期以来在世界拳坛上一直占主导地位。有不少优秀拳击选手在奥运会中拿到金牌奖章后,就转人职业拳击生涯,这就造成了业余选手的频繁更新。美国拳击教练员的主要任务,始终是在选择和训练新秀。古巴的拳击运动近几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高,是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欧洲派的各国选手在技术上虽有某些优势,但在打法上总的来说是保守的,善于长拳击打,不善于高速贴近连续击打。波兰、匈牙利等国的选手虽具有较全面的技术、战术素养,但不太适应高速条件下的搏斗。前苏联、前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属于欧洲风格的另一种类型,他们的选手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训练,但技术、战术相对来说显得较差。前苏联也曾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匈牙利选手拉斯洛·帕普靠他特有的反应敏捷、冷静清晰的头脑和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曾连续获得1948年、1952年。1956年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届奥运会中量级(73kg)、第一中量级(71kg)冠军称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连获三届奥林匹克金牌的拳击家,创造了世界业余拳击史上的奇迹。

非洲国家的拳击技术与风格类似美洲。非洲埃及、加纳、突尼斯、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的拳击选手,都曾在奥运会上取得过奖牌。

朝鲜和韩国选手则具有典型的亚洲特点,动作灵活、快速、有力,并以勇猛善战、坚韧不拔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