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节决定人生
14607000000027

第27章 德国人的认真

流沙德国人以认真、按部就班而著称。他们强调团队精神,就像德国足球,我们喜欢用“战车”去形容他们。

和德国人打交道,必须按规矩办事,这是一个常识。6年前,一家五金工具厂从德国进口了一台机床,我的同学担任德国工程师的翻译。因为五金厂的基建设施推迟,设备无法安装调试,德国工程师就到处闲逛,有事没事地往厂房瞧瞧,然后耸耸肩走了。半个月后,基建完工了,机器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安装到位;但德国工程师突然提出要回国了。五金厂的老总十分着急,机器最重要的是调试,现在他怎么可以走呢?

德国工程师告诉老总:”总公司委派他到中国的日程是20天,他的工作日已经到了,所以必须回国了。”

同学努力与德国工程师沟通,希望他能留下来,但他说:“造成这一切的不是我。我必须回国,因为我的年休假到了,我的妻子和儿子正在德国等着我回来。”

德国工程师回了德国,他有3个月的年休假。五金厂向德国公司投诉,并希望德国公司再派一位工程师前来。但德国公司表示,是五金厂违背了约定,他们不可能再派其他人员前来,唯一的选择只能等着他年休假结束。

我看到这位德国工程师,短小而精干的身材,经常在我同学的陪伴下逛街边的商铺。

对于这位德国工程师,五金厂对其非议甚多。第二次前来,大家虽然对其客客气气,但心底却是排斥他的。但同学告诉我,那德国人的工作真的让人无可挑剔。

这是我对德国人最初的感受。

今年秋天,我接到任务采访“国家友谊奖”获得者——来自柏林的菲尔特先生。当时心中忐忑不安,我怕这位曾在奥委会担任过高官的先生也会像那位德国工程师一样过于“认真”。

菲尔特先生的翻译告诉我:“30分钟。”翻译看了一下表。我顿时紧张起来。短短30分钟,能问些什么问题呢?我可是要写两个整版的文章啊。

菲尔特先生70多岁的年纪,精神矍铄。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他在北京接受“国家友谊奖”的情况。菲尔特先生谈了很多。我在心里估算一下,菲尔特先生大约讲了10分钟。

我再提第二个问题,他受聘于中国公司的情况。菲尔特先生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我已经多次说过了。”但他还是把自己当年来中国的情况细致地说了。

问第三个问题的时候,翻译看了看表。我知道时间快到了,但我需要的问题菲尔特没有回答,我看看菲尔特先生,仍然目光如炬地看着我,等待我的问题。于是我问第三个问题,然后又是第四个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菲尔特先生在回答问题前,都要夸奖我一下:“这个问题问得好!”

回答完六个问题,翻译站起身来,轻声说:“你违约了,已经是一个半小时了。”

我站起身,对菲尔特先生说:“谢谢。”菲尔特先生的手温暖而又力量,他微笑了一下,但耸了一下肩。

我让翻译转达我超过了约访时间和歉意,菲尔特先生沉吟了一下,咧开嘴,笑,说:“你是客人。”

我觉得这位有过“高官”生涯的德国专家,像一位宽容而善解人意的长者,找不到一丝想象当中的苛刻和固执。

而翻译说:“菲尔特先生有一个原则,他从来不会敷衍任何人。”在我看来,这是非尔特先生的另一种德国式的“认真”。

德国人的认真,我真的全然领受了。

认真的内涵并不仅仅在于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认真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看重和对生命的理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