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14611300000004

第4章 多想想孩子的感受吧

个体案例

“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嘛。”萌萌已经听了两个睡前故事了,可还是嘟着嘴,扭着身体,紧紧抓住妈咪的手。

“萌萌今天不想睡觉吗?”妈咪扫了一眼桌上的闹钟,时针快指向10点了。

“妈咪,晚上真的有蝙蝠来吸人的血吗?”萌萌用颤抖的声音问,身子已经蜷缩到妈咪的背后了。

“啊,是啊,真的好恐怖呢。”妈咪猜到萌萌不想睡觉的原因,可能就是她白天听了其他小朋友讲的“恐怖”故事。

“妈咪也害怕啊?那怎么办啊?”萌萌把脸埋在了被子里,只露出眼睛,小声的问。

“嗯,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很害怕天黑。有天晚上,我都听到了从黑暗中传来的怪叫——‘呜呜……’”妈咪学的绘声绘色。

“哇!”萌萌吓的尖叫起来,但又禁不住好奇,怯生生的催妈咪继续讲,“然后呢?妖怪把你抓走了吗?吸了你的血吗?”

“我吓坏了,也跟你一样,把头蒙在被子里,但是还能听到怪叫,后来我干脆把灯打开,看看‘怪物’在哪里。”妈咪做出了一个很坚毅的表情。

“看到怪物了吗?”

“暖水瓶!”

“哇哈哈哈……因为水瓶里有热气,才有‘呜呜’的声音,这个我早就知道了!”萌萌大笑,很得意自己不会把暖水瓶当怪物。

“是啊,从那以后,每次感到害怕的时候,就想想那个暖水瓶,然后开灯看看,就不怕了。”

“哦,妈咪,我知道了,其实我们是自己在吓自己,对不对?”

“还害怕吗?”

“不怕了,妈咪晚安!”

问题分析

孩子的行为有时候是不被大人理解的,每当孩子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按照成人的惯性做出对错是非的判断,进而对孩子的行为指指点点,却忘记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孩子的小世界,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喜怒哀乐。

如果只从表面现象出发,去指导孩子的行为,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会觉得父母根本不在乎他们,对于父母的建议也自然会置若罔闻,或者“对着干”。

萌萌害怕黑暗,不想睡觉。妈咪要是说:“没什么,黑暗中什么都没有。”或者是:“你都这么大了,不应该感到害怕”之类的安慰。

孩子会怎么想?

孩子会想,父母跟自己不是一种人,他们根本不懂得害怕和恐惧。孩子有可能还会在父母的责备中对于自己的恐惧产生某种愧疚。

妈咪承认了萌萌的恐惧,也坦言自己的恐惧,这种情绪氛围让萌萌感到亲切,很快就从妈咪的经验中获得了力量。所以,父母有时候只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是被认可的,对于那些来自父母的建议或者指导,自然更容易被接纳。

亲子指导

父母一方面要用心感受孩子的感受,另外一方面也要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和你的行为是可以区别的,无论你的感受如何,你的行为都应该是理智的。

如果能做到几下三点,父母就不会被孩子当成“外星人”了:

①客观的描述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向你诉说他的情绪,尤其是糟糕情绪的时候,父母不要先打断他,也不要对这种情绪进行“批判”。比如孩子说:“我讨厌某某老师,她总是不叫我回答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如果打断孩子:“你肯定是上课捣乱了,所以老师才不叫你。”或者用大道理跟孩子说:“没关系的,只要你努力,总会叫到你的。”这些语言都会让孩子闭嘴,不再跟你讨论他的感受,因为你根本就不在乎。其实,你可以用一种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来回应孩子:“是的,总是不被叫到,真令人不快。”

②接受孩子的感受

家长很容易接受孩子快乐和高兴的感受,比如孩子说自己今天考试的分数很好,或者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等等。但是,孩子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不可能每天随时都开心,所以当孩子表达自己负面感受的时候,父母也要坦然接纳。

③适当的重复

孩子有时候说的话,可能不怎么符合逻辑,在家长听来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采取适当的重复其中的重点,让孩子给你讲出更多的细节。比如孩子说:“我今天被罚站了,因为打架。”家长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先批评孩子,那么事情就有可能成为冤假错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反问孩子:“打架?你跟谁打架?”孩子会说:“哦,是其他同学打架,我去劝架,结果老师进来,以为我也在打架,所以罚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