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地球迷宫出口
14616600000075

第75章 克什米尔——印巴争端的导火索

多年来,克什米尔一直是一个充满火药味的纷争之地。

克什米尔地处南亚大陆北部,喜马拉亚雅山南麓,海拔2 500~4 000米之间,因此不像南亚太部分地区酷热难耐,而是气候宜人,山清水秀,一派江南风光。夏季,这里是宜人的避暑胜地,天上白云朵朵,山顶白雪皑皑,山间松涛柏波、流泉飞瀑、莺歌燕舞,山下花木缤纷葱笼、湖水碧波荡漾,因此素有亚洲小瑞士之称。

克什米尔名称的由来有一个优美的传说。传说克什米尔地区原是一片大湖,水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后来一个吃人魔王占领大湖兴风作浪,生灵惨遭涂炭。为民除害的仙人迦西耶布在雪山女神的帮助下抛出巨石砸死了魔王,排干湖水,让人们进去居住。后来这个地方就叫迦西耶布·迈鲁,后渐渐演变成迦西米尔(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经济以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耕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及棉花、烟草等,多为夏季作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克什米尔为英属的印度帝国的一个土邦。1947年印、巴分治时,其归属未明确规定,成为印巴之间纠纷的主要根源。根据《蒙巴顿方案》,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克什米尔近600万人口中,77%的居民为穆斯林,倾向巴基斯坦;20%的居民信仰印度教,统治者为印度教徒,倾向印度。印巴为争夺克什米尔,于1947年在该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持续一年多。同年12月,印度把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并划定停火线,规定印度控制克什米尔约3/5地区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约2/5地区和1/4人口。

印占区的穆斯林要求独立,反印活动从未间断,印指责巴在幕后操纵支持,两国因此在实际控制线时有武装摩擦发生印度在其控制区成立了联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具控制区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