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地球迷宫出口
14616600000084

第84章 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探险家——别林斯高晋

库克作出南极没有任何大陆的错误结论,导致此后几十年几乎无人再到南极海域进行毫无希望的探险航行。然而,也有不少科学家并不相信库克的论点,他们认为,如果以南极为圆心,以2000公里为半径画圆,直径就是4000公里,在如此大的范围内怎么能轻易断定没有陆地呢?1819年,俄国探险家别林斯高晋,再次开始了探索南大洋和南极陆地的壮举。

别林斯高晋中校大约是在40岁的时候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之命率领两艘帆船前往南极探险。按亚历山大一世提出的极地航行计划,远洋探险的主要目标是尽量接近南极点并到库克没有到过的海域寻找未知的陆地。只有在碰到不可克服的困难的情况下才可放弃这种寻找。

1819年7月,探险船队离开彼得堡向大西洋驶去,900吨的东方号由别林斯高晋指挥,530吨的和平号由拉扎雷夫中尉担任船长。航行初期是沿库克船长环球航行时的航线行进的,4个月后穿过大西洋来到当时巴西的首都里约热内卢。稍事休整后于1819年11月末,也就是在南半球夏季即将开始之际,继续向南航行。

对于南北两半球的居民来说,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概念。当北半球漫天飞雪、玉树银花之时,恰是南半球的夏季开始,南极圈之内也将进入永昼期。太阳老是在地平线附近兜圈子,一圈又一圈,宛如走马灯似的。在南极圈上,永昼只有一天,在纬圈70度处永昼是2个月,在纬圈80度上永昼是130多天,而在南极点永昼则为半年。所以海洋探险家总是选择在南半球的夏季永昼期内进行探险调查。

船队驶入南纬40度,受到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在南纬40~50度之间的洋面上,永远刮着一股猛烈的、固定的西风,这种狂风有时能掀起20多米高的海浪,像山峰一样压向甲板,能把桅杆打断,将甲板上固定的东西洗劫一空,即使大船经过这里也不免胆战心惊。因此水手们把这股西风叫做抢劫的西风,把这个纬度叫咆哮的40度和发疯的50度。

12月正是南半球的盛夏,在南纬40多度的海面上却流动着可怕的冰山,最大的冰山长达150公里,高出海面30米。船员们既害怕和这些冰山相遇,又不能不对冰山上呈现的美丽景色由衷地赞叹。在阳光下,冰山反射着瑰丽的光彩,时而浅红,时而墨绿,时而淡蓝,船员们称它们是魔鬼的眼睛。1820年的新年,别林斯高晋探险船队就是和这些魔鬼的眼睛一起度过的。

这年1月,别林斯高晋探险船队又碰见极恶劣的浓雾天气。海面上到处是云涌雾集,站在船头看不见船尾,两艘船更是彼此无法望见。为此他们只好每隔半小时鸣炮一次,作为联系信号,以免在浓雾中走散,或者撞倒一起。

别林斯高晋不愧是出色的航海家。1820年1月中旬,他率两艘帆船首次穿过南极圈,不久就看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海水的颜色改变了,头顶上盘旋着大洋里没有的飞鸟。凭经验判断,这里离陆地不会很远了。

1月26日,他们到达南纬69°22′、西经2°15′的地方,这里距离南极大陆只有20公里的海面,发现新大陆的目标眼看就要实现。若是天气好,他们一定能看见巍峨高耸的大陆冰山。可惜天不作美,海面上突然刮起一阵阵强烈的风暴,天昏海暗,四周什么也看不见。这时一块巨大的冰山又封住了前进的航路,他们无可奈何,只好后退另找去路。

2月21日和25日,探险队分别在东经19度和41度穿过南极圈,报信的飞鸟展翅迎接,从桅杆上远眺,南方好像有冰雪覆盖的山岭。可是船队仍然无法逾越浩大的冰墙。

别林斯高晋心里着急,可又不忍离去,只好令人不安地在南极圈附近左右徘徊。

时间紧迫,天气越来越冷,南极的冬季即将来临。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使海水打到甲板上很快就结成冰层,船队陷入了困境,若不派人时时敲打,船慢慢就要压沉。紧张艰苦的生活使船员们极度疲劳和消沉。

如果再不返航,他们就将永远地留在这里!于是别林斯高晋被迫返回澳大利亚的悉尼港过冬。

1820年10月,南极的夏天又来临了。别林斯高晋和拉扎雷夫又率领船队向南直驶,向着库克船长未曾到过的新西兰以南的高纬度冰区前进。可这次航行一开始就不顺利,东方号和一块浮冰相撞,几乎沉没,经过拼力抢修,才勉强继续南行,再一次突入南极圈。说来有趣,他们后来的重大发现,据说多亏了一只南极企鹅。

在南行途中,水手们捉到了一只企鹅,兴高采烈地把它宰了,要尝尝企鹅肉的味道,负责烹调的一位厨师在开膛时,意外地在企鹅的嗉囊里找到了一颗石子。

这一趣事引起了别林斯高晋的注意。企鹅是南极地区的重要居民,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活像18世纪的绅士,它是怎样弄到这颗石子的呢?据说企鹅的潜水本领不算高明,不可能从很深的海底叼上石子,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附近一定有陆地。这一偶然发现给屡遭挫折的别林斯高晋以很大的鼓舞。

地球绕太阳转了一周,又是一年的新年了。但这新的一年并没有给探险者带来欢乐,因为环绕南极的航行又将随着夏季的消逝而结束,可是依然没有发现任何陆地。更不幸的是,东方号又撞在一块巨冰上,发出不祥的呻吟。企鹅嗉囊里那颗石子所激起的希望和热忱,正在逐渐泯灭和冷却。

正在进退维谷之际,1821年1月10日,别林斯高晋的船队开进现在的别林斯高晋海。到南纬68°57′、西经98°35′的地方,天气突然转晴,他们终于看见一块高出海面的陆地!海岸覆有皑皑白雪,陆地上的悬崖峭壁因太陡而无法积雪,露出了黑色的岩石。船员们欢呼雀跃,高兴得不得了。这可是人类第一次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南极陆地呀!为了纪念俄国船队的奠基人,这次发现的陆地被命名为彼得一世岛。

不幸的是,海面冰况严重,探险船仅能到达离岛19公里的地方。他们沿着冰缘继续航行,7天之后又发现了一块新的陆地,这块被冰雪覆盖着的陆地,也裸露着长长的无雪的岩壁。别林斯高晋只能到达离这块陆地50多公里的地方,因为陆地的南面延伸部分消失了,因而看上去像一块巨大的际地,遂命名为亚历山大一世地。

119年后人们才知道,别林斯高晋发现的亚历山大一世地是南极第一大岛,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由乔治六世海峡把它与南极大陆隔开,实际上它就是现在的亚历山大岛。

亚历山大岛是由冰架与南极半岛相连的,可是俄国探险队不敢断定自己发现了南极大陆。所以别林斯高晋在结束南极探险回到俄国10年以后,才漫不经心地把他的很有价值的报告和航海图拿去出版。

这就引发了以后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究竟是谁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

俄国人认为是别林斯高晋,可美国人则说是纳撒尼尔·帕尔默,说是这位捕海豹船长比别林斯高晋还要早50天到达南极;至于英国人,则坚信发现权应归于布兰斯菲尔德,说是后者1820年1月30日已发现南极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