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地理如果这样看
14616800000083

第83章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

(1)煤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矿物燃料。据世界能源会议估计,最终可开采量为11万亿吨,有经济价值的约7370亿吨。如按开采量49亿吨计算,则仅够开采半个世纪左右。矿物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但是其不可再生的特性决定了利用它的有限性,所以地球人口的数量及其发展必须考虑到与矿产资源数量的适应性。

(2)水是无需更新即可循环使用的能源。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储量为3.5亿立方米,还有135亿立方米的咸水,总体供求关系是供过于求的。但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长很快,全世界用水量年平均递增4%,使需求量正在迅速的接近供给量。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水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全世界约有60%的地区供水不足,既有中东、北非干燥地区国家,还有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我国也属于淡水资源紧张的地区,人均占有水量相当于世界的1/4.由于人口猛增、工业布局不当使水质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当前世界上每年排入水系中的工业废水约达4200亿吨,能造成超过它若干倍的水失去使用价值。有人曾预言,继能源危机之后,人类社会将面临水资源的危机,所以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3)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可更新性,能够循环再生。但是,由于人口增长导致木材大量砍伐,使森林每年以1800万~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造成地球森林面积不断缩小。森林面积缩小,人口增加,两种趋势结合,导致人均森林占有量迅速减少,在发展中国家,因人口激增,烧柴是毁林的重要原因,植林只有其消耗量的1/20.看来森林自然资源的危机并不亚于水资源的危机。

(4)人口发展还必须与土地资源相适应。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源。至今人类食物能量的80%是靠耕地提供的农业产品,其他的10%靠草原和牧场,还有10%来自海洋。可以说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食物来源。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粮食供应可以有四种途径:一是扩大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开发新的替代食物;四是扩大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能力。可是对全世界和当前的生产技术来说,主要是以前两种途径获得补给。待垦土地分布偏离人类活动地区,且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仅是垦植难度大、投资也大。从战后发展来看,扩大耕地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耕地面积扩大了14.5%,而人口增长却达到了70%,使人均耕地面积由0.5公顷降至0.33公顷。同时由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过度采樵,以及排灌不当、滥伐林木、城市和道路扩展等因素,而使耕地恶化的情况也很严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9000万亩土地沙漠化;有188万亩土地水渍和盐碱化;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又使许多良好的农田永远不能再耕种,所有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行为终将对人类食物来源构成巨大威胁,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由以上几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自然人的角度,还是从社会人的角度,人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因此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