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14616900000051

第51章 李白与杜甫

说到唐朝,我们就会联想到唐诗。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到唐朝进入了高峰。唐朝文学是非常兴盛的,而诗歌则是唐朝文学的主流。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顶峰。唐代诗歌流传至今的有五万多首,是中国艺术文库中的瑰宝。唐诗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诗歌的艺术形式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因而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唐朝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其中最杰出的要数李白与杜甫。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出生在唐朝北庭都护府所辖的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李白5岁那年跟随他的父亲到四川,在彰明(今江油)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李白酷爱名山大川,他游洞庭,观东海,上庐山,下扬州,以豪迈奔放的热情、大胆夸张的手法描绘祖国壮丽的河山,一路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篇。

他描写长江的浩渺无际: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他描写蜀地道路的险阻: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他描写西北的塞外风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他描写峨嵋的瑰丽月夜: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嵋山月歌》)

李白四十多岁的时候,唐玄宗闻其盛名,召他到长安。李白当时非常兴奋,以为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在诗里写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在京城被封为供奉翰林一职,为皇帝写宫廷诗词,供娱乐之用。李白十分失望,不久,他因为得罪了高力士,被迫离开了朝廷,重新过上漂泊动荡的游历生活。他表白自己的志向说:

须行即骑向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史之乱期间,李白成为永王的幕僚,永王后以“谋反”罪被杀,李白受牵连,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在穷困中死于安徽当涂。他流传下来的诗有近千首。

杜甫(712—770年)比李白小11岁,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杜甫在成都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与李白一样,也喜欢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游历中,两位大诗人在洛阳不期而遇,结伴游览了山东、河南等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别以后,虽再未有机会相见,但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怀念。

杜甫在诗中回忆李白说: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二首(其一)》)

李白则怀恋杜甫说: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而杜甫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深刻的社会矛盾,所以,后人称杜甫是“诗史”。杜甫写的著名的组诗“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分别从社会的某一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

杜甫中年时遭遇了安史之乱,亲身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幼子在动乱中活活饿死,他自己则被叛军抓到长安。看到国破家亡的情景,杜甫疾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自己生活在贫困疾苦之中,却还为人民呼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历五年(770年),在湘水的一条小船上,满头银丝的杜甫在贫病交加中,永远停止了歌唱。

时空隧道

(1)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你能举出他们各自的一些代表作吗?

(2)唐朝的诗歌特别繁荣,除了李白和杜甫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杰出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