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14621800000004

第4章 烽烟不断边塞路

先秦时期,诸侯林立。由于各国疆域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国都之外的地方基本上是不会大量屯驻军队的。遇有敌情,边境地区便通过烽火向国都传递警报,诸侯国便根据这些警报派兵御敌。因此,这时候的烽火系统,主要是沟通边境与国都之间的军事通信联系。

秦统一中国后,伴随着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也由于交通和其他通信手段的发展,烽火系统已难以适应新的战争的需要,而逐渐退居到次要地位。西汉以后,烽火系统的使用便仅限于边境地区,在内地则基本弃置不用。司马相如《传喻巴蜀檄》中所说的“夫边鄙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指的便是边境地区烽火传递军事情报的情况。

《太平御览》卷三三五引《东观汉记》有如下的记载:

“马成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于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堡壁,起烽火,十里一候。”

由此可以看出,汉代的烽火基本上部署在北方边境地区,主要用来防备匈奴的内犯。

烽火台筑于长城沿线及其内侧地区的重要交通线上,依地势而筑,一般十里一台。当时的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台上有守望的房屋和一个桔槔,桔槔上挂着称为“兜零”的笼子,里面装芦苇、狼粪等燃烧的原料。芦苇和柴草是点火之用,狼粪则是最佳的放烟原料。《酉阳杂俎》卷十六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因此有“狼烟”之称。

西汉元帝永光二年《居延汉简甲编》对于烽火系统的使用,居延汉简(东汉建武年间,即公元25~55年)中的《塞上蓬火品约》记载说:如果匈奴入侵的人数不满一千就燔一积薪(“积”当为燃烧原料的单位),超过一千就燔二积薪,若攻亭鄣就燔三积薪,同时配合蓬、鼓等信号。如果遇上恶劣天气,致使昼不见烟,夜不见火,要立即派人以书面报告急报上司。若出现报警有误,应立即“下蓬灭火”,并派人到都尉府说明真情。

《太白阴经》中关于烽火台设置的记载

汉代的烽火至今尚有遗迹可寻。20世纪80年代初期,内蒙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对当地汉长城附近的烽火遗址进行了考察,写成了《昭乌达盟汉代长城遗址调查报告》,其中记载:

“在近二百五十公里的长城线上,我们共发现烽火台八十余座,间距平均约三公里,最远的不超过五公里。一般在地势较平的地段间距稍远,在群山环抱的山区间距稍近。烽火台设置多为沿线单个排列,也有少数两个并列,照此推算,在万里长城线上,至少有二三千座烽火台。”

“烽火台均在长城线内墙的里侧,即长城线以内,离城墙一般八至十米,远者不超过三十米。”

“烽火台均为圆形,直径一般为二十米,小的十五米,大的三十米。保存好的现存高度一般在一至二米之间,有的高达五六米。”

“我们曾多次用罗盘仪或目测实验,证明筑于平地、山谷、山头上的所有烽火台,不论它们如何随着地形的变化而改变方位,但站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烽火台上,就既能举目遥望前一座,也能回顾后一座。”

由此可以看出,到汉代时烽火系统已相当完善,烽火台的布局系经过严密的计算,体现了很高科学水平。

隋唐以后,烽火制度有所改进。这时的烽火台,比汉代时更高更大,台外周筑城障,台上专门修建四个烟筒和四个火台,分别用于放烟和插火炬。由于台高,烟火可以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所以台与台之间的距离较远,一般三十里置一台。平时,每台有帅一人,副帅一人,烽子(即士卒)五人;战争时期再外加五名士卒。点燃烟筒和火台的数目不同反映的敌情也不同。《隋书·长孙晟传》记载,当时规定是“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每早夜要放“平安火”,表示本台人员正在执勤,附近平安无事。遇恶劣天气时,烟火不能及远,则要派烽丁火速往邻近烽火台报警。由于制度完善,这时火烽传警的速度已相当迅速,据《武经总要》记载,“凡烽火,一昼夜须行二千里”。明代中叶,抗倭名将戚继光出任蓟镇总兵。为加强京师北部的防务,他组织人力对蓟镇一线的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长城沿线修建墩台。这时的墩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便于配置火器和发扬火力的空心敌台,另一种就是用于报警的烽火台。每座烽火台有五名士卒负责,“墩之相去,惟以视见听闻为准,不相间断。凡遇敌马所向之处,该数举烽,左右分传,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千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可见其通信效率是相当高的。

除边境地区外,东南沿海也建立了烽火传警系统,用以防备倭寇,但传警方式略有不同。这些墩台,“各置守瞭器具,每堠每日轮军三名。遇有贼船出没,昼则扯大白旗一面,夜则放枪起火”。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由于火器的普及,兼之施放方便,人们便更多地放枪、炮并配合白旗、红灯以传信,施烟放火已不常用。这从当时的各种传烽歌便可以看出。

《经世实用编》记载的《戚家军传烽歌》,详细记载了炮、旗、灯、火(烟)不同的组合使用所代表的敌情情况。其歌如下:

传烽号令妙无穷,编与墩军各一通。

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余外即传烽。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烽。

一炮三旗燕河警,一炮四旗马兰中。

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

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终。

若遇夜间旗不见,火池照数代旗红。

贼近墙加黑号带,夜间换盏大灯笼。

贼若溃墙进口里,仍依百里号相同。

九百以下是零贼,止传本协自成功。

单用炮声分四路,不须旗火混匆匆。

山海大墙皆一炮,三门喜曹二炮从。

燕河松古三炮定,四炮建马石塘终。

零贼东西一时犯,两头炮到一墩重。

该墩听炮分头说,东接西来西接东。

但凡接炮听上首,炮后梆响即如风。

炮数梆声听的确,日旗夜火辨玲珑。

各军俱要留心记,若有差池法不容。

从中可以看出,这时的烽火系统已能传递来犯之敌的数量、所在位置、进攻方向等比较复杂的军事情报了。《福建通志》也载有《福建防海传烽歌》,详细记载了倭寇来犯时,不同敌情下的传烽方法,内容与《戚家军传烽歌》相类似。

浙江镇海明代备倭烽火台遗迹清代兵书《氵并氵辟百金方》也记载了当时传信的口诀,用于白天的是:“一炮青旗贼在东,南方连炮旗色红,白旗三炮贼四至,四炮玄旗北路逢”;用于夜晚的是:“一灯一炮贼从东,双灯双炮看南风,三灯三炮防西面,四灯四炮北方攻”。这种传信方式,不仅准确、清楚,而且速度较之于施烟放火提高了不少。《清史稿·兵志》记载,其一昼夜可达七千余里。我们说西汉以来烽火系统主要用于边境地区,内地已基本弃置不用,主要是指封建大一统时期而言,当国家分裂、群雄割据的时候,情况又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