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科学家传奇
14622800000022

第22章 “熊猫之父”与野生动物保护奖

1916年,原产我国新疆罗布泊和塔里木河下游的新疆虎灭绝;20世纪60年代,蒙古野马在地球上消失;1972年,台湾云豹灭绝……信不信由你,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现在,每天都有十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在科学的颁奖台上,也有一项这样为保护野生动物设立的国际性大奖,它就是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

蒙古野马

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设立于1974年,是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美国分会颁发的一项奖励,因为是用已故美国人保罗·盖蒂的捐款设立的,故称此名。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直接或间接地对国际产生巨大影响的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杰出成就。这实际上是对获奖者工作的一种承认,从而可以加深公众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的认识。这一奖励可授予个人,也可授予研究与保护机构。评定与颁发工作由基金会负责,奖金数额为5万美元,是目前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领域中奖金数额最大的一项奖励,也因为它的影响力,人称“诺贝尔保护奖”。

“熊猫之父”历险

获得此项大奖的获奖者,大多有着不同寻常的历险经历,他们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研究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野外,历尽了千辛万苦。1987年,尼泊尔马亨德拉国王自然保护信托基金会自然保护区首席执行官米希拉博士获得此奖,他曾深入野外考察现场,在尼泊尔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长期考察,并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在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科研项目“老虎行动计划”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心血。

我国的动物保护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也曾获得这项大奖,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此项大奖的专家。潘教授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野生大熊猫研究和保护先驱者之一,长期从事大熊猫、白头叶猴等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实地研究工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了杰出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除了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他还先后获得过国际和国内近10项大奖。他谜一样的历险经历、杰出的科学成就,让他保护野生动物的故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潘文石将一生倾注在野生动物研究上,他生命里近50年的岁月,都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度过的。从1985年开始的十几年间,他花了90%的时间驻扎在秦岭大熊猫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上通过无线电监测大熊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纯自然条件下目睹野生大熊猫分娩过程的科学家。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称他为“熊猫之父”。他是第一个给中央写报告不赞成将野生大熊猫圈进“饲养场”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反对克隆大熊猫的人。这些建议背后的大量科学依据,来自他多年来第一线的科学研究。

从1984年到1998年,先后有15位研究生跟随潘文石参加秦岭研究工作。“最困难的是长期缺乏油水,前8年几乎吃不饱。”潘文石回忆说。冬天是观察大熊猫最好的季节,潘文石和学生们经常连续三五个昼夜坚守在零下十几度的帐篷里,不间断地通过无线电监测大熊猫,记录有关大熊猫交配、受精、产仔、哺乳的最直接和可靠的参数。怕惊扰大熊猫,他们不敢生火,食物冻成了冰疙瘩,屋里洗脸的水结成了冰块。每夜为了写研究日志,只好一只手拿着蜡烛照明,一只手记录。为保住脸上油脂,防止冻伤,他们两周才洗一次脸。

为了更好地研究野生动物,潘文石养成了跟野生动物一样的作息时间——白天睡觉晚上工作,躺下就能睡,睁眼就开始工作,一天6小时的睡眠可以分成好多次来完成。每年最冷的冬季,连林业工人都下山过冬去了,潘文石和研究生们还要坚持留在山上追踪大熊猫。在新春佳节里,为了节省时间和木炭,潘文石和研究生们把许多土豆和大米熬成一大锅,连着吃几天,转移到新的工作点再熬上一大锅,潘文石戏称为“野外美食”。但这些都不是最苦的,最苦最危险的莫过于那些随时都有可能袭来的危险。有一次,为了能拍到熊猫,潘教授从5米高的岩石上摔下,竹子从指间穿过,手上的血跟相机粘在一起,用碘酒清洗后足足肿了七八个月。还有一次,他头朝下摔下70度陡坡,滚了几十米被树干拦腰挡住,才没有坠入山谷。

教授买牛粪

1996年,当大熊猫的研究告一段落时,潘文石的野外研究基地又从秦岭转移到广西崇左,开始研究珍稀动物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曾经的“熊猫专家”,成为“白头叶猴教授”。

有一次,潘教授来到广西崇左县,他在村口竖起一块“收购牛粪”的告示牌。堂堂的大学教授,要那臭烘烘的牛粪干什么?这举动让当地的村民们大吃一惊,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不值钱的牛粪很快被送来了两大车。在大家疑惑的目光里,潘教授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让人把这些牛粪和从山上割来的荒草混存一起,投入事先挖好的沼气池,三天后,池中竟冒出了可以用来烧水做饭的沼气!嘿,动物保护专家竟成为“能源专家”。潘教授为何要“不务正业”,帮农民造起沼气来呢?原来,潘教授觉得,在广西西部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的喀斯特石山区,居住着10多个民族,共约2500万人口,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使这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最美的地区之一。然而,在长达7年的野外考察中,他发现过度砍伐导致的石山石漠化,并正以每年25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而推广沼气池是一个有效的、经济的和可行的保护环境的好办法。沼气既能烧火煮饭,又能点灯照明,可以极大地减少砍柴的数量,节省开支。当植被得到了保护,便可减少水土流失,阻止石山石漠化发展,地方性气候也得到了改善,生物多样性便逐步得以恢复。他那次现身说法“收牛粪”,对附近村民进行了一次活生生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沼气池建设在当地很快得以推广。他甚至把自己获得的国际国内的奖金和捐助,用来帮助当地建沼气池、修学校、建医院。

忙得没时间领奖

地球几乎每小时有一个物种灭绝,近代物种的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这一惊人的生物灭绝数据,来自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1996年的一天,潘文石接到荷兰王室的一封来信,信函上通知他已经获得将由荷兰王子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金奖——诺亚方舟奖,这是一个在当今世界上极少人获得的科学荣誉。来函还邀请他携夫人到荷兰旅游并到王宫领奖。

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潘教授也理应高兴,如期赴约才对。但潘文石偏偏不去。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吸引了潘教授不去呢?原来,还是他的研究。在他的心里,装着生物灭绝数据,那是一天也担搁不得。此时的他正住在广西扶绥渺无人烟的一个山洞里,每天用方便面就着山泉水,过着艰苦的山林生活,正在坚持对白头叶猴的科考活动。不去得给对方回封信,潘教授于是这样给荷兰王室回信:“我非常感谢王子授予我奖章,但是我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无法离开,能不能给我寄来?”王室回信说,我们很理解一个科学家的时间的宝贵和重要,这个奖章一定是你的,但是不能随便寄出。我们会派一个大使到北京给你颁奖。1997年4月,潘文石回到北京,荷兰大使果然到北京颁奖。大使动情地说:“教授的故事就像诺亚方舟的传说那样,都在为人类献身,都同样了不起!”

这就是潘文石,一个为科学研究忙得无暇领奖的科学家。

我们要的是纯金

潘教授献身科学的理想萌发于小时候,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潘文石看到了杰克·伦敦的作品——《野性的呼唤》,从那以后,他就对野外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认定人迹罕至的荒山可以给他带来欢乐。这理想一直伴随他大学毕业。

198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原来在实验室研究病毒的潘文石到四川卧龙,参加一个关于熊猫的国际合作项目。在那里他很快发现,自己对熊猫的理解和看法跟很多人的观点不一样。当时流行的观点是“竹子开花对野生熊猫的生存构成威胁”,但他认为这种结论没有科学根据。为了提出保护大熊猫更好的依据,1985年3月,潘文石带着3名学生,背着沉重的登山包进入了秦岭大熊猫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此后的13年里,他们跟随大熊猫,不知道跨越了多少溪流和山梁,250平方千米的研究地区,留下他们数不尽的足迹。

但是,野外研究的生活是艰苦的,没有超人的勇气与信念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潘文石也曾差点放弃过自己的理想,有一次,他躺在病床上痛苦地给爸爸写信说:“我在不断地流血和挨饿中度过。我干嘛还要这样撑呢?我为什么要过这种日子呢?好多同学都到美国去了,或是到欧洲去了,我是不是也应该改变我的生活方式?”

爸爸回信说:“你的同学到海外是镀金,你要镀金干什么?我们要求的是纯金。你面临困难,但这是你从小就梦想和你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经历过磨难你会变成真金!”

父亲的来信,极大鼓舞了潘文石,从此,他更加坚信自己的理想,并且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