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科学家传奇
14622800000003

第3章 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1901年,诺贝尔奖举办了自设奖以来的第一届颁奖大典,谁是第一届的“科学宠儿”呢?范特霍甫(1852~1911)就是其中之一,他“因为有关溶液渗透压强和化学动力学研究成果”,获得首届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闯了大祸

范特霍甫范特霍甫是荷兰物理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他出生在荷兰鹿特丹。这位名医的儿子,从小就对化学实验感兴趣。有一天,读中学的范特霍甫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啊!

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知道,他多么希望亲自动手,让那些瓶瓶罐罐里的药剂产生神奇的反应。“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他正这么想着,突然,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哈哈,机会来了,小范特霍甫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熟练地学着老师的样子,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

哪知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天啊,“胆大包天”的范特霍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学校是严禁学生偷做实验的。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听到开门声,范特霍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是谁允许你来做实验的?你好大的胆子!”老师又气又急,把范特霍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是要报告校长的,你一定会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你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赶快回家,把你的父亲找来,我要对他说这件事。”

父亲来到后,这位鹿特丹的名医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对自己儿子不规矩的举动深为尴尬和愤慨,要知道,在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着轻视化学的偏见。但这位博士父亲转念一想,儿子肯钻好学,是好事一件,不该过分去责备。于是,把儿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通后,这位开明的父亲把自己原来的一间医疗室让给了儿子,让他专心做他喜爱的实验。就这样,范特霍甫因“祸”得福,有了自己的小实验室,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跑到学校实验室去了。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金”,全部积累起来,用来购买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正是少年时代的爱好与经历,决定了范特霍甫以后成长为一位著名化学家。

我要教训他

有一天,在大学里当教授的范特霍甫坐在大学的图书馆里,认真地阅读着一位专家研究乳酸的一篇论文,他随手在纸上画出了乳酸的化学式,当他把视线集中到分子中心的一个碳原子上时,他立即联想到,如果将这个碳原子上的不同取代基都换成氢原子的话,那么这个乳酸分子就变成了一个甲烷分子。由此他想像,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和碳原子若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情况会怎样呢?

这个偶然产生的想法,使范特霍甫激动地奔出了图书馆。他在大街上边走边想,具有广博的数学、物理学等知识的范特霍甫突然想起,答案应当是正四面体!当然应该是正四面体!范特霍甫于是提出了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但这个新学说与过去的认为有机分子中的原子都处在一个平面内的理论是相矛盾的,因此,这一新的理论遭到了一些权威人士的反对,当时德国有机化学家哈曼·柯尔比就是其中一个。

这位老科学家可生气啦,他不远千里从德国来到荷兰,想当面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哪知两人见面经过一番谈心后,柯尔比的火气完全消失了,范特霍甫的新理论完全说服了他,柯尔比这下子不但不责骂范特霍甫,还邀请他去普鲁士科学院工作。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19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收到的20份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提案中,有11份提名范特霍甫。1901年12月10日,对于范特霍甫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于科学界也是一个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范特霍甫众望所归,成为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使范特霍甫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化学家。

送奶工原来是获奖者

非常有趣的是,范特霍甫创立的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并不是此次获奖原因,而是他的另外两篇著名论文《化学动力学研究》和《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正是这两篇论文才使他获得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范特霍甫获奖的前几天,他还在坚持驾着马车,为自己所生活的德国柏林郊区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呢。多少年来,为了生活,他除了从事化学研究外,还一直经营着一家牧场。在这里,他亲自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雪,都准时不误。这里的人们早已熟悉了这位送奶人,他再平凡不过了,因为和其他牧场经营者一样,他养了许多牛,并把牛奶卖给当地的居民喝。而当一天早晨,居民们打开报纸,看到“范特霍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后,这才知道这个每天早上驾车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著名的化学家,而且还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大家非常兴奋,也非常惊讶,相互转告,并亲切地称他为“牧场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