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诡秘深幽的古穴密道
14629100000010

第10章 似洞非洞的桃源洞

桃源洞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它与炎帝陵紧紧相邻,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植物资源种类达20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就有20多种,重点保护动物也有30余种。在桃花源风景区内有桃源洞瀑布、黑龙潭、石板滩、狮子岩、田心里、清溪涧等40多处景点,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集科学考察与风景观赏于一体的旅游佳境。

洞穴传奇

古时桃源洞一带因为山上有许多的栟榈树,所以也被称之为栟榈山。据有关史书记载,唐代时候就有头陀僧结庐于葛里,五代后晋时期就建有栟榈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05年)当地安砂人两郡司马陈源湛在此捐资建有亭、台、楼、阁十余处,因取“世外桃源”的意思就把其正式改名为桃源洞,并且把“桃源洞口”四个大字刻在在洞口120米高的峭壁上。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曾在这里隐居、读书,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到这里游览考察,并且都留下了珍贵的诗句。从此之后桃源洞便名闻遐尔。

成因揭秘

桃源洞口实际上就是位于两峰之间裂开的一个巨罅。一条桃花涧迂回曲折地穿过双峰耸立的狭谷隘口,最终潺潺地汇入到了沙溪。明万历年间举人陈源湛所书“桃源洞口”四个大字,每字2米见方,在120米高的绝壁上依旧清晰可见,下题七律《桃源洞》诗一首,右上端横楔一块10多米长的鲤鱼石,时至今日依旧保存得十分完美。

今日奇观

桃源洞是拔地而起的山岩,似洞非洞,在两座山峰的一隙之间,仅仅留有一线天光。洞口绝壁上有万历年间两郡司马陈源湛所书的“桃源洞口”四个大字。桃源洞的景观众多,其中著名的有有一线天、通天亭、观音殿、飞来石、仙人棋盘、跨虹桥、凤冠亭等18处景观。闻名于全国的一线天,全长120米,高40米,宽仅盈尺,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而过。

徐霞客在自己的游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缝隙一线,上劈山巅,远秀山北,中不能容肩。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两边对峙的悬崖形成了特殊地貌,这条小涧就是出名的桃花涧,它从景区深处流出,游路也是沿着这座高山峡谷的缝隙向内延伸。桃源洞本身就没有“洞”,不管是步行还是泛舟游览此地,都会给人一种洞口的感觉,右壁的悬崖高达120米,在36米高处刻有“桃源洞口”四个大字刻,下面是陈源湛写的一首被后人广为流传的七律诗《桃源洞》:“介破巉岩一涧流,探奇乘涨弄扁舟。悬崖高削千寻玉,幽壑寒生六月秋。点岫烟云闲去住,忘机鸥鸟自沉浮。武陵人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