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洋深潜全记录
14629500000045

第45章 新能源可燃冰

冰怎么会可燃?即使是二氧化碳在超低温状态下形成的干冰也不可燃。但确有可燃冰存在,它是甲烷类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一种类似冰的透明结晶。据专家介绍,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国际科技界公认的全球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美国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发现了它。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

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因为形成可燃冰除了压力主要还在于低温,所以一般在冰土带的地方较多。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我国的海域纬度较低,不可能存在可燃冰;而实际上我国东海、南海都具备生成条件。

东海底下有个东海盆地,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经20年勘测,该盆地已获得1484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尔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金翔龙带领的课题组根据天然气水化物存在的必备条件,在东海找出了可燃冰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并根据地温梯度、结合东海地质条件,勾画出可燃冰的分布区域,计算出它的稳定带的厚度,对资源量做了初步评估,得出蕴藏量很可观结论。这为周边地区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