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洋深潜全记录
14629500000049

第49章 海洋:人类的盐库

食盐是人类普遍食用的调味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据科学家统计,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要从各种饮食中吸取5~20克的盐分。这些盐分能维持人体血液的渗透压,促进血液的循环,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食盐也是基本的化学工业原料,制造肥皂、精炼石油、炼钢和炼铝,提炼纯碱、烧碱,生产盐酸及化学肥料氯化铵等都是以海盐为原料的。可以说,在化学工业中,凡是用到钠和氯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源于海盐。所以说,盐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且是化学工业之母。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有许多海滩,平坦、广阔,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对发展海盐生产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因此,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而且利用海水制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煮海为盐和滩晒法是从海水中提炼盐的两大方法。

煮海为盐就是把海水取上岸来,放在铁锅等设备内,用火烧,待海水烧开后,蒸发出水汽,使海水浓缩成苦卤,再使苦卤继续蒸发,蒸发到最后,食盐就会变成一粒粒像冰糖一样的晶体,从海水中跑出来。世界历史学家们公认,中国是最早从海水里提取食盐的国家。据文物考证,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用海水煮成食盐了。相传历史上有个风砂氏,他是跟神农氏同时代的人,首先煮海为盐。

从海水中制取盐的另一种方法是滩晒法。滩晒制盐的地方是盐田,一般建在海滩边,借用海滩逐渐升高的坡度,开出一片像扶梯似的一级一级池子,利用涨潮,或用风车或用泵抽取海水到池内。海水流过几个池子,随着风吹日晒,水分不断蒸发,海水中的盐浓度愈来愈高,最后让浓盐进入结晶池,继续蒸发直到析出食盐晶体。

在我国,滩晒法最早出现在元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大规模开辟华北长芦盐区,开始大面积滩晒食盐。其他国家海水制盐的方法基本上和我国相似。有趣的是,美国实现专利法时,第一个专利就是滩晒食盐的工艺,滩晒法经济有效,到现代还在广泛采用。

现在我国有40多万制盐工人,随着现代化的机械操作,加上科学管理,海盐生产逐年上升,每年可以生产海盐近2000万吨,占食盐总产量的80%,居世界第一位。

在制盐方法上,还有一种是冷冻法。在瑞典和前苏联等国家,他们让海水天然冷却成冰,冰几乎由淡水组成,剩下来的是苦卤,就是浓盐水。让苦卤经过几次冰冻,得到的盐水越来越浓,最后,再用人工加热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这种方法只能在冬天生产,其产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