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洋深潜全记录
14629500000053

第53章 生物电池

科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酵母和葡萄糖的混合液放在装有半透膜壁的容器里,将这个容器浸在另一个较大的容器中,较大的容器中盛有纯葡萄糖溶液,其中有溶解的氧气。在两个容器中都插入铂电极,连接两个电极便得到了电流,这说明在微生物分解有机化合物的时候,就有电能随之释放出来。

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电池叫生物电池。生物电池比电化学电池有许多优点:生物电池工作时不发热,不损坏电极,不但可以节约大量金属,而且寿命比电化学电池长得多。

目前,生物电池作为电源,已试用于信号灯、航标和无线电设备,其中有的虽然经过长期使用,效果仍然像刚开始那样。有一种用细菌、海水和有机质制造的生物电池,用做无线电发报机的电源,它的工作距离已达到10千米,用生物电池做动力的模型船也已在海上游弋。

从生物电池的工作原理,科学家们想到了海洋,从而使一望无际的海洋,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生物电池。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海洋的表层,阳光透入浅海,生长着许许多多的单细胞藻类:绿藻、褐藻、红藻等等,它们从海水中吸取了二氧化碳和盐类,在阳光下进行着光合作用,形成有营养的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氧,在海水中形成过多的带负电的氢氧离子。

海洋的底层是海洋动植物残骸的集聚地,也是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有机质的沉积场所。在黑暗缺氧的环境下,细菌分解着这些海底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形成了多余的带正电的氢离子,于是海洋表层和底层的电位差产生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生物电池。为此,科学家提出了在海洋上建立天然生物电站的设想,充分利用海洋表层水和海洋底层水的电位差产生电流。可以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人们将会在海洋上建起大型的天然生物电站,以便从海洋中取得大量电能。

海水炼金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被彻底打败了,战争耗尽了德国的所有物资和财源,整个国家生产萎缩,经济衰退,通货膨胀严重,几百万人失业,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还要支付协约国50000吨黄金的战争赔款,全国上下处在沮丧的气氛中。就在这时,有个人站出来,大声疾呼:朋友们,不用为国债担忧,可以用海水提炼黄金,偿还国债。

这个人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德国化学家,名叫哈柏。哈柏认为大海里含有550万吨黄金,只要能提取其中的1/10,就有55万吨。于是,他向德国政府打报告,提出建议,并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案。德国政府同意了这个计划,拨出经费给他研究,并派了一艘名叫流星号的海洋调查船供他使用。

哈柏放开手脚,大胆地干开了。他把流星号改建成一艘用于海水提金的活动工厂。流星号在大西洋上,不断从海中把金属提取出来。经过7年的努力,哈柏做了成千上万次实验,试验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可是,由于海水中黄金的浓度太低,每吨海水含金量不超过0.000006克,尽管处理了一吨又一吨的海水,得到的黄金却微乎其微,毫无经济意义。于是,1928年,哈柏面对茫茫大海,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愧对父老乡亲们的厚爱和期望。

尽管哈柏的计划失败了,可是,人们并没有放弃从海水中提金的宏愿,因为海水中的这笔财富毕竟太吸引人了。请你们仔细算一算,整个大海有14亿立方千米的海水,即使每吨海水里只有0.000006克金子,总起来也有900万吨金子。把它们全部提炼出来,平均分配给地球上所有的人,那么,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可分到1千克黄金。美国科学家曾在卡罗来纳提溴工厂试验,用12吨海水提取出0.09毫克的黄金,价值0.0001美元。世界上现在已有50个以上的海水提金专利,遗憾的是,还没有人购买任何一个专利。可以相信,世上没有任何事能难倒智慧无穷的人类,到21世纪,人类一定能点水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