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洋深潜全记录
14629500000058

第58章 人工鱼礁

有一次,意大利几位科学家在热那亚沿海进行海洋调查时发现,在投弃到大海里的废汽车上聚集了大量的海洋微生物、浮游生物和藻类,由此吸引了许多鱼类和其他喜欢穴居的海洋生物在此安家。这一发现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接着他们就把1000多辆废汽车投放到海底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天长日久,这些废汽车也成了许多鱼类栖息、取食和避难的乐园。这使他们受到很大的启发:既然废汽车可以变成鱼类的公寓,那么,人工投放一些类似的物体是否也能够吸引更多的鱼类来此落户呢?经过反复的试验,结果这些人工投放到海底的各种物体大都有吸引鱼群的作用。人们给这种人工制造的物体起了个名字,叫做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为什么能吸引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呢?人们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人工鱼礁可以看作是海底的一种隆起物,在隆起物的周围可以形成向上的上升水流,沉积在海底的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上升水流不断向上运送,为海洋上层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而浮游生物的增加,又为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多的食物,起到了诱集鱼类的作用。也有人认为,人工鱼礁之所以能够诱集鱼,是因为它会产生某些鱼类喜欢的阴影,人工鱼礁的洞穴会造成某些鱼类喜欢的空间,或者某些鱼类需要利用人工鱼礁经常摩擦身体。尽管目前人们对人工鱼礁集鱼的原理认识还不统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美国在夏威夷莫那尔湾投放旧汽车,形成鱼礁,经调查表明,建礁前后沿岸鱼类分布量分别为每平方米16千克和700千克,建礁后是建礁前的43倍多。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濑户内海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到80年代,海产品年平均产量从20万吨提高到70万吨。

现在,人工鱼礁技术在世界各国普遍推广。美国在沿海已建立了1200多处人工鱼礁渔场,几乎遍及沿海各州。日本在1976~1981年建成人工鱼礁点3086处,面积达680平方千米;1982~1987年人工鱼礁投放面积又扩大了1倍左右。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也正在进行人工鱼礁建设。我国在沿海已建设28个人工鱼礁区,投放各种类型的人工鱼礁2.87万个、废旧船只49艘。1998年4月,香港特区渔农处将一艘长33.4米、宽7.5米、高7米的旧水泥船沉入海底,并计划在3年内建成20个人工鱼礁点。人工鱼礁使低产水域变成了优良鱼场,为实现耕海牧鱼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