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14630400000016

第16章 风中的红腰带

上学时,朱自清的一篇《背影》让多少人流下泪水,至今读来仍感觉到父爱深沉。那之后,有了众多“背影”似的离别,也有了无数次担心和疼爱的目光,更有那转过头去满脸的不舍。南朝梁人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么多年过去了,无数次的离家和归来已经让我不再有小女儿似的悲伤。但是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个风中的红飘带却总是在我心头飘荡着。

在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中,母亲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我走到了大学毕业的那一天。能进入众多学子艳羡的学府读书,这里面虽然有我的努力,但母亲在里面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那一年我17岁,在市里最好的高中读书。我人为地把学校与村里三十里的路程划分为公车和步行两段,常常下了车之后,拎着自己的书包走上二十分钟的土路才能到家;返校时相反,先走上二十分钟的路,再到公路上坐公车,这在我看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大多同学都让家里接送,我从来不,即使是毕业时拎着20公斤重的书从学校回家时,我也是自己一路走走停停到的。我从来不觉得这是委屈,相反觉得自己很能干,不麻烦母亲。在贫苦的生活中,我总试图用自己矮小瘦弱的身躯扛起一片天。

母亲也从来没接送过我,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子女多了照顾不过来,还是母亲从来都没想过接送我。可是那一次,母亲却要破天荒地要送我去上车,我心里很高兴但还是拒绝了,令我意外的是,那次母亲却出乎意料地坚定,要送我上车,看着母亲坚定的模样,我就妥协了。母亲不习惯骑车带人,她的车技不好,我也不忍心看她劳累。我们就遛弯似的沿着麦田里的小路前行,一路上说了很多话,但大多数我已经不记得了。我是一个天生不会跟人套近乎的孩子,人多的时候不明显,两个人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很紧张的,哪怕是跟生养自己的母亲。我想,当时我肯定是没话找话地,跟母亲瞎聊一通。

车站已经在五步之外了,我劝母亲赶紧回去,母亲却执意要等车来再走。不久之后,远处,一辆客车若隐若现,手提袋却在这时候啪的一声断开了,我焦急地看着慢慢驶向车站的车。母亲迅速地掏口袋找小绳子,没有找到,我说算了就这样吧。忽然母亲解下了自己的红腰带,用最快的速度把手提袋弄好了。我看着母亲一阵不安,她安慰我说她平时从来不用腰带的,然后催促我上车。

坐在车上我来不及挥手,车就发动了引擎。我转过头去,看到母亲转身走向了来时的路,那一刻我突然有了“背影”里离别时的心酸感触,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那一刻,我知道世上有一种爱叫永恒,红腰带就是这份永恒的爱的最好见证。后来我一直想把那个红腰带还给母亲,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总也没还成。现在那条红腰带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在我心中它永远在风中飘着,就像在若干年前的那个午后……

大概忙碌的母亲早已不记得那件事,早已忘了那个曾经让自己女儿感动得流泪的红腰带,甚至她可能都不记得曾经送自己的女儿上过学,就像她对我的种种不好也会随之忘记,但是母亲所有的好与不好都会被我存储在记忆里。

在红腰带飘起来的一瞬间,我心头被烙下了刻骨铭心的爱的痕迹。

关于母爱,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从我们呱呱坠地,到慢慢学会走路、跑步、撒娇,身边的老师换了又换,就连同桌的位置也是不断变换,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放学回家后母亲欣慰的笑容。珍惜在父母身旁的点点滴滴,哪怕只是揉揉肩洗洗脚,在母亲看来也是你成熟的表现。上文中当母亲看到女儿的背包带子坏掉时,将自己的腰带解下为她将手提袋弄好。试问除了母亲之外,还有谁会舍得将腰带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