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
14632000000071

第71章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于公元712年即位,“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在当政早期,玄宗大力改革,除旧布新,终于基本上革除了武则天统治晚期以来的积弊,而且使得国泰民安,民富国强,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历史上将这一繁荣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认为,善于用人是处理国事的关键。因此,他广开言路,勇于纳谏,任人唯贤,真正做到了亲君子而远小人。

在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公元714年),有姚崇、宋、韩休、张九龄等名相陪伴在左右,替唐玄宗出谋划策,全力帮助他处理政事,巩固政权。尤其是姚崇,他的一些政治观点被唐玄宗采用,成为开元时期施政方针的基础。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敢说真话,只不过有的说得委婉些,有的则直来直去,毫不客气。韩休就是这么一个“炮筒子”,他不管唐玄宗受不受得了,非得把道理说通不可。不过这些都是逆耳忠言,唐玄宗也拿他没办法。

唐玄宗不但擅于使用京官,而且还重视对地方官员素质的培养,这与以前唐朝皇帝重京官、轻外任的做法不同。由于以前的地方吏治混乱,致使大多地方官员水平很差,而且贪污腐败,走后门的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唐玄宗即位时,把新上任的县令200人重新召集到大殿上,亲自出题考试,谁知只有一人合格。唐玄宗气愤异常,将不及格者革职,让他们重新学习,连主考官也因此降了职。唐玄宗还建立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对他们的工作定期进行考察,按优劣分为五等,作为其官职升降的标准。关于走后门的现象,唐玄宗直接下令,不准朝廷官员的子弟凭借家族关系当官,对于那些年少不懂事的朝官后代更是不准授予地方官职。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皇亲国戚之间的关系是最难处的,因为在这一方面,对权力的欲望总是大大压过了亲情。有多少历史上的明君也未处理好这层关系,而导致弑父、弑兄的惨剧发生。

唐玄宗在这一方面则棋高一筹,公私分明,而且是比较有特色的。唐玄宗兄弟很多,在身边的就有5个,俗称“五王”。在位的皇帝最怕被人篡权,尤其怕自己的兄弟篡夺皇位,唐玄宗也不例外。但他却没有像别的皇帝那样,将自己的兄弟视为冤家对头而时刻防范。玄宗并不认为五王有篡位的野心,而是怕他们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因此,他一方面不让兄弟们涉足政事,避免他们与京官交往过多,另一方面却对他们加倍体贴,照顾入微,深厚的手足之情让人艳羡,有些事连普通人都是很难做到的。有一次,唐玄宗的一个兄弟薛王李业得病,唐玄宗便茶不思,饭不想,愁容满面。为了尽快治好他的病,唐玄宗还亲自给他熬药,可是不小心烧着了自己的胡子,周围的人吓得赶紧去拉他,被唐玄宗制止,还说:“只要我兄弟吃了这副药能痊愈,我丢掉点儿胡子怕什么!”

但是,只要有危及他统治的事情发生或是其他不法行为,即便是他的亲戚,唐玄宗也不会放过。有一次,唐玄宗病倒了,他的弟弟薛王的小舅子在背地里与一个官员议论了一番,过后被知道了,他毫不客气地将他打死,事后还请薛王吃饭,为他压惊。

公元716年,皇后的妹夫长孙昕因与一名朝官李杰不和,于是将他痛打了一番。唐玄宗知道后,勃然大怒,杖杀了皇后的妹夫,并下了敕书,向李杰赔礼道歉。为了告诫其他皇亲国戚,让他们奉公守法,唐玄宗规定皇室子弟犯法与庶民同罪。

唐玄宗运用这种软硬兼施、赏罚分明的办法,不但处理好了皇族内部的关系,稳定了自己的政权,而且还笼络了一批忠心赤胆、才能非凡的官员,保证了以后他政令的顺利执行,为早期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针对武则天统治后期以来官员们奢靡成性、贪图享乐的弊端,唐玄宗大力提倡节俭之风。他以身作则,令有关部门销毁了宫中多余的轿子、服饰,将金银珠宝等物交公,提供军国之用。另外,唐玄宗还下了一道《出宫人诏》,不再选拔民女入宫,而且还选择了一部分妃嫔以下的宫女,用牛车送她们回家。

为了更好地禁奢倡俭,唐玄宗还给官员们规定了服饰制度,即三品以上的官才能佩带玉器,四品官用金,五品官用银,其余官员则禁止佩带这种饰物。

唐玄宗提倡节俭,也喜欢勤俭节约之人,他在位前期提拔了大量的清廉之士。这些人虽然才能不是太出众,但由于俭素,也能当上大官。当时的宰相卢怀慎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与姚崇同时任相。由于他遇事优柔寡断,才气也略逊一筹,因此有人叫他“伴食宰相”。那么李隆基怎么会用这种人当宰相呢?原因就是他为官廉洁,两袖清风,从来不穿锦绣衣服,不戴金银饰物,家中几乎一贫如洗,连住的房子也是不能遮避风雨。李隆基提拔他当宰相,就是为了给百官树立一个榜样。

唐玄宗立志节俭,又知错善改,身体力行,所以全国上上下下都能禁抑奢靡,这样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财富,保证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足,也稳定了政局。

唐玄宗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刚即位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一次特大蝗灾。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庄稼片刻即被吃得精光。这样下去,百姓迟早会被饿死。但是当时迷信的地方官员只知道烧香求神以消灾祸。宰相姚崇主张科学灭煌,唐玄宗积极支持他,同时派使者到各州县了解捕蝗情况,督促地方官员灭蝗救灾。这样,尽管灾情严重,但由于挽救及时,百姓倒也没有饿死的现象发生。

封建社会,农业是根本,因此,唐玄宗极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为了扩大生产,积极整顿边防,扩充屯田。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大兴水利工程。另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他还下诏令12000多名僧尼还俗。

这些政策都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从而也带动了手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致使在整个开元时期,唐朝国力强盛、财政充裕,各州县也堆粮如山,多得无法称量,长安和洛阳的生活用品也降了价,真正是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难怪亲身经历了开元盛世的大诗人杜甫能写出《忆昔》这样衷心赞美盛世的诗篇: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