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康复指南
14638700000001

第1章 序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里强调了人的心理社会属性和精神健康与躯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看,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疾病是单纯的生理功能障碍,也没有哪一种疾病是纯粹的心理问题,只是心理和生理二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次和轻重不同而已。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本身。所以有人提出21世纪是心身医学的时代。但精神医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尚属一门年轻的学科,相关知识在社会大众及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医生中还不普及,导致许多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长期得不到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延川县博爱医院的杨建雄、张忠民、焦静三同志都是多次在三甲医院进修,长期在二级医院工作的全科医生,他们从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高发病率与低确诊率给众多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为此,主编了这本《心理康复指南》。全书本着“战略前移、模式转变、系统整合”的先进理念,以问答形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知识新颖,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大众心理保健,患者康复指导及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读本;是渴求心理健康的现代人值得一读的好书。

全军精神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精神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身科主任

(教授、博导)谭庆荣

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