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康复指南
14638700000037

第37章 如何防范精神病人伤人或自杀

精神病人在发病急性期常在幻觉及妄想的支配下表现为兴奋、冲动,易发生伤人、毁物、自杀等行为。

在院外,家人避免正面与患者发生冲突,尽量劝说、安慰、满足患者的要求,避免患者外出,同时采取“哄骗”的办法送往医院(必要时可行强制措施)。在门诊接诊医生要时刻提高警惕,进入诊室时要求家人陪护,尽量让患者在诊桌的对面,诊桌及诊室不能放有可以砸人物品,精神检查应尽量简短,一旦发现患者携带任何凶器或危险物品时,医生应当保持镇静,并且与患者交谈,建立初步的医患关系,稳定患者的情绪,见机迅速将患者进行约束,同时给予积极的治疗。

自杀指故意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常为精神科的“急症”。自杀当中70%属精神病性自杀。其原因可能与病人的认知功能或精神症状有关。如有的患者幻听到命令其去死的声音,有的为逃脱被追杀的妄想而跳楼,有的在抑郁情绪的影响下产生无望、无助、自责、自罪感,而感到生不如死等。对待精神病人自杀问题应采取:

(1)密切观察 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精神症状及心理动态,多数抑郁症病人自杀、自伤前都向周围人如医生、家属、朋友等流露出一些言语或非言语的呼救信号。但部分事先计划周密、行动隐蔽,甚至伪装病情改善以麻痹医护人员警惕性,此时更应警惕。

(2)心理干预 对于有自杀念头或倾向的患者,家人、医护人员应以耐心、热情、接纳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关系,如经常与病人在一起,关心和同情病人,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痛苦,使其感到还有他人能够了解或分担其痛苦。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病情,以缓解抑郁、愤怒、恐惧等不安情绪,使其建立继续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3)严加防范 掌握患者通常采取的自杀方式,如上吊、跳楼、割腕、服药等。把患者周围的危险物品如刀、锐器、绳索等收藏起来,以防不测。

(4)积极治疗 对于精神症状明显或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应尽早送医院,积极配合医生采用相应的药物、心理或ECT治疗。

(5)家庭及社会关怀 家庭及社会要消除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只有亲人的关爱、社会的理解和接纳才能使其摆脱心灵深处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