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康复指南
14638700000073

第73章 如何提高心理防御能力

心理防御是指一个人遭受心理挫折或应激,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调整自己,不至于引发情绪上的过激反应,从而克服自我与本能欲望之间的冲突、减轻由此而引起的痛苦和焦虑。常用的方法有:

(1)合理化法 各种事件的发生,都可采用不同的理由来解释使其合理化。从自我心理需要出发,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予以强化,以避免严重的精神痛苦。

(2)抵消法 以想象比较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补救心理上的伤害。如有人失盗或丢钱,应想象成“破财消灾”,求得自我慰籍。

(3)补偿法 一个人因生理上的缺陷而烦恼时,用其他途径来弥补此缺陷。如某人身体残疾,无法在运动场上逞强,有损自尊心,就拼命用功,以企图从学习和考场上赢回自尊。

(4)潜抑法 即把一些自己所不能忍受的内心情感或冲动,在觉察前予以抑制,存放于潜意识中,使自己不曾意识或知道,以保持心境之安宁。也就是说,将不能接受的想法与情感从意识中“忘记”。

(5)隔离法 是将部分事实从意识中隔离开,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心情不快。即把观念与感觉分离,只留下观念,把可能引起的不快感觉隔离,可减少一些心情烦恼。

还有转移法、反向法、外投射法等。心理防御是每个人经常使用的潜意识心理防御机制,以减弱或排解心理挫折,求得内心的安宁和平衡。这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方法,常用几种方法重复起作用,且同时发生,很少单独使用。懂得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医生深入了解病人的症状与心理问题,对医生实施心理治疗有很好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