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14638800000091

第91章 高尔基的儿时故事

幼年的高尔基曾跟着他的外公外婆一家生活在一起。外婆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经常讲述一些故事给年幼的高尔基听,例如圣母玛利亚是怎样救赎苦难的人们的事迹、三个火枪手的故事、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等。外婆生动形象、搞笑滑稽的表情常常使年幼的高尔基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开怀大笑,不时又若有所思。晚上外婆为了哄小高尔基睡觉,还常常自己编排一些有趣的诗歌。听着听着,小高尔基就进入了梦乡。小小年纪便跟着外婆学会了很多诗歌及故事。

1878年,10岁的高尔基早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曾经富有的外公家破产了,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值钱的东西都变卖或抵债了,小高尔基只好到郊外的一家城市贫民子弟学校去读书。要强的小高尔基为了不让年长外公外婆太过劳累,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背着一个破布袋子,走遍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捡拾废品,破布头、废纸品、破铜烂铁,以及动物的骨头等,只要是能变卖的,他都捡来卖给收废品的,靠着自己的辛勤与汗水赚取微薄的报酬贴补家用。

渐渐地,外婆家里实在拿不出一分钱来支付小高尔基的学费了。年幼的高尔基只好辍学到一家穷苦的鞋匠那去当学徒。从那以后,小高尔基再没有自己的时间了,哪怕是去看一看外婆。每天除了做好鞋店里的工作外,还要帮助老板洗衣服、擦地板、哄老板家的小孩子开心……吃不饱、睡不暖,倒在床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了。一次帮老板做饭时,由于老板着急吃饭出去办事,催促饭菜快一点,心急如焚的高尔基,不小心打翻了刚出锅的饭汤,滚烫的汤水浇在他的双脚上,双脚马上肿得跟馒头一样,鲜血伴随饭汤一起流淌到地面上。小高尔基被送进了医院。未等出院,鞋店老板就把他解雇了。

养好烫伤的高尔基出院后又去谢尔盖耶夫做学徒,学习建筑工程制图和营养学。但是谢尔盖耶夫并不教他任何东西,每天让高尔基伺候自己穿衣洗漱、端茶递水、打扫房间等。供他吃喝但没有任何工资拿。想到外婆家里的状况,高尔基接受了这个事实。每天擦地板、楼梯、屋内的装饰品,劈柴生火,跟老板夫人去菜市场买菜,回家洗衣做饭等。小小年纪便尝遍了尘世的艰难与辛苦,看到了世态炎凉。

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高尔基喜欢看书。读书可以使他忘记身体的疲劳和内心的酸楚。可是每当谢尔盖耶夫或者老板娘看到他在看书时,都会对他拳打脚踢,说他偷懒,没有干好自己的工作。尽管如此,小高尔基还是乐此不疲地寻找机会读书。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找一处隐蔽的地方,在月光下读书。由于没有系统的概念,小高尔基什么书都看,龚古尔、福楼拜、斯丹达尔的文学作品让高尔基如痴如醉,俄罗斯美妙的古典文学让高尔基神魂颠倒,饥渴的他就像在沙漠里遇到绿洲一样疯狂地吸食着文学知识。

高尔基16岁那年,渴望更多知识的他决定要去读书,考大学。希望通过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自己的将来铺平道路。于是他放弃学徒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喀山,想在这里完成自己的大学梦。但是上大学需要更多的金钱。对于一个外来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每天填饱肚子和住宿都是问题。每天天不亮他就要出去找工作,没有技术没有学历的他只能干一些帮人劈柴、干搬运工等卖力气的工作。微薄的薪水都不够填饱肚子。每天晚上他还要到处找睡觉的地方,城市的下水管道,公园的长椅,宽大的树洞等等都有他的影子。有时还会被其他流浪人赶跑。此时的他发现下,层社会其实就是一所大学,这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充满了尔虞我诈,这里有许多大学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于是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梦,在社会里锻炼自己,充实自己。

1976年后,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先后完成《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一部部享誉世界文学史的不朽之作。

高尔基是这个世界上很伟大的作家,可是他经历了这么多的困苦却一直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如今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太阳底下,不用去担心明天的生活,只需要安心学习,这样的生活是高尔基多么向往的啊!如果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一定幸福得要哭了。可是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学习,甚至把学习当作是为父母学的,一切只是为了有一个好成绩而得到父母的表扬,殊不知,这样骗的不是父母、老师,而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将来才能够好好地在这个社会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