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悟一生的故事哲理故事
14643700000007

第7章 理解是一种奢望

李争平

我时常感到孤独和痛苦。我对朋友诉说我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说世人不能理解我。

我只希望得到他的理解。

于是他像“煞有介事”地“教导”我一番。他给我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比伦塔:人类在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

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了人类建造的城和塔。于是,他就施展法术把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让他们有不同的语言,人类的高塔最终没有建成。

第二个故事是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在雅典的法庭上,肃立着五百个虔诚的雅典公民,人们要对伟大的思想巨子苏格拉底进行审判。原因仅仅是因为苏格拉底想当个“马虻”,要通过交谈去“蜇醒”当时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要让那些名声显赫的雅典人意识到自己并不聪明,应当清醒起来。然而,怀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怀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的民主制这架机器,处死了自己的同胞——聪明、睿智的先哲苏格拉底。

第三个故事是黑格尔的感叹:1831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弥留之际感叹地说:“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但马上,他又感慨地否定道,“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

故事讲完了。孤独的我沉默不语。他继续对我喋喋不休道:

第一个故事说明了上帝的疏忽,他以为变乱了人类的语言就可以使人类彼此不能理解,他忘记了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也可以互不理解。第二个故事恰好从正面论证了第一个故事的结论:雅典的公民们有谁理解了同是雅典公民的苏格拉底?第三个故事是第二个故事的反证:即使理解了又能怎样?

是啊,真正做到理解极其不易,不想让别人理解,恐怕你自己也不怎么理解自己。既然如此,何必追求那种形式上的理解呢?只要大家可以和睦相处就行,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也不必强求。

心灵寄语

世上知音难寻,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也不常有。只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实在是难以进行彻彻底底的理解。

勇于自我推荐

史蒂夫·威利

在围棋界,棋圣聂卫平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可什么事最使他难忘呢?

聂卫平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觉得最难忘的事要数1974年12月9日与日本棋手宫本直毅九段,在上海下的那盘棋了。”

原来,当年这位日本棋手到我国访问,连胜我方6位棋手,并准备以最后一胜庆祝生日。那时聂卫平刚20岁出头,血气方刚,看到日本棋手在我国棋坛畅行无阻,很受刺激,于是他自荐要求上场,态度非常坚决、迫切。

聂卫平终于获准与宫本直毅九段进行其在华的最后一战。这盘棋磨战了10个小时,聂卫平最终获得了胜利。

聂卫平回忆到:“当人们为我的胜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时,而我,已经连站都站不起来了。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欣喜若狂!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盘棋的胜利太重要了。这不仅是我第一次赢日本九段,而且奠定了我的围棋生涯。”

此后,聂卫平被正式调进了国家队。

心灵寄语

机会很多时候就在你面前,不管你是否喜欢这样的机会,只有把握住,迎难而上才能获得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