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14645100000031

第31章 一杯鸩酒,终结一代奇商

吕不韦回到府中,闭门不出。嬴政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夏,天突降寒流,冻死秦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议论纷纷,都说定是秦王囚禁其母,惹怒了上天,秦国人方有此报。

于是便有臣子陈忠向嬴政进言:“天下没有不奉养母亲的儿子,王上身为一国之主,理应将太后接入宫中随时侍奉,若王上能尽到了孝道,那么这种天气一定很快就会过去!”嬴政原本就在为天时异常而苦恼,此刻又听闻陈忠说起这一切都是源于自己不孝,登时大为恼怒,母亲放荡与人私通产子还勾结外人要杀掉自己,怎配做一代帝王之母?陈忠所言,就好似一根利刺一般扎在他的心上,愤怒的嬴政即刻命人将陈忠扒去衣衫,捆在蒺藜之上,用大棒活活打死。为了避免有人再来说自己不孝惹怒上天,嬴政还命人将陈忠的尸体示众,出告示曰:“若有敢以太后之事来觐见者,下场如是!”但是偏偏有不怕死之人,依然有人向嬴政进言,劝其释放其母。嬴政果不食言,一一杀之,一时之间,大殿之下尸体堆积如山,再也没人向秦王进谏了。

沧州人茅焦出游咸阳,听闻嬴政已经斩杀了27个人,登时大怒,道:“身为人子者囚禁其母,天地简直是要颠倒过来了!我马上去沐浴更衣,明天一早就去拜见秦王!”

次日一早,茅焦便直奔朝堂而去,到了地方,便向那些尸体一样躺在地上,大叫:“臣齐国人茅焦,希望能向大王进谏!”

侍者乃问:“先生向大王进谏何事?是不是和太后有关?”

茅焦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侍者乃进去禀告嬴政,嬴政心中纳罕,乃召茅焦进谏,问曰:“你看到下面的尸体了吗?他们都是因为帮太后进谏而死,难道你不怕死吗?”

茅焦对曰:“自古以来谁人无死?若能做下如圣贤一般之事,死又何妨?”

秦王听了大怒,令人备下一大锅水在朝堂上煮开。令侍者把茅焦送入锅中煮熟。

茅焦听完向秦王叩首道:“如今天下人之所以如此尊重秦国,并不全是因为秦国厉害,更大原因是您是一个英明的君主,秦国的朝堂之上聚集着忠臣烈士。但是大王将后父五马分尸,此乃不仁;摔死两个弟弟,是为不友;把母亲囚禁起来,是为不孝;杀戮进谏忠臣,简直和桀纣这类暴君没什么分别。王上身为一国之君,所作所为怎能令天下人信服?当初舜帝因为孝顺而被天下人推举做了王;夏桀杀龙逢和比干,全天下的人都背叛于他。臣自知说完此话之后必死,而死后再没有其他人进谏,所以才来说这番话给您听。可惜呀,秦国眼看就要成就帝王之业,结果却在王上手中功败垂成,实在是可惜啊!臣要说的,就是这些,请陛下命人将我抬入大锅中煮食吧!”说罢,就解开了衣服站到了大锅边。

秦王听了茅焦之言,方才醒悟,令人移去大锅,亲自走下去扶起茅焦。茅焦道:“陛下先前已然立下规矩,凡进谏者皆死,若然绕过微臣,恐怕难以服众。”

秦王道:“前谏者皆属寡人之错,未尝如先生一般告诉我这么多道理,先生之言令寡人茅塞顿开,所以不敢不听。”转过身又令一众侍者即刻摆驾迎接太后入咸阳,而茅焦则被拜为上卿。

太后独处之时,虽痛哭流涕,但是心中对嬴政的恼恨之心已经消去了大半,她也渐渐理解了帝王嬴政的所作所为,毕竟现如今这世上与她有血脉关系的,也只有这个儿子了!此刻见了嬴政前来,母子尽释前嫌,赵姬登上凤辇随同嬴政回了咸阳。

但是赵姬回咸阳也给嬴政带来了另一个困扰,她会不会再次与吕不韦勾结私通呢?虽然现如今吕不韦被削职,与赵姬私通的几率极小,但是却不是全无可能。所以嬴政为了杜绝后患,乃令吕不韦迁往河南洛阳封地居住。赵姬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声不吭,经历过一番生死,她已经看透了一切。

而吕不韦接到秦王令其迁回洛阳的消息,只是暗暗叹息,看来嬴政还是担心自己与赵姬重修旧好。但是事到如今,回到封地又何尝不是最好的一条归路呢?

吕不韦为秦相12年,在内主持国政,在外攻城伐地,声名大振于寰内,归附者如过江之鲫。而今回到洛阳,仍有不少宾客集聚在他的门下听从他的号令。而六国诸侯听闻吕不韦已然被罢免了丞相回到封地,立刻欣欣然派来使者,邀请吕不韦来本国为相。一时之间吕府宾客盈门,这自然又引起了嬴政的注意。

以嬴政残暴的个性而言,若是他人,恐怕早就杀之而后快了。无论他怎么看待他与吕不韦之间的关系,在处置吕不韦的问题上,嬴政其实是手下大大留情了的。他把吕不韦送回封地,虽然丧失了权力,但是吕不韦可以享受封地的食邑,足以安度晚年了。但是无论是出于哪方面的原因,吕不韦高调了起来,他不只高调,还召来了敌对国家的使者要邀请他入国为相。这是嬴政绝对不能容许的,吕不韦执政十二年,秦国有不少臣子大将都是被他提拔起来的,对于秦国的国情他也知之甚多,若为政他国,必将为秦国带来莫大的灾难。尽管嬴政的情感和理智都告诉他吕不韦不可能叛逃,但是嬴政却不能让自己冒这个他冒不起的险!嬴政夜不能寐,于是便写下一封信令使者送往洛阳,交给吕不韦。

吕不韦收到嬴政来信,大为惊奇,他展开信件,信中所言,大致为:“你对秦国并没有立下什么大不了的功劳,但是秦国还是赐予你十万户食邑!你和秦国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但是寡人还是尊你为尚父!秦国回报你的,不可谓不多了!嫪毐之乱,追求责任的话,终究还是要怪在你身上,念在多年情分上,我不忍心杀你,于是便令你迁返封地。哪里知道你却不知悔改,竟然又和六国诸侯交往甚密。不是我不讲情面,现在你就带着家眷去蜀地,我赐一座城给你,你就在那里终老吧!”

吕不韦看完信,大为愤怒,他最不能容忍的,是嬴政在信里将他们的父子关系撇得干干净净。于是怒道:“我倾家荡产扶立先王,谁能有我的功劳大?当今太后是我的姬妾,秦王是我的儿子,怎么就没有亲缘关系?秦王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气愤。”说罢,将书信狠狠地摔在地上。但是又过了一会儿,吕不韦又深深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把异人当作奇货,又献上已经怀孕的姬妾盗窃了秦国,和太后私通,杀了安国君和异人,绝了嬴氏的后代,这么大的罪行,老天怎么可能容得下我呢?到如今才死,实在是已经很不错了。”说罢,便取出酒杯,倒出一杯鸩酒,饮下,未久乃亡。

吕不韦死后,他的门客们悄悄地为他收了尸,又悄悄地将尸体埋藏到一个秘密之处。待嬴政得知消息想要看看吕不韦的尸体时,宾客们都闭口不言。嬴政大怒,以此为借口将其门客党羽全部逐出咸阳,胆敢停留者一律治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逐客令。经国奇商吕不韦就这样终结了他的一生,秦国的土地上再也没了吕不韦门客的踪迹,原吕不韦最信任的门客、秦国长史李斯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在走到秦国边境的时候李斯写了一篇著名的《谏逐客书》,由此受到秦王的赏识,并以此契机进入秦国政坛,成就了另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