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玩玩具很难预测。家长一定要有强烈的监护意识。要想让孩子远离玩具的危险,从源头上抓起最有效。教孩子学会拒绝那些不安全的玩具,把危险拒之门外,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玩具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从宝宝还是个婴儿时,家长就开始为他们买各种各样的玩具:一把小手枪,一头毛茸茸的小狮子……孩子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渐渐和它们形影不离。就算吃饭睡觉,孩子也会用一只小手抓着玩具。但父母却从来没有想过,玩具也存在安全隐患,威胁着孩子的身体健康。
家家非常喜欢毛绒玩具。有次妈妈送给家家一个没有标签的“黑猩猩”玩具。家家非常喜欢这只“黑猩猩”,每天抱着它又亲又啃,就算睡觉的时候,也会把它抱在怀里。一天晚上,妈妈发现家家身上长了很多红疙瘩,便马上带着家家去看医生。医生说:“孩子是过敏,幸亏来得及时,否则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回到家后,妈妈赶紧把那只“黑猩猩”撕开,发现里面是黑色的废旧化纤棉,拿到鼻子底下一闻,有股怪怪的味道。妈妈明白了,原来都是玩具惹的祸。
玩具内部的填充物,如果采用废旧塑料和化纤物质,会含铅过高,容易使孩子造成铅中毒。作为家长,你有义务让孩子懂得如何选购安全的玩具,在选购玩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安全教育大课堂
告诉孩子,有异味的玩具不能玩
孩子们在挑选玩具时不考虑安全问题,但家长一定要考虑。教孩子辨别拿在手上的玩具是不是安全,第一招就是闻。不管是布艺玩具,还是塑料玩具,如果闻到有一股刺鼻的塑料味,最好不要买。因为这种带有刺鼻味道的玩具,往往是化纤产品,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而化纤产品的异味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儿童闻久了,会破坏嗅觉系统。
内部填充物不均匀的玩具,不能玩
让孩子摸一摸玩具的棱角、边角是不是光滑。尤其是金属玩具,如果有锐利的边、角,就会很容易割伤孩子的手脚。玩具内有填充物时,也要用手摸,看填充物是否均匀,是否有杂物、异物。填充物均匀,手感好,无杂物、异物时,至少不用担心玩具内部填充物的问题。
教导孩子不要随意拆开玩具,很危险
有些玩具刚刚买回家,玩具上的小零件就被孩子们扔得到处都是。父母们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而孩子却把玩具上的小零件偷偷放进了口中,这种情况极易发生意外。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买玩具之前,他们应该用小手使劲晃动,任何小零件都不会掉落的玩具,才可以买。
没有标签、没有无毒标志的玩具,很危险
标签上通常会显示玩具由哪些材料构成,告诉孩子,不要买没有标签的玩具。如果是涂有油漆的玩具,要看玩具上面是否有无毒标志。告诉孩子,发声过大的玩具很危险,因为它会破坏儿童的听觉系统。不停闪烁的玩具也尽量不要玩,否则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安全教育一点通
还有一些玩具表面不光滑,容易擦伤孩子稚嫩的皮肤。有些玩具的尖角锋利,则非常容易刺伤孩子的眼睛。有些玩具则带有恐怖、暴力倾向,会使孩子变得不安、易怒……因此,孩子和父母在挑选玩具时,不能仅凭感观和感觉,应该更加注重玩具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