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出于好奇,或者存有捉弄人的心理,才会搞恶作剧。父母要想办法帮孩子克服这种心理,不要让这种爱好继续发展下去。如果家长不闻不问,不但会伤害到别人,也将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很多孩子喜欢搞恶作剧,可能是把妈妈的手包偷偷放到床底下,或者是把爸爸的领带藏在书柜里,也可能是在妈妈的帽子上插根鸡毛。如果父母对孩子搞恶作剧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也许有一天,孩子就可能会因为恶作剧而对其他孩子造成伤害。
12岁的男孩天天,平时总喜欢和同学搞恶作剧。一天,天天把同桌小虎的鞋带系在自己的凳子上。下课铃响了,老师宣布下课,小虎站起来便往外跑,结果,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脚骨被严重扭伤。
壮壮也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孩子。一次体育课上,一名身体瘦弱的同学刚刚做好预备动作,准备跳远,壮壮便从后面猛地将同学推了出去。结果,被推出去的孩子腰椎骨骨折,未来的几个月只能躺在床上吃饭和学习。
当知道你的孩子把同学弄伤后,你也许会一脸茫然地说:“我的孩子特别听话,怎么可能把同学伤成这样呢!”但事实上,这确实是你的孩子所为。父母们平时见到的,是回到家里乖巧的孩子,直到孩子给同学带来伤害了,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安全教育大课堂
让孩子知道,恶作剧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
有的孩子喜欢抽同学的凳子,当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偷偷地把同学的凳子抽掉。同学弯腰落座,就会被摔个“人仰马翻”。还有的孩子喜欢在同学的凳子上放钥匙、圆规、铅笔头、大头针等,当同学坐在凳子上时,被扎得吱哇乱叫。
让孩子知道,搞恶作剧既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又会给别人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孩子使同学受伤,家长肯定要带上人民币和礼品前去“请罪”。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告诉孩子,搞恶作剧会令别人感到讨厌
孩子们是出于好奇或者出于想捉弄人的心理,才会搞恶作剧。父母要想办法帮孩子克服这种心理,不要让这种爱好继续发展下去。如果家长不闻不问,不但会伤害到别人,也将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父母可以设计捉弄一次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被人捉弄并不好玩,从而让孩子改掉搞恶作剧的坏习惯。
教育孩子,不但自己不搞恶作剧,还要监督其他同学
当孩子把搞恶作剧当成一种时尚,一种乐趣时,便不觉得搞恶作剧有什么不对。父母要教育孩子不但自己不搞恶作剧,还要监督其他同学。如果发现同学搞恶作剧,应该马上告诉老师。大家共同努力遏制恶作剧的风气。
让孩子知道,过分的恶作剧也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恶作剧所带来的快乐只是一时的,但造成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让孩子学会不受他人伤害,也要保证孩子不去伤害他人。
安全教育一点通
当孩子在家里时,父母应该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把兴趣放到游戏上来。当父母忽视孩子太久以后,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就会搞恶作剧。当孩子在学校里时,你应该让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上课注意听讲,下课和同学做些游戏。这样就能很好地改掉搞恶作剧的习惯。
细节30 下水井很危险,“大嘴”一张人不见
细节31 建筑工地不是孩子的游乐场
细节32 克制好奇心,打斗场面不靠近
细节33 让孩子远离高压变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