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会鼓励孩子去参加一些球类运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等。但是,家长们却不知道,在球类运动中,如果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就会很容易受伤。
球类是孩子从小玩到大的玩具。小时候是皮球,大点了,慢慢就懂得什么是篮球、足球或者排球。当孩子在球场上奔跑跳跃的时候,当孩子梦想着要做个球类明星时,说不定一场意外,就有可能使孩子的梦想化为泡影。
乐乐是个非常喜欢打篮球的孩子。星期天他和同学去打球,投球上篮时,先是被同学撞倒,又被摔碎的眼镜片扎破了脸。妈妈心疼地带着他去看医生。庆幸的是,伤口不深没有伤到眼睛。妈妈开始为孩子担心起来,害怕孩子在运动中再次受伤。
孩子在运动中受伤,家长自然会非常心疼,但却不能因此而不让孩子运动。再说,球类运动是健康运动,应该大力提倡。家长要做的,就是教孩子在球类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安全教育大课堂
提醒孩子,打球前要装备好自己
告诉孩子,打球前一定要换上合适的运动鞋,不同的运动要穿不同的运动鞋,比如打篮球要穿中高帮的运动鞋,可以保护脚踝;踢足球要穿有鞋钉的足球鞋,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告诉孩子要戴好护膝、护腕、护踝等防护用具,免得在对抗性的冲撞中受伤。另外,还要告诉孩子,不要戴装饰品,不要戴有框眼镜,免得伤到别人或伤及自己。
运动前,先做20~30分钟热身。
球类运动强度大,时间长,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家长要告诉孩子在运动前25~30分钟,先做热身运动。要模仿运动中要做的那些动作,比如弯腰、振臂、压腿,活动脚踝,慢跑等。但要记住,不要把动作做到极限,以免拉伤肌肉。达到全身发热的效果时,热身运动就算做好了。
不要让孩子模仿球类明星
13岁的李义,是同学中的“小姚明”。他特别喜欢看NBA篮球赛。当然,他自己也是学校篮球队主力队员。在一次学校比赛中,他抢得了一个球,三步两步带球到了篮下。只见他高高跳起,球进了!但是,突然李义身子倾斜,摔倒在地。老师和同学马上把他送到校医务室。他说,他想模仿球星双手抓篮的动作,本来以为自己能够得着,没想到手只碰到篮外环,身体就失去平衡摔倒了。
喜欢球类运动的孩子,肯定经常在电视上看球类的比赛。那些明星们的动作好酷啊!可是,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一味地模仿明星,因为你不具备对方的身体条件,如果刻意模仿就会很容易受伤。
球类赛场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赛场,除了部分意外事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人为的原因。家长要告诉孩子,赛场是很严肃的,既然进入,就一定要遵守规则,要严格按照规则比赛。防守的时候,动作要合理,进攻的时候,不能带有攻击性,以免激怒对方,发生冲突。
安全教育一点通
球类运动非常耗费体力,长时间的运动,不但会使孩子的人体机能下降,还会影响他们正常的休息和学习。父母要告诉孩子,玩球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有的孩子喜欢在广场上踢球,但是水泥等异常坚硬的地面,一旦摔倒,很容易受伤。踢球应该地土质地面或者草地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