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手指出血,就用一只手用力压住受伤手指的两侧;如果是手肘出血,就用一只手的四指,用力压住受伤手臂上臂内侧隆起的肌肉来止血。如果仍然出血不止,就说明没有压住血管,应让孩子调整手指的位置,再做一次。
如果家长在孩子身边,孩子手脚受伤了,家长会飞速地冲过去,细心地为受伤的孩子止血、包扎,安慰孩子不要害怕。当孩子受伤严重时,家长们会马上抱起孩子冲向医院。可是,当孩子独自一人时,手脚受伤了,谁来帮孩子止血、包扎伤口呢?谁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乐乐是个活泼、调皮的孩子。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乐乐看到抽屉里有一把水果刀,便握在手中,走到冰箱前取苹果。苹果还没有拿到,乐乐的手指已经被划了一个口子。看到鲜红的血液流下来,乐乐吓得赶紧跑到客厅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回到家时,孩子哭着举着自己的手指,地上却流了好多血。妈妈赶紧给孩子简单包扎伤口,然后带着孩子去楼下的社区医院。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每个父母都不希望孩子的身体受一丁点伤害。父母除了要尽全力保护孩子不受伤外,还应该教会孩子,受伤后快速简单急救,使伤口不至于进一步恶化。
安全教育大课堂
孩子受伤后,教他用创可贴止血
文文从幼儿园回来后,妈妈给她切了一块苹果吃,切完苹果后剩下的一半苹果和水果刀就放在了桌子上,文文便一边吃苹果一边看电视,妈妈去厨房刷碗。突然文文站在门口说:“妈妈,我有件事情,可是我又不敢告诉你。”妈妈停下来问:“什么事啊?”文文说:“妈妈你不要骂我,我刚扎伤了手。”妈妈拿过孩子的手一看,原来孩子已经自己贴上创可贴了。妈妈看了非常欣慰。
很多孩子一看到血,就会以为自己伤得很严重,孩子会表现出焦虑和恐惧。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看到血流出来以后,要保持沉着冷静,先把伤口放在水龙头下冲洗,用布擦干,再用创可贴或止血胶布直接包扎在伤口上止血。
用白色棉布或纱布紧急止血
并不是每个孩子身边都会有现成的创可贴或止血胶布,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如果找不到创可贴,也可以用干净的白色棉布或纱布来代替。就算是小伤,家长也一定要教孩子学会自己止血。不要等到父母或者医护人员赶来,孩子已经白白流了很多血。
包扎后不能止血时,用指压法止血,赶紧去医院
如果孩子把伤口包裹住,仍然不能止血,除了给父母或120打电话外,还应该教孩子用指压法止血。如果孩子的手指出血,就用一只手用力压住受伤手指的两侧;如果是手肘出血,就用一只手的四指,用力压住受伤手臂上臂内侧隆起的肌肉来止血。如果仍然出血不止,就说明没有压住血管,应让孩子调整手指的位置,再做一次。
当孩子的脚、小腿受伤出血时,告诉孩子马上仰面躺下,把脚部垫高,再请他人帮忙,按住股沟、腰部、阴部间的血管,即可止血。
手脚扭伤、摔伤、跌打损伤后,不能乱动四肢
一天,男孩嘟嘟站到沙发上蹦来蹦去。沙发松软又有弹力,蹦了几下嘟嘟就晕了。突然,嘟嘟的左脚一下子被扭伤了,疼得他龇牙咧嘴,一边哭一边揉自己受伤的脚。嘟嘟不敢给妈妈打电话,害怕遭到训斥。等妈妈回来时,嘟嘟的脚肿得像个大面包。
孩子的四肢受伤后,不能随便扭动。很多家长四肢扭伤了,会使劲转动或者按摩受伤的部位。这样不但不能减轻病情,反而会使伤情加重。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受伤的是手臂,则把手臂放在与心脏水平的位置上;如果是下肢,则把下肢抬到膝盖水平以上的位置。保持这种姿势,可以保证受伤部位血流畅通,减少肌肉进一步损伤。
安全教育一点通
孩子们摔伤之后,家长通常会找块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受伤部位。这种做法对孩子伤口的愈合非常不利,会加重出血和肿胀,使伤口愈合缓慢。父母要教孩子,马上用冷毛巾或者冰块敷在扭伤、摔伤处,然后等父母或救护人员来,再进行下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