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找不到父母时,便吓得哇哇大哭。有的孩子逢人就问,有没有见到自己的妈妈。还有的孩子四处寻找妈妈,最后越走越远,以至于迷路。其实,这些孩子的慌乱行为,不但不能找到妈妈,反而更容易引起坏人的注意,从而引发拐卖儿童事件的发生。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宝贝,可是有些父母太大意了,带着孩子出门购物或者游玩,竟然把孩子弄丢了。每每发生这样的事情,父母们就会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刚刚孩子还在身边,只是一会儿没注意,孩子就不见了。
张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去逛庙会。庙会上人头攒动,人来人往。走到一家店铺前,张女士放开儿子的小手,摸了摸店铺门前的真丝长裙。当张女士放开长裙,转过身发现儿子不见了。随后,张女士打电话向110报警。一个多月过去了,儿子仍然杳无音讯。张女士捧着儿子的照片逢人就问,希望找到失散的孩子。
孩子还那么小,离开了父母吃什么?喝什么?晚上在哪里睡觉?冷了怎么办?如果孩子找不到家人,被人贩子骗走怎么办?父母们每每想到这里,就不敢再往下想。所以说,对孩子进行走失教育,非常有必要。
安全教育大课堂
告诉孩子,与家人失散后,不要惊慌哭泣
有的孩子找不到父母时,便吓得哇哇大哭。有的孩子逢人就问,有没有见到自己的妈妈。还有的孩子四处寻找妈妈,最后越走越远,以至于迷路。其实,这都是孩子的慌乱行为,不但不能找到妈妈,反而更容易引起坏人的注意,从而引发拐卖儿童事件的发生。
父母要提前告诉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时,既不能哭,也不能大喊大叫,更不能逢人就问,不要惊慌乱跑,要坚定信念一定可以找到妈妈。”
告诉孩子,走丢后在原地玩“定身法”
父母发现孩子不见了,通常会顺着走过的路找回去。那么,可以对孩子说:“在哪里找不见妈妈,就站在哪里玩‘定身法’,这样很快就能见到妈妈了。”平时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可以教孩子唱“定身儿歌”:“小鸭子,跟妈妈,商场里面买鞋袜。走丢了,不害怕,站在原地等妈妈。别人走,他不走,好像中了定身法。定身法,不害怕,终于等来好妈妈。”
告诉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时,要找工作人员或者警察
张女士带着女儿欢欢去商场。突然,张女士发现欢欢不见了。张女士赶紧在商场里寻找孩子。不一会儿,高音喇叭里传出广播的声音:“张青女士,请马上到一楼服务台,您的女儿在等您!”张女士狂奔到服务台,抱着散失的孩子喜极而泣。原来,孩子一回头发现妈妈不见了,便找到了商场的保安。保安带着欢欢来到服务台,便有了后来服务台找妈妈的一幕。
其实,这多亏了妈妈对孩子的走失教育。孩子牢牢地记着妈妈的话,才顺利地找到了妈妈。告诉孩子,如果在商场和妈妈走失,要去找工作人员;如果在游乐场、公园或者其他场所与父母走失,就要找工作人员或者警察。
安全教育一点通
家长平时带孩子逛商场、游乐场或者在公园玩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穿统一服装的人是工作人员。如果找不到妈妈时,可以请他们帮忙。站在收银台或者服务台内的叔叔阿姨也可以帮自己找到妈妈。
为了防止孩子与家人走散,每次临出门前,家长还可以与孩子约好:万一走散了,就在×××地方等妈妈,见不到妈妈千万不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