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阅读点亮金色年华:现代礼仪常识
14650300000007

第7章 家宴礼仪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周代,古人就将宴席作为礼待宾客的一种形式。现代的宴席也是接待宾客的一种礼节,无论国宴、家宴、便宴都存在一定的礼仪。而茶则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有客来访,待之以茶,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因此,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向青少年朋友介绍有关家宴和饮茶方面的礼仪。

在家里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在当今社会是很经常的事。作为设宴待客的主人来说,不能不考虑请客迎客、接待客人等一系列的礼节,让家宴给客人们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对于前往做客的客人来说,也不能不注意被邀请、受欢迎、被接待等一系列的礼节,给主人留下愉快和亲切的感觉。

一、餐桌排列

家庭餐桌的排列,首先要根据自己居住的房屋条件而定。若两桌以上,其餐桌的排列应突出主宾和东道主的席面。家宴有用圆桌,也有用八仙桌的,如是两桌,横排竖排均可。若是三桌,可排成“品”字形或竖“一”字形。如是四桌,可排成菱形。不管桌数怎么多,第一席必须在上方。还有一种以主台为中心的摆法,这种摆法适合于房屋宽敞、席桌较多的较大规模的家宴场面。

餐桌的排列关系影响到宴会的效果,因此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1.根据房屋的面积、形状以及就餐人数来确定摆几桌和摆成什么样的形式。

2.方便与宴者出入活动和便于上菜。

3.尽量利用日光或灯光,力求桌面光线明亮、柔和。

二、桌面布置

首先要铺好台布。台布中间的一道折印,要对准主位和副主位。台布中间的十字折印,要正好对着桌子的圆心处,以使四角下垂匀称美观。台布应成为整个台面餐具、餐巾等的色彩背景,使它们之间形成协调的色彩衬托关系。

台布铺好后,每个座位面前先摆接食盘,每个接食盘之间的距离要一致,然后再摆筷子于接食盘的右边(有筷架,则将筷子的一头放架上)。接着摆味碟(左边)、汤杯(右边)。记住味碟里若放调羹,把应向右。再接着,在味碟和汤杯的前面从左到右依次摆上水杯、果酒杯、白酒杯。一般将白酒杯放在味碟前8~10厘米处,正副主人两席位的味碟前备放一碟子,上面放公匙一个、公筷一双,其柄均朝右方。碟子两旁放置烟缸、牙签筒。

最后把餐巾折成各种形,插于果酒杯中。在筵宴中,一般主宾座位餐巾折花的高度,比其他宾客座位的餐巾略高。

上述摆法,是规格较高的。在一般家宴中只需摆放味碟、调羹、筷子就行了。

三、席位安排

席位的安排是整个宴会礼仪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较高规格的筵宴中,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环节。在我国古代,宴客多在坐北朝南的房子中进行,又是每人一席,所以座位的布置都有一定的方向。主宾(首席)南向,坐在北边;来宾东向坐在西边,主人西向坐在东边。到了清代,四人一桌的座位排列次序:左边餐桌为首席,左边的座位为首座;首座的对面为二座;首座的下边为三座,二座的下边为四座。但在近代宴会中,特别是在国家外交宴会,最常见的是右宾左主的格局。而家庭宴会一般是以中餐宴会的席面来安排的,在开宴前必须了解主宾、副主宾,以及其他宾客的姓名、年龄、地位等,同时要确定好主人、女主人、副主人及作陪人员的顺序,以便正确安排座次顺序。

中餐宴会的主人和宾客的座次安排,全国各地虽不相同,但座位安排都以桌面中心点为轴心,椅子座位相对一线,要距离相等,排列整齐。家宴的席次安排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尽量突出首位、主宾,兼顾其他宾客的原则进行摆台和安席。

青少年朋友应根据席位的安排入席。入席时应先请长辈、客人入座,自己入座应端坐,并要听从主人或家长的安排。就座后,不要玩弄餐具,也不要东张西望,举止应端庄有礼。

四、上菜

中餐宴会对于上菜的程序和方法是很讲究的。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总结道:

上菜的方法,咸淡浓薄、有汤无汤,应当安排有序;菜肴应当五味俱全,不可只用一种成的味道来概括,那样会使宴会平淡无味。估计客人已经吃饱的时候,他的肠胃一定不会再有食欲,这时应当上辛辣的菜,来刺激他的食欲。考虑客人酒已饮过量时,则应上酸甜的汤,来帮助他醒酒。传统的筵宴,正是根据这一套理论来安排上菜的程序,并相应地产生了一些共同的上菜规则,作为整个筵宴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我国的传统礼貌习俗

在上整鸡、整鸭、整鱼时,应注意“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脊”。即在上菜时,不要把鸡头、鸭尾、鱼脊朝向主宾,应把骨小肉多、腴嫩鲜美的鸡脯、鸭脯、鱼腹朝向主宾,以示尊敬。

2.掌握好上菜时机

在开筵前,既要防止上菜不及时,出现空盘空台,客人无菜下酒的尴尬局面,又要防止上菜操之过急,席面出现菜肴堆积,使菜肴凉冷走味,影响客人品尝的现象。上菜时间的掌握一般是客人入座后,即通知厨房准备出菜。当冷盘上桌后,立即烹制头菜,待上一道菜食之过半,及时地上下一道菜。“物味取鲜,全在起锅时”。(袁枚《随园食单》)整个筵宴过程中保持汤菜热烙新鲜,因为菜肴热时鲜味才能高度呈现。

3.选择好上菜撤盘的位置

我国宴会席次安排的规矩格局是“右宾左主”,因此上菜时,从宴会第一主人的位置看去,要从圆桌的左边上。一些具风味特色的菜肴,还须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吃法。上菜如有佐料配食,一般先上佐料后上菜;配有点心小吃的,菜点要一道配齐再上。撤菜时应于第二主人左边进行,一般上第三道菜时,就可以撤走头道菜的盘子。如果客人还想吃,或主人喜欢桌上丰盛,则应将旧菜推向副主位一边,把新上的菜放在桌中央。上菜撤盘应避免在主人和主宾身边进行,以免影响他们就餐和交谈。

上菜后,客人不要在主人招呼之前,就抢先夹菜。

五、斟酒

在现代的中餐宴会上,一般每位客人桌前,都要摆入白酒杯、甜酒杯、水杯。我国在宴会上,用酒的一般习惯是:吃冷菜用白酒,吃热菜用果酒,祝酒时用低度酒。

在筵宴上用什么酒,一般由主办人决定,同时要尊重来宾的饮酒习惯。有的人认为同时饮两种以上的酒容易醉,因此在就宴时坚持只喝一种酒。但作为宴席的“开场白”,第一杯见面酒应斟甜酒,因为甜酒的酒精含量度数低,人人皆可饮,这有利于增添筵宴的同乐气氛。在开席前就须将甜酒斟上,来宾入座后,再“各投所好”斟上酒或饮料。

主人在给客人斟酒前,应揩净瓶口瓶身,并从第一主宾位置开始斟酒,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斟酒斟水时要绕到宾客的右后侧边,右手持酒瓶,商标向客人示意一下,如客人同意,左手轻托酒杯徐徐斟上。斟酒时,瓶口不可搭在酒杯上,瓶口与酒杯保持2厘米距离,并控制好酒从瓶口流出的速度,以免过猛使酒溢出溅在客人身上。酒不可斟得太满,以八成为宜。斟完后,顺势将酒瓶轻轻转动一下,抬起瓶口,使最后一滴酒随着瓶身的转动,分布在瓶口边沿上,这样可以做到“滴酒不洒”。

如果主人向客人敬酒,应起立回敬,喝过酒后再开始吃菜。青少年学生不宜饮酒,可以谢绝;如主人请求你喝一些酒,则应选喝一点饮料或汽水,以免扫大家兴致。

六、布菜

布菜,也称劝菜、派菜,是主人殷勤热诚待客的表现。布菜须持公用勺筷,按先宾后主、先女后男的顺序依次进行。男女主人布菜时,应布菜均匀,动作利索干净,不可拖汤带水,布汤时,可将汤碗集中在汤盆周围,分别盛好后,再让给每位客人,特别是在布整只成形菜肴时,须心细手稳,一手用勺或筷压住菜肴,一手以刀叉或筷掰成块(条),并把菜肴最好的部分敬献给主宾。

七、献茶

一般来说,客人刚到,随即端上第一杯茶,这是礼貌茶,也称迎宾茶,以此表示主人热忱欢迎之意。席间还需献茶一次,即在吃完正菜之后,以热茶来解酒醒神、清口去腻,以便品尝下一道甜菜、点心和水果。

八、上帕子

上帕子旧时称“打帕子”,雅称设香巾。所谓“香”,就是在小毛巾上洒上香水,香水有提神和清洁卫生的作用。

讲究的宴席一般要上三次帕。第一次,是客人刚到赴宴时,这叫“到奉巾”,表示热情欢迎,请客人用香巾擦脸上或手上的灰尘,醒醒精神,然后进餐;第二次是在宴席中吃完羹、汤或酥炸菜肴后送上香巾,让客人擦去嘴、手上的油腻,以示卫生和周到;第三次是进餐完毕,送上香巾,让客人擦擦脸手,以使客人保持整洁的仪容,然后再离席去休息。作为一般家宴,只需一头一尾打两次帕子。若天气炎热,席间可增送香巾一次,供来客擦手揩油之用。

九、进餐时的注意事项

进餐时,要注意照顾周围其他宾客,尤其对老人、妇女和小孩,更应主动照料,不可只顾自己埋头吃喝,旁若无人。倒酒和夹菜动作要轻,不要碰到桌上的杯盘。无论是吃菜还是喝酒,动作都宜慢宜轻,不要手忙脚乱。咀嚼时,口不要张得太大,也不要发出很大声响。尤其是喝汤的时候,喝汤要用小汤勺,不要直接端着汤碗喝,让汤碗遮住你的脸实在让人笑话。不要见自己爱吃的菜就不停地去夹。如果食物太热,可稍等片刻再吃,不要用嘴吹气来冷却食物。喝酒要掌握分寸,在宴席上醉酒是很不文雅的。饭桌上谈话,宜谈些愉快、健康的内容,在主人和其他宾客讲话时要有所表示,不能只是一味吃喝,不理睬。一般情况下,不应中途退席,如确有急事,应向主人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还应向其他宾客打招呼后再离去。进餐完毕,应向同桌的人说:“各位请慢吃”。其他人应回敬:“您吃饱”或“您吃好”等客套话。碗筷的放法应遵循当地的风俗。

十、散席

散席时,应向主人及其亲属道谢,并握手告别;对其他宾客也要互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