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阅读点亮金色年华:现代礼仪常识
14650300000009

第9章 起居礼仪

温馨提示3

传统习俗中的家宴

一、生日祝寿

祝寿,也可称贺寿。

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祝寿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希望他幸福长寿。对年轻人一般是不祝寿。祝寿这一礼仪,反映了我国尊敬老人的优良风尚。

在民间,为老人生日祝寿是要举办寿宴的,并在寿日前一晚吃寿面,次日开宴,先上用面粉做的寿桃,再每人一碗寿面,另用面粉做佛手和四季水果祝寿。在进行了这么一番隆重的仪式之后,方正式开宴上菜,儿孙们在席间向老人祝酒致辞。整个寿宴过程在充满欢快和睦的气氛中进行。

寿宴的肴馔应根据传统习惯,要抓住三个要点:

1.面点肴馔要寓意吉祥,要表达祝寿的主题。如肴馔中的“松鹤延年”、“松柏长青”,意祝寿星像苍松、仙鹤一样长寿。面点中的“仙桃庆寿”、“五子献桃”是借用神话和民间故事,再配合面点的造型,祈祝老人长寿安康。吃长寿面要求面条长而不断,象征长寿之意。总之,寓意吉祥的菜点是通过“口彩”和“造型”来表达祝寿者良好的心愿的。

2.菜点应以软烂、易于消化、营养丰富为主。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不同于年轻人,安排菜肴就应遵循老年人的饮食保健原则,以低油、低糖、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为主。在调味上,考虑到老人味蕾比中青年略少,对味的感受比较迟钝,因此,在烹调菜肴时,味略大一点,以刺激食欲,使寿星吃得有滋有味。当然,也有老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这要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我们可以把寿宴菜肴的特点总结四句话:低糖少油,酥软香鲜,易于消化,营养全面。

3.祝寿家宴要突出和睦欢乐的气氛。为老人祝寿的宴席,一般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创造融洽和睦的家庭气氛,将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寿宴的主题。根据中国的传统观念,高龄之人是以能亲眼看到儿孙满堂为其最大的人生乐趣。通过儿孙们向老人拜寿、祝酒等活动,将使寿宴从一般聚餐升华到尊老敬老的伦理道德高度,使寿宴沉浸在亲切、和睦、欢快之中。

二、接风送别

接风洗尘,送别饯行,是我国传统的待客礼之一。唐代诗人李白在《客中作》写道: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中虽没有筵宴场面的描写,但根据我国传统的待客食俗,有美酒必有佳肴。因此,联想到主人是多么热情,以美酒佳肴款待故友的到来,致使诗人流连欢饮,连旅途辛劳及异乡之苦也忘记了。

我国古时送别,都要设宴饯行壮行,同时还要赋诗留念。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全诗描写了诗人亲到故友客居之地设宴饯别方式,是古人送别的一种较普遍的形式。另外,送别也可在家中设宴饯行。唐代诗人陈子昂在《春夜别友人》一诗中写道:“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诗中通过“金樽”、“绮筵”句,概略地写出了这次饯别夜宴的隆重气氛。

使人遗憾的是,古人诗中并没有写出这类宴筵的具体肴馔与席间礼节来,但我们可以从当今席谱的分析中,悟出接风洗尘、设宴待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