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不论是上司与部属,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或是朋友同侪之间,若想获得对方的尊重与爱护,达到人际关系的圆融,首先应该学习爱语布施,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一心称名”。人与人之间唯有至诚赞叹,“口中有你,心意诚敬”,双方才能心意相通,圆满融和。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管理》每个人都希望能事业有成,如何做到呢?以下四点可以给我们启示:
从合群中广结人缘,从工作中发挥热忱,从节俭中乐于喜舍,从勤奋中创造明天。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篇》世间上的许多争乱,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人自我中心太强,每个人一味希望大众为我,把自己重要化,凡事只要我快乐,不惜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实学佛的人,要重新以佛法来净化世间,心中存着“你大我小、你乐我苦、你有我无、你好我坏、你重要我不重要”的念头,退让一步,不但自己能安身立命,在大众里也能和合无诤,随喜无碍。凡事以大众的利益为前提,自然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我的宗教体验》对于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给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唯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人生在世,难免有委屈与艰难困苦之处,大多数的人,在面临这些逆境时,都习于嫌别人不好: 警察不好,多管闲事;老师不好,没有认真教学;学生不好,不肯用功读书;长官不好,不照顾部属;职员不好,不认真工作……世界上的好人,究竟都到哪里去了?只要把对别人的指摘转化为对自我的检讨,一切从要求自己做起,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马上改观,而觉得人人皆有他的特长,个个都有善良的一面。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佛教很讲究人际的相处之道。有很多人所以感到苦恼,都是由于人际间的不协调所致。想协调人际间的关系,行四摄法是最好的法门。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不论我们布施的是金钱、财物,或力量、言语,都能使别人感到欢喜,而利于彼此的往来。说赞美他人的话,做有益他人的事,表示与对方是平等地位,而和平相处,都是处世接物的妙方。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生活与信仰》人与人之间如果关系良好,相助相成,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则痛苦不堪。人我之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谅解、帮助,如果有一方不能体谅,必然会发生问题。人所以会有纷争、不平,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因此,想要获得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唯有把“你”当作“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能够将心比心,立场互换,才是群我的和谐相处之道。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人我是非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心态问题,时间一过,环境一变就不一样,故不要太着意而起烦恼。
——《星云日记》“有什么方法,可以和异己者团结?”委曲求全、谦虚、低下、热忱、主动地跟对方沟通,是团结的方法。
——《星云日记》对不欢喜的人要忍耐,不习惯的环境要适应,每个人应依需要而懂得调适自己的舞台。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必定有新的挑战,对我好不好、有利没有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岗位上如何去成就大众。
——《星云日记》求财不如勤俭,求安不如守戒,求名不如随分,求助不如结缘,求福不如修身。
——《星云日记》世间上的事,不要认为都很艰难困苦,自己本身要有佛法、信心。能帮助自己,为自己解决问题者,还是自己。“靠山会倒,靠人会老”,不要寄望别人的帮助,人只要有信心,自然就会有力量。对人事上的不平,语言上的伤害,或是加之于我们身上的委屈,只要承受下来,就会增加内在力量,所以我一生越受到挫折压力,潜在力量就越能发挥出来。
——《星云日记》做人做事要能有不变的原则及随缘的方式。所谓不变,就是在面对与道德、信仰、慈悲有关的事时,原则不可变更。事务性的事则可随缘,不但随缘还要随喜,更要随遇而安、随心自在。
——《星云日记》人做事会起冲突或计较,往往由于没有文字纪录往来,才会在语言上有口角。在医院有一项很值得学习的是,凡事凭纪录(病历)不凭口头上的言语,不仅实在,也可减少传达间的误解或会错意。
——《星云日记》人,有时连自己在想什么,自己都浑然不觉;一个无法掌握自己思想的人,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掌舵?所以禅宗教我们要照顾自己、照顾所缘,也就是要“念念分明”。做事之前,先想想,这么做有益于别人吗?说话之前,先想一想,这句话说出来合理吗?说话人不爱听,做事侵犯他人,终究会遭到反弹。
——《迷悟之间·我在想什么》一个人若老是轻易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失去一切;反之,不轻易排斥,而随顺一些因缘,则会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星云日记》所谓人脉关系,要积聚许多因缘。平时你有慈悲道德,给过别人许多因缘,让人家亲近你、佩服你,彼此有了深厚的交往,这才能说是人脉关系良好。人脉关系应从恭敬中建立,从谦虚中建立,从知识交流中建立,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情来往中建立。
——《迷悟之间·人脉关系》成功失败,不在于风水,不在于命运,不在于神鬼,甚至不在于别人破坏;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的健全。佛教言:“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没有经过春耕夏耘,如何能有秋收冬藏呢?因此,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必有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失败,也必然有失败的理由。“成败之间”,操之在我,能不慎乎!
——《迷悟之间·成败之间》今天的时代已不完全是靠人脉关系就可以立足,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有人没有实力,难以开展,即使没有人脉,只要自己有实力,凡事还是能够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迷悟之间·人脉关系》灵巧的人,一个问题来了,他一定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甚至有更多的解决方案;灵巧的人,每走到一个地方,他一定会把东、西、南、北的空间方位,都能了然于心;灵巧的人做事,他能关照到前、后、左、右,面面俱到;灵巧的人处世,他的心中会有你、我、他、人,不会自私。灵巧不是呆板,灵巧不是执著。灵巧的人会观照全局,处事周全;灵巧的人能善解人意,为人设想。凡事只想到自己的人,就是笨拙;凡是能处处体谅别人,就是灵巧。
——《迷悟之间·学习灵巧》一个人处世能够做到“不说人非,不辩己是”,进而“扬人善事,隐人往恶”,必能广结善缘,积聚功德,如此,人生的旅途必然走得更平顺。
——《星云法语·处世哲学》做人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形象的树立,就是从平时待人处事给人的观感累积而来。平时种什么因,日后必然收成什么果,所以欲得好的形象,就应该慎于行事。
——《星云法语·处事之弊》有的人能同甘不能共苦,有的人能共患难不能同享富贵。真正的好朋友,要能同甘共苦,自己有了快乐,要懂得分享给对方;当对方获得了功名、财富、荣誉,成就了好事,我们也要真心的祝福,同享荣耀,千万不能嫉妒、障碍。懂得分享快乐,人生何等美好。
——《星云法语·处事之弊》做人要对上不欺天,对下不欺人,对内不欺心,对外不欺世。
——《星云法语·处事之弊》任何的赞美、恭维,都不及在苦难时承受到别人的关怀,因此做人要不吝将慈悲、关怀给人。
——《星云法语·待人四不》一个施恩望报的人,难免给人沽名钓誉之嫌;能够对人付出关爱而不望回报,才是真正的慈悲。
——《星云法语·待人四不》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别人或许有得罪、冒犯、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都能以宽容谦让之心待他,能以体谅、慈悲之心包容他、原谅他,如此,自然不会生起瞋恨、怨尤之心。
——《星云法语·待人四不》要经常自我审察,看看自己的心念言行,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否清净,才能自我健全、自我提升。此外,还要懂得“审人”,对于身边所相处的人,是善是恶,是贤圣是不肖,是好人是坏人,是否值得学习交往,也要有所认识,才能自我保护、自我成长。
——《星云法语·审人》做人向尊长谦恭是本分,向平辈谦虚是和善。一个人能够对人谦虚、恭敬而不傲慢,一定能留给人温和、有礼、慈悲、亲切的好印象,并且乐于亲近、敢于亲近。所以能以谦恭柔和待人,自然可以广获善缘。
——《星云法语·待人四不》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聪明的人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纠正自己的错误;智慧的人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丰富自己的经验。别人是我们的镜子,也是我们的龟鉴。
——《星云法语·镜里人生》人与人相处,要懂得“跳探戈”,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彼此心照不宣。尤其对于一些难以相处的人,更要“有知无言”,凡事心知肚明,但不说破。因为不管你说好说坏,到了对方耳中,都会变了质,所以最好不说,静观其变,这是处难处之人最好的方法。
——《星云法语·处事四智》生而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八苦以外,我与境、我与事、我与心,甚至我与人的不协调,都会产生身心的各种苦。例如: 听不顺别人的一句话,看不惯别人的一个作风,就觉得很难忍受。其实面对各种不顺己意的境界,要能容他、化他,而不要有怨。因为愈是怨恨,只有苦上加苦,所以忍难忍之苦,要有容无怨。
——《星云法语·处事四智》很多时候,我们会很轻易地就去责备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行。其实真正轮到自己,又如何呢?
——《星云法语·镜里人生》待人厚道是美德,令众人爱敬;待人刻薄是缺德,令众人厌恶。一个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所以厚道才能成事。
“敦厚为人”有四点,即:
1. 不责人小过。2. 不发人隐私。
3. 不念人旧恶。4. 不计人得失。
——《星云法语·敦厚为人》待人之道,就是要有权巧方便去因应,要有慈悲智慧去对治。关于对治的方法,有六点意见:
1. 人好刚,则我以柔胜之: 与人相处,当对方气势高张,态度强硬的时候,何妨“以柔胜之”。只要我们和气、安忍,则“柔能克刚”、“能忍自安”。
2. 人用术,则我以诚感之: 有的人好用权术、好使计谋,对于这种人,我们不能跟他一样用权使计,因为尔虞我诈的结果,不但伤神,而且伤感情,不妨以诚心对待,日久必能感动他。
3. 人使气,则我以理屈之: 有的人好意气用事,动不动就生气,最好能以理来屈服他,所谓“有理走遍天下”,理必然胜于雄辩,有理才能站得住脚。
4. 人行妄,则我以真待之: 尽管别人对我妄语相欺,我还是要以真诚对待他。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唯有真心待人,友情才能持久。
5. 人多恶,则我以恩对之: 有的人对人常怀恶心,不怀好意,如果我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彼此就是半斤八两。因此尽管对方行恶,我要施恩于他;能够以善心待人,就是施人最大的恩惠。
6. 人喜变,则我以定处之: 有的人做事如风向球,随风转动,变化不定。人喜变,则我以定处之,懂得以不变应万变,才不会乱了方寸。
——《星云法语·对治之方》人皆有所长,也有所短,因此人和人相处,要观德莫观失。能够取其长而用,恕其短而容,则世上没有不可用之人。
关于“取与恕”之道有六点:
1. 取人之憨,恕其痴愚。
2. 取人之朴,恕其笨拙。
3. 取人之介,恕其执著。
4. 取人之敏,恕其疏失。
5. 取人之辩,恕其放肆。
6. 取人之信,恕其拘谨。
——《星云法语·取与恕》人生相逢即是有缘,人与人在一起,能够投缘固然很好,不能彼此相应契合,也要懂得应机以对。
懂得“对机”即“能和”,有四点说明:
1. 遇刚直之人耐他锐气。
2. 遇浮华之人耐他妄气。
3. 遇敦厚之人耐他憨气。
4. 遇傲慢之人耐他浮气。
——《星云法语·对机能和》现在一般人都缺乏忍耐的力量,一点小事就动口相骂,甚至拳脚相向,使得社会弥漫一股暴戾之气。我们需要有忍耐的力量,忍一时之气,风平浪静,忍耐是勇者的象征。
——《星云法语·如何健全自己》人要有自律的意识,才能自重、自省,才会清廉、守法。所以为人要时时警诫自己,莫存非分之想、莫作无益之事、莫说虚妄之言、莫交不义之人。
——《星云法语·莫字诀》文喜禅师于五台山不识文殊菩萨、梁武帝不识达摩祖师,都是由于不识人,而错失请法的善因缘。所以,懂得识人很重要。能够识人,就有助缘。如何识人呢?看他的心量大小、看他的品格高低、看他的智慧有无、看他的能力强弱。
——《星云法语·如何识人》为人处世,不必患人之不重己,而应患己之不重人。为人只要能坚守自己的分际,不使道德修养、人格操守有亏,自然会获得别人的重视。所以处世应戒: 傲者恶之魁,故为人勿傲;诈者德之贼,故处事勿诈;谄者行之丑,故接物勿谄;虚者言之浮,故言谈勿虚。
——《星云法语·处世四戒》我们取之于社会,就必须有所回馈,用之于社会。我们要用自身的灵巧、智慧,为社会勾画出一幅彩色的图,让人间充满欢笑、安乐。比方说几句好话,给一个笑容,点头打招呼,给人亲切的照顾,都可以为人间增添色彩。
——《星云法语·如何健全自己》现在社会大众普遍有个共识,就是懂得美化的重要。不仅语言要美化,容貌要美化,环境要美化,我们的心更要美化。心灵的美化要靠慈悲,假如社会上每个人心中充满慈悲,那么杀、盗、淫、妄等事情,自然会减少,社会自然呈现出祥和、温馨的风气。
——《星云法语·如何健全自己》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和为贵,尤其国家和国家之间,和平更是可贵。从历史的教训中,可以看出多少残酷的战争所造成的悲剧。如果大家都能提倡和平,就能化悲为喜,造福社会大众。
——《星云法语·如何健全自己》人生处世,离不开人。如何处世,才能事事顺利,必先了解人性,懂得处人之道,则处世不难矣!处世之道,有以下四点:
1. 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 一个有道德的人跟人讲话,绝不会用语言去讥讽别人。口讥讽人,犹如“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2. 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领: 一个人待人宽宏大量,不计别人的小过失,这是厚道之人,必得人望,自然不会得罪于人而能远祸。
3. 以势力折人,招尤之未远: 有的人位高权重,习惯用势力去折服别人。有朝一日,一旦失势,别人必定会找机会报复。所以,以势力折人,必定招致未来不幸的后果,不可不慎。
4. 以道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我们不管跟任何人相处,须以道德为本。说话,要说有道德的话;做事,要做有道德的事;跟人合资经商,合伙事业,要把道德摆在前面。如此,不但能远离过失,日久必定善名美誉,渊源流长。
——《星云法语·处世之道》人生有“四不久长”: 人我毁誉不久长,人情浓淡不久长,人世盛衰不久长,人心爱憎不久长。世情总在无常变化之中,我们要在这不久长的世事里,找到个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唯有认清、接受世间的无常之理,能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进而获得“涅槃寂静”,这才是最重要的。
——《星云法语·四不长久》人生有“四好之道”: 若要身体好,饮食要吃少;若要人缘好,诚恳莫骄傲;若要家庭好,关怀最重要;若要事业好,勤劳来创造。“四好之道”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方法,除此之外,平时若能进一步地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奉献人群,如此不但能组织美好的家庭,更能建立安和的社会。
——《星云法语·四好之道》我们常抱着你是好人,我是坏人;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你很伟大,我很渺小;快乐给你,苦恼给我;富有让你,贫穷我受的态度。尊重对方,处处为对方着想,必能获得对方由衷的敬爱,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论。因此,爱护别人,其实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是自我尊重。胡适之说:“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你种下恭敬、忍耐、服务他人的种子,自然能收到受人爱戴、敬重的果实。
——《星云大师讲演集·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佛法能提升我们人生的幸福,而佛教追求幸福的方法,不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以为佛教总是教人吃亏、忍辱。佛教告诉人们要奉献、牺牲,和有些宗教获取、要求的思想大异其趣,因此见弃于浅见之徒。实际上吃亏就是占便宜,在忍让之中有奥妙的道理。
——《星云大师讲演集·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给人欢喜,就是给自己欢喜。有时候嘴上说两句好话,是随口的欢喜;帮别人做一点事,指点一条路,是随手的欢喜;别人做好事,做功德,我没有力量做,没有关系,用微笑来随喜;甚至口不会说,脸不会笑,但是看到你做好事,我打心底喜欢,都是随喜的欢喜!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对心理病态的疗法》处世八法:
1. 亲切: 人和人见面,为了表示亲切,微笑、点头、握手,甚至说上几句问候的话,都能让人感受到我们的亲切。
2. 礼貌: 对人礼貌,就表示关心、尊敬,让对方觉得我们重视他。
3. 和谐: 与人共事、出游或相处,最重要的是和谐。和谐要从语言上的谦让,事业上的协商,让对方感受被尊重,则彼此共事来往,就不为难了。
4. 恭敬: 所谓“恭敬”,要尊重对方的发言,尊重对方的辈分、地位、意见。
5. 帮助: 人和人往来,彼此互相帮助,是处世的不二法门。
6. 友谊: 懂得从处世中争取别人的友谊,将来交往共事,就不会感到为难了。
7. 喜舍: 做人处世不可一毛不拔,处世圆融的人懂得喜舍。
8. 理则: 做人处世,并非完全没有理则;处世当然要有不变的原则,但也要随缘应变。例如: 彼此不计较、不比较,不用语言伤害对方,不用态度轻视对方,真诚来往,谦虚礼让,就是处世之妙。
——《人间万事·处世八法》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阿弥陀佛悲悯众生的罪障深重,发下四十八大愿,容许众生带业往生极乐;观世音菩萨不嫌娑婆浊恶,倒驾慈航,寻声救苦。由于他们的慈悲包容,所以佛教徒纷纷将家里最好的位置让出来供奉。因此唯有包容众生的一切长处、缺点、创伤、挫败,我们才能拥有全部的众生。
——《当代人心思潮·尊重与包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人喜欢犯错,而犯错也并不尽然都是坏事,如果当事者能力求改正,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奠基石。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于自己的过失,固然要严厉苛责,对于他人的错误,则应以宽容的耐心,给予改正的机会,以权巧的智慧规劝引导,令生正确的见解。对于他人的错误,我们若能自他互易,立场调换,以包容代替埋怨,以谅解代替厌恶,以鼓励代替责备,以慈爱代替呵责,以关怀代替放纵,以同事代替隔阂,我们的社会必定能够更加进步,我们的生活必定能够更加美好。
——《当代人心思潮·尊重与包容》扬汤不能止沸,以恨更不能消恨,面对不如意的人事,我们唯有以无缘同体的慈悲心、自他不二的平等心来包容对方,才能化解干戈,消弭怨怼,赢得更多的敬爱,获得美满的人生,也才能在现世生活建设一片净土。
——《当代人心思潮·尊重与包容》应用人我无间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净秽不二的悲心,包容伤残的尊严;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如果大家都能以尊重的态度,敬业乐群,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转娑婆为净土将是指日可待之事。
——《当代人心思潮·尊重与包容》我们见到一个身体残缺的人,若有我优你劣的心态,怎能达到平等的尊重?必须要想残障的是我,立场互易以后,自然心境就会不同。将社会上的丑陋缺失,看成与自己有关,自然不会排斥,自然会以慈悲胸怀,以平等观念去对待。所以唯有人我互易、异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和平共存。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我们的心量能包容多少,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可以作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作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作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当代人心思潮·尊重与包容》一个懂得说话的人,不会把语言当做攻击别人的武器,而能常说柔和、光明、和谐、正知正见的语言,给人希望和信心;一个会做事的人,不会以官僚之姿,处处阻碍他人,磨难他人,而能给人方便和欢喜,将利益回馈大众,将荣誉与大众分享。
——《如是说》有人问: 如何才能有前途?答案就是“对人好”。所谓对人好,就是要帮助别人、赞美别人、包容别人。能够真心诚意地待人,广结善缘,自然就会有前途。
——《如是说》有些人很发心,但因缘不够,所以难以成事。犹如播种,种子虽播在田里,也要风调雨顺,才能丰收。如果相关的因缘,不能具足,有因没有缘,如何得果?因此,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广结善缘。
——《如是说》凡事不要先存着自己没有能力的心理,要抱持“做一分是一分,行一步是一步”的毅力,努力实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日久自然能有所成。
——《如是说》仪礼观仪礼观仪礼观
进入佛殿时,若从右门入,应右脚先进;若从左门入,则左脚先进。入殿后,要先拜佛,才能拜人或是瞻仰佛像。在大殿中不可寒暄讲话,不可相互送礼,更不可随心所欲进出殿堂。
——《佛光教科书·佛教常识·学佛行仪》佛教徒在道场中多以合掌微笑、称念“阿弥陀佛”为相见礼仪。彼此见面时,宜依对方身份,给予适当称谓,例如: 对出家众称法师、师父、大师、和尚等;对在家信众称师兄、师姐、居士、菩萨、师姑、教士等。说话时要诚恳谦和,注视对方,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多说好话,给人信心、方便,予人慈悲亲和的感觉。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礼俗规范》礼拜大德师长,应至佛殿,如于路上、客堂、饭厅,或大德参禅、打坐、剃头、卧病时,不可礼拜。
——《佛光教科书·佛教常识·学佛行仪》参访寺院时,应先电话通知,或书信函,提早连络,衣着不宜过分暴露。进入佛寺应先至大殿礼佛,保持肃静。注意威仪,不勾肩搭背,不高声谈笑,不随意躺卧。不可携带荤食入寺,不抽烟、喝酒或嚼槟榔。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礼俗规范》民主时代,凡事多透过会议来达成共识。佛教向来注重民意,主张透过会议的人我交流,凝聚共同认知,开拓眼界,提升会议的品质。参加会议时,应尊重会议程序,秉持“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态度,坦陈己见,包容异己,表现民主的风范。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徒的生活礼仪》世界上凡有重要的集会,无不在会前有一歌唱、赞颂的仪式,有的是唱国歌,有的是唱会歌、团歌,借以昭显集会的正式隆重。佛教在举行法会或召开会议之前,也必须有此仪式。一般而言,传统习惯以唱“香赞”为主,现代佛教活动日益多元,除了香赞以外,“三宝颂”最为普遍流行,三宝颂歌词如下: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南无佛法僧。
您是我们的救主,您是我们的真理,
您是我们的导师,您是我们的光明。
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除此,会中念诵“祈愿文”,为参加集会者祝祷祈愿,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仪礼》佛教仪礼的范围涵盖了生老病死、婚丧喜庆,目的是让佛教徒在生活中都能有所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欢喜安详。例如: 佛教家庭在婴儿出生时,要到寺院为子女取名;成年时,行成年礼,代表已能担当家计,负担社会责任;结婚有佛化婚礼,接受法师的祈福祝祷。此外,举凡佛像安座、新居落成、工厂开工、房屋迁移、破土奠基等等,都可遵循佛教仪礼,请法师证明、洒净及说法,使佛法能落实生活之中,达到佛教人间化的目的。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仪礼》亡者临命终时,帮助他放下万缘,提起正念,随大众念佛,以正信安住正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家属要轮流助念,或请法师或助念团前来帮忙,最好是八小时之内不间断地念佛。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仪礼》今日素食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素食有下列六点意义: 培养慈悲,有益健康,比较卫生,维护生态,增加耐力,促进和平。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看法·素食》饮食的礼仪着重在正意受食,即食前供养与观想,如称念佛光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或默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徒的生活礼仪》佛教认为丧葬仪礼贵在真心诚意地悼念,尤其应当重视临终关怀,让亡者平静安心,尊严地往生,让家属尽快平复哀伤的情绪,正常生活。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礼俗规范》临终关怀是帮助病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因此,在护理的时候,应注意以下的事项: 认识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正视临终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临终病人细心协助、帮助临终病人作心理建设。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佛教徒在子女弥月之日,可以带婴儿到寺院礼佛,或供佛斋僧,祝祷母亲、婴儿平安,千万不可杀生祭祀,造业损福。此外,亦可以为子女举行“寄名礼仪式”,寄托佛祖名下,让子女从小就与佛祖结缘,作为将来进一步认识、信仰三宝的因缘。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成年的定义,并不是年龄的累积,而是能负责、肯担当、知奉献、除恶习、去放逸,并有喜悦的人生观,随时懂得将欢喜散布给人。对别人的示范力量,就是自我成熟。“成年礼”是一种生命的礼仪,这种仪式表示一个人或一群人从孩童转变为成人时,所得到社会认定的一种转变。今日佛教以年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女为对象,举行成年礼,即是希望藉由庄严隆重的祝祷仪式,令参礼者体认到成人的真正意义,进而肩负起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在佛教,过去有太虚大师在上海佛教青年会提倡佛化婚礼。今日应时代的趋势,与民间信徒的渴切需求,佛化婚礼已慢慢普及至社会各阶层。佛教徒在佛前举行佛化婚礼,不但简单隆重,尤其到寺院举行佛化婚礼,由高僧大德福证,在佛前宣誓后,男女双方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彼此更能遵守承诺,携手建立健全的佛化家庭。共同依靠佛法为慈航,在人生的旅途上必能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因此借着佛缘永结同心,更能保障婚姻的幸福美满。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过去依儒家的规矩,学童入学的第一天,要先礼拜孔老夫子,行过礼以后方准入学。佛教徒的入学礼,则是礼拜佛陀,次向祖先、父母顶礼,由父母给予一番叮咛、嘱咐,让子女体认自己已达学龄期,从今以后应该认真用功读书。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祭祖礼”是在子女学业告一段落,准备出外就业、就学,或子女升官乃至成就荣耀之事时,向祖先禀报的礼仪。祭祖礼的举行,一者让子女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了解自己今日的一切,来自祖先的传承;同时提醒自己今后所行所作,不可有辱祖先,进而要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自我期许。因此,祭祖礼有培养感恩心与责任感的双重意义。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佛教徒祝寿的方式,有下列数种,提供参考:
1. 助印佛书: 助印各种佛书,以通俗、宣扬佛法的佛教丛书单行本为佳。
2. 布施供僧: 捐资赞助各种佛教教育、文化、慈善事业等,以此功德回向父母身体安康,福寿绵延。
3. 祝寿函卡: 借着卡片传达对父母的敬爱与感恩之心。
4. 表彰行谊: 将父母的伟大行谊,透过文章、传记、纪念册等,留下历史,作为子孙的典范,并以此做为贺礼。
5. 诵经礼忏: 于佛前诵经礼忏回向。
6. 捐款: 专款捐助佛教或社会公益事业。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一般人过生日,往往设宴会,奏音乐,开舞会,绘图画,竞辞赋,以之为乐。其实,生日是母难日,这一天不应以此为乐。佛教徒对于过生日,应该要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例如: 到佛前诵经礼忏,或修诸福事,把功德回向给天下每一位为人父为人母的父母亲,以报答父母劬劳生育之恩。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一般父母对于子女的命名都很重视,有的在婴儿未出生前就已经为他们取好名字,等待新生命的到来。在佛教,命名只要雅而不俗,叫起来顺口、响亮、不怪异、冷僻,就是好名字。孩子出生取名,可以参考具有佛教意义的用字,例如: 法、净、慧、光、德、因、果、善、智、明、圆、广、愿、如、慈、莲、道等。使孩子从小就能接受佛法的陶冶,养成善良敦厚的人格。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是一门艺术,虽不是要每个人都能言善道,但至少要应对得体。如果能在责备的话里带抚慰,批评的话里带赞扬,训诫的话里带推崇,命令的话里含扶掖,抱着如此诚恳与平易的心境讲话,一定会到处有人缘。
——《佛教丛书·仪制·生活礼仪篇》说话是一种很切实际的修行。菩萨度人常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引人进入佛法大海。其中,爱语正是懂得说话的技巧,能令听者心情愉快,充满喜乐,相对的,若口出恶言、妄语,却是引起是非烦恼的来源。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平时应多说智慧的语言、慈悲的语言、喜悦的语言,并注意说话的礼仪。
——《佛教丛书·仪制·生活礼仪篇》在佛门有所谓“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
三称念是: 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
五观想是: 第一、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第二、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第三、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第四、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第五、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佛教丛书·仪制·生活礼仪篇》待客之道可分为三种:
1. 属于亲友的客人: 要尊重他,礼遇他,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 属于有关系的客人: 例如工商、记者、警察等,要给予善意接待,尽快解决问题。
3. 属于临时的客人: 偶然的访问,可因人、因时、因事而定,但总要给人欢喜,给人满意。
总而言之,“相”上虽有差别,待客的诚心是不变的。
——《佛教丛书·仪制·生活礼仪篇》佛教徒应注重衣着的整洁、庄重,配合季节、场合穿着,予人健康、大方的印象。海青、缦衣等法服,仅于诵经、礼忏、寺院中穿着,平时宜收放保管于净处,不可穿于街市中。
——《佛教丛书·仪制·生活礼仪篇》弘法半世纪以来,我看遍人生形形色色,曾经有感而发,仿效石头希迁禅师的“心药方”,也为众生的心病开了一帖药方:
慈悲心肠一条真心本性一片
惜福一点感恩三分
言行实在守德空间一块
惭愧果一个勤劳节俭十分
因缘果报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结缘多多益善信愿行通通用上
此药用包容锅来炒,用宽心炉来炖,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要柔和一点),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作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浊、损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舌语①、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纵、自我约束、心性有道来对治。
——《佛教丛书·仪制·生活礼仪篇》人生两手空空地来,又两手空空地去,世间的名利及荣华富贵,在生死无常之下,是“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所以,一般民间佛道混合、排场铺张的丧仪,对亡者毫无意义,唯以诚心为亡者念佛超度,累积功德,才有益于亡者往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佛教丛书·仪制·丧葬礼仪篇》“临终关怀”并不是消极地等死,而是积极地拔济饶益。透过对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坦然欢喜地面对死亡。对临命终人给予种种的协助,如: 舒适的环境,整洁的衣单,乃至以庄严的佛号,引导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如此,不但人生没有遗憾,更拥有死亡的尊严,以及充满着移民的喜悦。
——《佛教丛书·仪制·丧葬礼仪篇》有关丧葬礼仪,应注意下列几点:
1. 不要虚荣: 现在的人遇到丧葬事宜,常以虚荣心处理,要做得比别人奢华,实在不必要。其实,尊重亡者的心愿,才是最重要的。
2. 不要铺张: 丧葬事情,不讲究有多少乐队、多少花车,庄严、肃穆胜于吹吹打打。尤其这是个人家庭的事,何必劳师动众。
3. 不要迷信: 治丧无非求死者安,生者孝,一尽孝心悼念而已,不必刻意造作。
4. 不要执著: 许多风俗其实都是人为的,如: 看地理、风水、日期,都是迷信,太过执著,于事无补。比方说: 一定要看什么日子,日子不好就不吉祥。世间上哪有什么一定的日子?我们这里是白天,美国倒变成晚上了。所以不一定迷信时辰,也不一定执著地理,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只要心好,时时处处都好,诚意比虚节重要。
——《佛教丛书·仪制·丧葬礼仪篇》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是说行住坐卧之间都要合乎威仪,如: 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总之,在佛门里,吃饭、穿衣、走路、会客,乃至开会、访友、探病,都有一定的礼仪。
——《佛教丛书·仪制·丧葬礼仪篇》佛教自印度开始即主张火葬。火葬比天葬、海葬、林葬、土葬都好,当初佛陀涅槃后,也自以三昧真火荼毗②。目前火葬的观念已被一般人所接受,尤其一般佛弟子在火葬后,将骨灰奉安在寺院的纳骨塔,这实在是人生最圆满的归宿。
——《佛教丛书·仪制·丧葬礼仪篇》说话要说正派的话、善良的话、中肯的话,说话主要是让对方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法,以方便沟通,所以哗众取宠、举止轻慢、危言耸听、信口开河的话,尽量不说。
——《佛教丛书·仪制·生活礼仪篇》婚丧喜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佛教所谓修行,并非要人离群索居或如同槁木死灰,不参与世事。相对的,佛教希望世人借着婚丧喜庆的机缘,联系家族情感,为繁忙的工商社会生活,注入亲情的融和剂。因此,修行菩萨道的僧侣,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事业,服务广大的众生;在家的信众,则应将佛教的戒定慧用之于家庭、社会,改善周遭,美化世界。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礼俗规范》结婚,是喜事,应当皆大欢喜,但是一般人往往在结婚当天大肆宰杀牲畜来庆祝,使猪羊鸡鸭们的伴侣离散死亡。莲池大师说:“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人生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有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礼而用凶事,不亦惨乎?”因此,佛教呼吁世人结婚宴席,要避免杀生,不用荤腥宴客,以素斋宴请宾友,这对当事人有无比的利益,更是人间吉祥欢喜之事。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礼俗规范》佛教主张善男信女到寺院举行佛化婚礼,在佛光祝福下彼此更能遵守承诺,携手建立健全的佛化家庭,在婚姻路上,以智化情、以慈作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相信必定能够美满幸福。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礼俗规范》佛教的丧葬仪式简单隆重,不求奢华,以鲜花素果祭祀;入殓不一定用豪华棺木,特置新衣、寿衣;佛事法会应庄严而不繁琐,最好是配合亲朋好友的时间,共聚一堂,为亡者致意。诚心的助念,是最佳的结缘。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礼俗规范》佛教主张真正对亡者有意义的缅怀是让他遗爱在人间。例如: 为他布施,护持文教事业;为他出书,发扬其精神理念;成立基金会、奖助学金,乃至器官捐赠等。这些作为,不唯利他,更是亡者往生善道的资粮。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礼俗规范》学佛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吃素;“吃”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心意清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满口的慈悲、仁爱,心里却充满着贪、瞋、邪见,即便终日吃素也无益。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有很多人顾忌皈依之后是不是就要吃素,其实,皈依三宝是信仰的问题,素食是生活的习惯、生活的观念,是道德上的问题。佛教提倡素食,用意是让发心信佛、学佛的人都能够拥有“素心”,心地清净、善良、简朴才是最重要。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吃素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应该提倡,但是吃素不能吃得古怪,否则就为人所诟病了。有的人不肯和吃荤的人同桌吃饭,大可不必如此矫情。吃素的人要有随缘的性格,只要自己吃素吃得开心,何必在乎别人吃荤?甚至有的人见到你吃素,也会很好奇,这时候如果分一点素菜给他试试,或许他也很欢喜呢!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医院都设有安宁病房,对临终者提供最后的服务。佛教很早就有临终关怀的机构,是设在印度祇洹精舍的“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兴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想,这是根据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而来。中国的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寮”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可以说,佛教是最早提出“临终关怀”的。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这是医生唯一的使命。其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医学再怎么发达,人终究还是免不了一死。所以面对罹患重症、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透过医疗和信仰,帮助病患解除身心的病痛,在人生最后的阶段能够活出“有品质的生命”,这才是临终关怀的最大目标。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如何探病才是如法?首先,探病的时间要适当,不能太早、太晚,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和病人谈话的音量要适中,内容更应谨慎、得当,如: 不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话题,不与病人辩论争执,不教训病人;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给予病人鼓励。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使其心灵得到安慰,或者耐烦倾听病人的心声,纾解其心中的悲苦。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生命不是临终的时候才需要关怀,活着的时候就要给予照顾。甚至临终关怀也不是只对临终病人所做的医疗照护,也是对广大社会大众施以一种广义的死亡教育,让人正视生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不谈。因为有生必然有死,死前的临终一刻是每一个人必然要面临的;既然人人都或早或迟要步入不同性质的临终期,就应该早做准备,尤其是精神与生理上的准备。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现代人由于从大家族转型为小家庭,大家平日分居各处,亲情愈来愈淡泊。所以当一个人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应该鼓励子女对至亲家人给予一些临终的关怀与照顾,如过去的病榻守夜、侍奉汤药,以恪尽人子之道,这是应该提倡的基本孝道。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佛门对于“死”,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
1. 在病重时,登门探病,与病者及家属谈论佛法,安抚身心,也可诵经祈福,作忏消罪。若因此康复,则前往道贺,并且观机逗教,举事证理。
2. 在临终乃至往生时,为其助念,使之安然离去。
3. 往生之后,七七日内,乃至出殡送葬,家属可为亡者诵大乘经典,增添功德以为往生资粮。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人在临终时,特别关心死后的去处,因此佛教的净土思想、三世轮回、生命不死、因果业报等道理,此时都成为病人与家属最佳的心灵救护。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行仪必须诚于衷,才能形于外。行立坐卧必须从内心的心念、思想,发展到成为习惯,如此表现到行为的外相上来,才能合乎自然。
——《迷悟之间·行立坐卧》一个家庭里,父母从小就教育儿女,对人要有礼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行立坐卧的规矩,这是做人最初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进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知识上的传授,生活上的教育同等重要。所谓生活教育,就是在行立坐卧上应有的礼仪。
——《迷悟之间·行立坐卧》出国旅游不要成为采购团,旅游的目的不在物质,重在精神的启发、道德的修养。因此,父母带子女出外旅游,不要只是为了虚荣,应该“寓教于乐”。借着旅游的机会,带领子女到名胜、古迹参访,借以增加知识,开拓见闻,增长阅历,结交友伴。尤其,旅游时,应该教育子女发挥服务的精神,启发感恩的思想,注意参访的礼仪,重视公共的道德等,以展现绅士淑女的风度与教养。
——《迷悟之间·旅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