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月经失调心身自疗法
14653300000008

第8章 调整生活规律

生活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月经失调,很多女性都知道作息不规律会影响月经的。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女性对于工作生活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难免会出现由于作息不规律会影响月经失调的现象出现。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为了生活,为了养家,很多女性也在做着很多不同样的但是都是无标准作息时间的工作。那么不规律的作息影响到月经失调就成为一个重点问题。有研究表明,经常打乱生物钟熬夜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是作息规律女性的两倍,其痛经、情绪波动的情况也较多。除了月经失调,熬夜还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而这些伤害往往又会成为月经失调的诱发因素。这些损害包括:经常疲劳、免疫力下降、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烦、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

女性长期熬夜或者失眠会改变身体原有的生物钟,从而引发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这种紊乱将导致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进而影响女性的排卵周期。一旦排卵周期被打乱,就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随之会使孕激素分泌不平衡。而一些女性高发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乳腺病变等,都与雌、孕激素的分泌异常有着密切关系。

作息不规律会影响月经的。因此,女性朋友能不熬夜尽量别熬。实在要熬,白天也要尽量把睡眠补回来,同时按需求来调节自身生物钟。如果身体适应了“黑白颠倒”的生活,白天的睡眠质量也可以保证,内分泌恢复正常,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会相应减少。要摆脱作息不规律的状态,主要不是靠医生的诊治、药物的疗效,而是要靠自己主动自觉地去进行自身生活规律调节。

首先,要均衡营养。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因此,既要吃山珍海味、喝牛奶,更要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这样才符合科学合理均衡营养观念。饮食合理,疾病必少发生。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给改善月经不调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合理睡眠,保障睡眠。睡眠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专家研究,睡眠应占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而当今因工作或娱乐造成的睡眠不足已成为影响健康最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警觉,横下心来保障足够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作的保证,因为只有在睡眠期间,人体才会进行一些修复或激素的调整。另外医学研究表明,好睡眠是最佳的排毒方法: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晚间11点至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凌晨1~3点,胆的排毒,也需要在熟睡中进行;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只有身体各项活动按时进行,才能保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才能更好地预防月经不调以及其他各类身心疾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熬夜会损害身体健康,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保障肌肉发育的功能;生长激素在入睡后方才产生,它既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能延缓中老年人衰老。故一天中睡眠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到凌晨6时。

第三,要善待压力。人之所以感到疲劳,首先是情绪使人的身体紧张。因此要学会放松,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切忌由于自我的期望值过高无法实现而导致心理压力。人在社会上生存,难免有很多烦恼和曲折,女性月经与下丘脑垂体激素分泌有关,而压力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调,从而导致月经不调。因此女性必须学会应付各种挑战,通过心理调节维护心理平衡。

第四,培养兴趣。兴趣爱好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防止月经不调。

第五,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现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一些人在室内有空调、电视、电脑,出门坐汽车,从而远离阳光和新鲜空气,经常处于萎靡不振、忧郁烦闷状态。因此,要每天抽出一至半小时,远离喧嚣的城市,到郊外进行光照,呼吸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的新鲜空气,对调节神经系统大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