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雍正:最勤政的铁腕君王
14661600000020

第20章 摊丁入亩,重农务本

打破一个旧世界,就要努力建造一个新世界,雍正种种的废旧出新其实已经做到这一点了。但以他的勤勉和苛刻,这点成绩还不够!勤政是他的标签,他不能只勤政不出成绩。只要时机成熟,他都愿意再来一把锦上添花。

雍正帝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他在位13年大力改革,不但清除了康熙统治后期的各种积弊,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如摊丁入亩。

中国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在雍正朝之前,历朝历代都是采取差徭和田赋分别征收的形式,按人头收税,这是封建臣民对封建政府应尽的义务。在明朝实行一条鞭法之后,税收手续简化了,政府征收的主要对象变为土地所有者。这样一来,土地少,或者没有土地的平民为了逃避差役,就会逃亡,或者隐瞒人口,政府的差徭征收就无法得到保障。

清朝初年,战乱多,人口锐减,各地人丁锐减。为了保证差徭的来源,竟政“以亡丁之差加入孑遗之民”,这样农民的负担更重,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为了兼顾政府对差徭的征用和照顾农民负担,一些地区开始实行“丁随粮行”、“以田载丁”,将丁银摊入田赋中一起征收,而不是以往那种按人头收税,这样就避免了“开报不实之弊”。

康熙年间,浙江宁波的农民提出“随地派丁”的要求,遭到富豪的反对,双方僵持不下。一些官员注意到丁税的问题,提出改变徭法,如学官盛枫就提出丁银均入田税的建议。但也有一些人站在富豪的立场上,坚持丁粮分担制。双方意见分歧严重。鉴于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政府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规定新增的人丁不必承担丁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农民的小规模运动没有了。

但这项政策仍然不能根除矛盾根源,它只是承认以后新增的人不用征税了,但现有人口的税收仍然是要征收的,贫苦农民仍然会逃税。只要有逃税的现象,那么随着人口的流动以及生老病死,想要再开除旧的丁银额、增添新的丁银额,就变得非常麻烦了。另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政府还要不断重新计算每个人丁应担负的丁银额,这项工作不但繁复、难度大,而且经手的官员容易贪赃舞弊。因此,到了康熙晚年,一些地方官开始考虑赋役制度的改革,企图寻找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如御史董之燧建议把丁银总数统计好,平均摊入到田亩中,按田亩征收。但最终具体采取哪种办法,由于朝臣的主张不同,康熙也迟迟没有下决定,直到康熙去世,是否要实行摊丁入亩制度,朝臣们争论得还很激烈。

雍正即位后,参照明代的一条鞭法和康熙帝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两项政策,将摊丁入亩制确立了下来。

雍正元年(1723)六月,山东发生旱灾,农民生活困难,山东巡抚黄炳便奏请按地摊丁,建议有地则纳丁银,无地去丁银,使贫富负担平均化。但雍正人认为,“摊丁之议,关系甚重,岂可草率从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鉴于灾情严重,雍正便停止了对山东、山西、河南一带旧欠钱粮的征收,宽限一年。

同年七月,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直隶州内将丁银并入田亩之中征收。不过他的方法比黄炳巧妙,这次,雍正重视起来,将他的奏折交予户部及九卿、詹事、科道一起讨论。群臣讨论时,雍正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准备彻底解决此事,但只是考虑目前的时机不成熟。眼见皇帝都如此重视,户部便在九月复议,同意李维钧在直隶州内执行。不过雍正仍然有所顾虑,再次让九卿复议,直至确认时机成熟,才于同年十一月正式批准。

继直隶州后,雍正二年,在山东,黄炳也推行摊丁入亩制。十二月,云南巡抚杨名时也奏请实施摊丁入亩。全国各地开始普遍推行。

在实行的过程中,雍正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办法,只是各省本着简洁高效的原则,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按亩分摊。土地多的,摊入的就多;土地少的,摊入的就少。具体摊入多少,各省数字又不一样。

由于各省情况不一,摊丁入亩制度的实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大部分省份在雍正年间实行了摊丁入亩制度。一些省份,如山西省和贵州省,在乾隆时候才实行,盛京一带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才实行,而吉林省一直到光绪年间才实行。

即使如此,雍正朝的摊丁入亩制仍然获取了不小的成绩。

摊丁入亩政策废除了汉朝以来的“人头税”,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从此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地主的赋税负担相对加重。这不但合理了税收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

同时,人丁税的废除也使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大大松弛了农民与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农民和手工业者从此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广大农民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人民有了较多的职业选择和迁移流动的自由,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再则,由于不再计量人头,贫民不用担心承受人丁税的负担,生活压力也减轻了,也就不必担心生孩子的问题了。因此,中国的人口数量开始增长,人口数从雍正元年的126631530,增加到雍正十二年的132089660人,足足增加了545万!

但摊丁入亩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此政策也将农民束缚在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体系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一道障碍。

尽管如此,摊丁入亩取代了历代相沿的丁银,是对原有税收制度的改良,客观上放松了对最底层农民人身的控制,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