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装修时,换了一个价格不菲的带滤网水龙头,看着那白白亮亮的水流出来,像一串温润的玉链,温温的,滑滑的,看看也是一种享受,用手掬,水也软软的,根本不会溅湿衣裤。
哪像以前的水龙头,一开,水流便“丝丝”激射出来,一不小心就被溅得满身是水。
这倒让人想起说话。
有的人——张口就像只廉价的水龙头,话多速度快但不招人喜欢,他们的话里带刺,喜欢挖苦攻击人,这种话让人听了第一句再也不想听第二句。还有一种就像那只带滤网的水龙头,缓缓的,柔柔的,看似软弱,但却十分厚重。让人不知不觉喜欢上,有时连批评也喜欢。
我常把说话当作一种修养,话说的多并不代表说的好。如果说的话不能给别人带来帮助甚至给别人造成伤害,那么,还是不说为好。有时要看一个人的操守如何,往往只要看他评价一个人时说了哪些话。
座右铭
一味地贬低别人,柬仅耒会抬高自己,反而会招人轻视。
换种思维换种生活方式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个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栓;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又换了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这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于是木匠很是纳闷,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
座右铭
换,种思维,换种生活方式,你的生命更辉煌。
善待别人,理解万岁
美国空军著名战斗机飞行员鲍伯·胡佛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在漫长的试飞生涯中,十分顺利地试飞了许多种机型。
有一次,他接受命令参加飞行表演,完成任务后他飞回洛杉矶,在途中飞机突然发生故障,问题十分严重,飞机的两个引擎同时失灵。他临危不惧,果断、沉着地采取了措施,奇迹般地把飞机迫降在机场。
飞机降落后,他和安全人员检查飞机情况,发现造成事故的是用油不对,他驾驶的螺旋式飞机,用的却是喷气式用油。
负责加油的机械工吓得面如土色,见了胡佛便痛哭不已。因为他一时的疏忽可能会造成飞机失事和三个人的死亡。胡佛并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上前轻轻抱住那位内疚的机械工,真诚地对他说:“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干飞机的维修工作。”
这位机械工后来一直跟着胡佛,负责他的飞机维修。以后,胡佛的飞机维修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座右铭
善待别人的过失,洽予他人理解和自尊,使对方更加信任你。
包容的心态最美丽
从越南战场上下来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到纽约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回答道,“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了一颗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很遗憾地听到这件事,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
“不,我希望他和我们住在一起。”儿子坚持。
“孩子,”父亲说,“你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我们的生活。我想你还是快点回家来,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
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儿子的消息。然而过了几天后,接到纽约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而死,警察局认为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纽约。在陈尸间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父母就和我们大多数一样,要去喜好面貌姣好或谈吐风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爱那些造成我们不便或不快的却太难了。我们总是和那些不如我们聪明、美丽或健康的人保持距离。有些人却不会对我们如此残酷,他(她)会无怨无悔地爱我们,不论我们多么糟,总是愿意接纳我们。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种东西叫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但你却知道它总是给我们带来特殊的礼物。朋友就像稀奇的宝物,它带来欢笑,激励我们成功,它们的心房永远为我们敞开。
座右铭
包容别人,接纳别人,也就等于为自己创造幸福。
宽恕忍让是财富,一生幸福少不了。
一个周五的早晨,格兰的礼品店依旧开业很早。格兰静静地坐在柜台后边,欣赏着礼品店里各式各样的礼品和鲜花。
忽然,礼品店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人。他的脸色显得很阴沉,眼睛浏览着礼品店里的礼品和鲜花,最终将视线固定在一个精致的水晶乌龟上面。“先生,请问您想买这件礼品吗?”格兰亲切地问。可是,年轻人的眼光依旧很冰冷。“这件礼品多少钱?”年轻人问一句。“50元。”格兰回答道。年轻人听格兰说完后,伸手掏出50元钱甩在橱窗上。格兰很奇怪,自从礼品店开业以来,她还从没遇到这样豪爽、慷慨的买主呢。“先生,您想将这个礼品送给谁呢?”格兰试探地问了一句。“送给我的新娘,我们明天就要结婚了。”年轻人依旧面色冰冷地回答着。格兰心里咯噔一个:什么,要送一只乌龟给自己的新娘,那岂不是他们的婚姻安上一个定时炸弹?格兰沉重地想了一会,对年轻人说:“先生这件礼品一定要好好包装一下,才会给你的新娘带来更大的惊喜。可是今天这里没有包装盒了,请你明天再来取好吗?我一定会利用今天晚上为您赶制一个新的、漂亮的礼品盒……”“谢谢你厂年轻人说完转身走了。”
第二天清晨,年轻人早早地来到了礼品店,取走了格兰为他赶制的精致的礼品盒。
年轻人匆匆地来到了结婚礼堂——新郎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快步跑到新娘跟前,双手将精致的礼品盒捧给新娘。而后,转身迅速地地跑回了自己的家中,焦急地等待着新娘愤怒与责怪的电话。在等待中,他的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这样去做。傍晚,婚礼刚刚结束的新娘便给他打来了电话:“谢谢你,谢谢你送我这样好的礼物,谢谢你终于能明白一切了,能原谅我了……”电话的一边新娘高兴而感激地说着。年轻人万分疑惑,什么也没说,便挂断了电话。但他似乎又明白了什么,迅速地跑到了格兰的礼品店。推开门,他惊奇地发现,在礼品店的橱窗里依旧静静地躺着那只精致的水晶乌龟!
一切都已经明白了,年轻人静静地望着眼前的格兰。而格兰依旧静静地望着眼前的格兰。而格兰依旧静静地坐在柜台后边,冲着年轻人轻轻地微笑了一下。年轻人冰冷的面孔终于在这瞬间被改变成一种感激与尊敬:“谢谢你,谢谢你,让我又找回了我自己。”
座右铭
给人一点宽恕,它将帮给一个重新获取新生的勇气,去直面他人一生中的另一个幸福时刻。所以,宽恕忍让是财富,一生幸福少不了。
走出:中动的阴影理智地思考
在宋朝年间,有一对年青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他忙于生活,又忙于看家,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因而他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孩子,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狗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刻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主人把房门打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突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原来,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这真是可悲的误会。
座右铭
误会往往在不了解、不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的时候发生。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苯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走出冲动的阴影,理智地去思考事情。
不要为了虚幻而错过了真实的美丽
那是在一个有美丽月色的晚上,女孩捡了一个小匣子,她好奇地想把这匣子打开,看看其中的神秘物品。
匣子是那么不容易开启,以致女孩在竭尽全力开启匣子后,手一滑匣子跌落在了地上。瞬间,一个发着月光般光芒,变幻异常的水晶球滑过黑夜闪着神秘的光掉在了地上。水晶已碎,但那一闪即逝的美丽却永远留驻在了女孩的情怀中,完美而经典。
为了重新找到那份绚丽,女孩将匣子留在了身边,希望有一天重新找到一颗同样的水晶球放在里面。倘若找不到就让匣子成为一种曾经拥有的见证。
过了很多年,女孩的匣子依旧空着,这期间有许多希望得到女孩青睐的人送来了各种大而美丽的水晶球,但在女孩看来那些纯正,光亮的水晶球都无法发出那绚丽的光芒,所以女孩拒绝了他们。就这样女孩日复一日地苦苦等待心中的那颗水晶。
又是一个同样的夜晚,女孩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独自来到那块曾经获得水晶的地方,孤独和寂寞已经远远无法驱散女孩对那颗水晶球的痴心。面对那些曾经要博取自己欢心的男孩,已经将他们连同他们的水晶球一并送给了别的女子。她只是冷傲地一笑,认为那些女子太容易满足,不懂得什么叫经典。
又是一个多么不寻常的夜,就在女孩默默祈祷奇迹快来临时,她惊奇地发现脚下出现了一个同样的水晶球,一切的一切如此熟悉,璀璨依旧、神秘依旧,女孩此时感到世界如此美好,那匣子和自己的心都永远不会再空了!
太阳升起时,女孩又捧起水晶球,此时她竟然发现日光F水晶球已经不再闪亮,透明的外表被涂了一层紫荧光粉,擦去荧光粉,手中的居然是随便在那个小摊上都可以找到的玻璃球,也正是女孩平时不屑一看的那种。
天哪,为什么这样,难道几年来自己所心仪、所等待的仅仅是一个玻璃球,不可能的呀——女孩去问世界上最聪明的智者。
智者告诉女孩,涂了荧光粉的玻璃球在夜晚都如此美丽,但白天就是玻璃。他还说:看一件物品要从多个方面看,夜幕下看到的往往不是真实的。
座右铭
人不应追求一个虚幻的经典,更不能为它而错过了所有真实的季节和美丽。
耕坛是幸福的火种
一个勤劳的老农夫在临终时,希望他懒惰的儿子们能够像他一样,辛勤地耕种田地,于是他叫儿子们来到床边,说:“儿子们!在我的葡萄园里,有一个地方藏着一堆财宝。”说完就死了。他的儿子们立刻拿了铁铲铁锹等,挖遍了葡萄园。可是并没有找到什么财宝,反而葡萄树因为翻土而生长得很茂盛,有了很好的收获。
座右铭
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勤奋耕耘才有好收获呀!这位老农夫留给他懒惰儿子们的一段话,真胜过千万遗产!
哪个人的成功不是因为勤耕耘?虽然勤耕耘不一定会有好收获,但春耕耘却毫无收获!现代人普遍为后代提供优裕的生活环境,但是耒是也该给他们“勤耕耘”的观念呢?
遇物则诲
本故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教育李治的方法。由于长子承乾狂愚不规、暗行谋反而被废太子位。此后,唐太宗很注意对新立太子李治的教育。他的教育方法是“遇物则诲”,具体做法是:
在太子吃饭时,就对太子说:“你要是能知道生产粮食的艰辛,就会常有这样的饭吃。”见到太子骑马,就对他说:“你若能知道马应该有劳有逸,而不把它的力气用尽,那就会常有马骑。”见到太子乘船时,就对他说:“水可以把船浮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百姓如同江水,君王如同船只。”见到太子在树下乘凉,就对他说:“锯木板时依从墨绳就能锯直;君王能听从别人的规劝就可以做到圣明。”
座右铭
随时随地抓住遇到的事物,进行相应教育,使生活幸福化。
爱其子必为其计深远
我们都听过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发生在赵国的事情,当时赵惠文王刚死,赵孝成王年幼,由赵太后掌握国政。秦国恃其强,乘机加兵,连取赵国三城。赵国危在旦夕。赵太后自度,以一赵之力难御暴秦,便求齐相救。齐国依照诸侯交往惯例,为不使赵背信弃义,力主以长安君做人质为先决条件。长安君是赵太后的小儿子,太后十分疼爱他,不舍得以此为条件。面对如此情况是以个人骨肉之情为重,还是以整个国家之利为重,便成了摆在赵太后面前必须认真考虑并迅速抉择的大问题。
起初,赵太后拒谏,不让其子赴齐做人质。深谋远虑、善于辞令、能以国事为重的大臣触龙,不怕触怒赵太后,请求赵太后接见。他抓住赵太后的爱子之心,先是避实就虚,问寒问暖,消其怒气。然后,假借为儿子求职,与赵太后争论究竟是谁更爱子,再以赵太后对燕后长安君的不同态度,委婉地指出赵太后缺乏长远眼光。
触龙指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说,做父母的,如果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应当为孩子的长远利益考虑。
触龙紧接着摆出赵主之子孙、诸侯之子孙无一封侯的无可辩驳的史实。他指出,其根本的原因是“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现在,有这样一个长安君为国立功的机会,不让他去,将来“一旦山陵崩”,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在触龙的劝说下,赵太后终于明白究竟怎样做才是真正爱孩子的道理,决定送儿子去齐国做人质。
座右铭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当是理智的,不能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