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17

第17章 志向远大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仅仅只是个13岁的少年。

年少的周恩来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会和老师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个满脑袋问号的少年,老师们也都非常喜欢他。老师们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恩来,以便让他作为参考,从而解决问题。

1911年的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们上修身课,以提高孩子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这天的课堂题目叫“立命”,是为了专门给孩子们讲如何树立人生的志向。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政府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此时,很多的年轻人都特别困惑,他们不知道该去相信谁,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所以很多学校开始进行修身课,以便孩子们早日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

课堂上,孩子们都听得很兴奋。魏校长讲到精彩之处突然停了下来,向所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你们是为什么而读书?”

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魏校长指着前排一名学生询问他为什么读书,这个学生回答到:“为了光耀门楣读书”。魏校长觉得失望了,他认为这些孩子还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太重了。之后,一连询问几个学生,魏校长都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

就在此时,年仅13岁的周恩来站起身来,面对着魏校长郑重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很是惊讶,他完全没有想到,这句话从一个13岁的少年口中讲出来,而且还是那么郑重。他显得非常高兴,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所有的同学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日后,周恩来留学从国外归来,便积极参加了当时的五四爱国运动,在1921年的时候,他光荣地加入了在巴黎的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周恩来开始团结进步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并为共产党的建立做了许多前期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还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

周恩来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事务而奔波,他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伟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句,也一直流传了下来,激励着一代代的少年,为国家而奋斗。

有志不在年高,有志者才会取得成功。少年的周恩来用一生的爱国行为,深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去奋斗。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落后,因为每个人都代表着这个国家。为祖国发展壮大奉献一生,这才是我们终生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