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35

第35章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感动中国对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评价。作为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他在航天科技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尤其是他深厚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在他3岁的时候,随着父母来到了北京,在北京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与少年。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今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的前身),并且因为成绩突出,他在同年8月参加了清华大学公费生的考试,并以优异成绩,成为当年20名留美公费生之一。

1935年8月,年轻的钱学森和同行的同学历时20天,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9月初,钱学森进入了在工程学科方面享誉学术界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航空系,成为这所高校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在登船离开国门前,钱学森就和他的同学戴中孚一起商定好:“学好本事,回国报效。”

为了向世界证明自己——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的实力,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钱学森的努力简直可以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来形容。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麻省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位。在拿到学位证书后,他又快马加鞭,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拜师冯·卡门的门下。冯·卡门是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被世界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来到这里,钱学森着力于研究力学与航空力学,与导师冯·卡门每年共同发表一些重要学术论文,推动美国航空科学进入成熟阶段,彻底结束了航空工业工程边研究边实践的时代,为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飞机成为空中霸主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火箭的喷气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人民的见证下诞生了。10月6日,中秋佳节,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这一天,钱学森来到了“唐人街”采购了中秋月饼,与一起在美国的几十位留学生围坐在一个大圆桌前,共同庆祝祖国的中秋佳节。钱学森将一块月饼拿在手里对大家说:“新中国已经成立6天了……”十几位海外赤子听后,不禁湿润了双眼。钱学森激动地说:“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急需大量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人员,同学们,现在是该用我们的才华来报效祖国了。”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钱学森打算回国效力的前夕,他收到了一个令他十分气愤的通知,美国移民规划局不准他出境。移民局有人威胁说,如果擅自离境,被抓住将会处以巨额罚款,严重情节的将要坐牢。没多久,钱学森以“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的“罪名”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规划局看守所。钱学森让搬运公司帮助托运的行李遭到美国海关及联邦调查局的搜查,根据他们的说法是“行李中携带有电报密码、武器图纸等违禁品”。移民及规划局要求“审判”钱学森,理由是钱学森是一名“美国共产党员”。后来有爆料说钱学森在美国大学念书时结识的几名当地同学里面,就有几位是美国共产党员。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kimbeel)曾经向外界表示:“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

在看守所里,钱学森就像囚犯一样被监禁着。钱学森回忆道:“被美国移民局拘禁的半个月内,我的体重锐减掉30磅。在看守所里,每天晚上睡觉后,就会有人一个小时进来把我喊醒一次,让我不能得到休息,使我身体非常疲惫,在精神上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移民及规划局迫害钱学森的行为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愤怒。很多美国的友好人士为了营救钱学森,帮他找辩护律师,为他募集了15000美元作为他的保金,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最终钱学森被他们从看守所里面保释出来。

1955年6月份的一天,钱学森和妻子来到一家餐馆吃饭,他们故意和跟踪他的美国特务们聊天说话,特务们认为不出他们视线范围的钱学森不会产生什么问题,殊不知钱学森的妻子已经非常小心地将一封渴望回国的信件寄回到了祖国。这封信的收件人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在信中钱学森请求中国政府帮助他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震惊,开始与美国努力进行外交谈判,甚至不惜将在朝鲜战场上俘获的11名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

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携带他的家人终于踏上了离别20年之久的祖国。不久,钱学森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自1956年后,钱学森先后为火箭导弹、航天器研制等作出突出贡献,并成功参与研制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因此,钱学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之父”和“导弹之父”。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他们都深知自己肩负的重大的使命。为了自己的使命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可以回报祖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人才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会受到瞩目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为了留住人才而作出努力,但一些有志之士无论何时都会记得是哪里养育了他们,当然要回到母亲的怀抱。钱学森就是这样的人才,使我们伟大的周总理都肯为了他与美国谈判。且不要说谁会为我们来谈判,先说谁有这样的知识?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只有好好学习之后,才可以谈报效祖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