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居家自疗手册
14666800000013

第13章 远离冠心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人类的健康寿命问题,40%受制于遗传和生存环境,60%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说,健康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看你愿不愿意用它去打开健康之门。对待冠心病也是如此。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召开了一次世界知名的医学家、保健专家参加的健康促进会议,会议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宣言指出:科学和医学发展至今,人们对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的利弊已可作出鉴别,在数百种健康因素中,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包括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最为重要。宣言特向全世界推荐指出:做到这四项,可解决70%的健康问题。这四项也被称做健康的“四大基石”。

对付冠心病,也要从夯实这“四大基石”着手。

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就是指要科学、合理地饮食。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旦饮食不均衡、不合理,就很容易导致营养失衡,于是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不请自来。

因此,怎样“吃”是一门学问,要想少生病,必须“吃得好”。怎样才能吃得好呢?有学者将“吃得好”的学问进行归纳总结,编了这样一段顺口溜:合理膳食笑眯眯,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杯奶,二两米,三分蛋白四注意,五百克菜六克盐,七杯开水莫忘记。

日常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并没那么简单,不过,只要做到了,你就会“笑眯眯”!

2.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对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方式、运动量不合适,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还容易损伤身体,引起猝死、心肌梗死等危险的后果,因此,要“动得好”,也大有学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科学运动必须要掌握以下原则。

3.规律生活

规律生活,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起居、餐饮、用脑、锻炼、睡眠,乃至饮水、便溺等都应定时定量,保障体内生物钟“准时”“准点”地运行,这种以“自然之运养自然之身”的生物钟养生法,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佳养生法。

生活不规律容易“磨损”生物钟,尤其应当注意的是,烟、酒会严重地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实践证明,戒烟、限酒可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和提高健康水平。

4.心理平衡

“身”与“心”是互动的。曾有医学专家指出:“疾病不仅在于身体的故障,而往往在于心的故障。”人是“感情动物”,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心理意识,凡重视心理平衡、心理养生的,都可带动“身体”进入健康、长寿的领域。很多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如果是心胸狭隘、脾气暴躁、看问题走极端、爱钻牛角尖,就是平时没有大病也容易气出毛病。因此,健康最重要的还是要讲求心态平衡、心理健康。

需要强调的是,“四大基石”不只是冠心病患者战胜疾病的根本大法,它适合所有的人群,每个追求健康长寿的人都应该夯实“四大基石”。若想其持续恒久生效,就不能将四者简单相加,而应找出各自的关联因素,有机结合,全面实施,才能产生大于四者之和的“组合效应”。

健康知识储备库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但是60年代以后,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有了大幅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减少了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戒烟、限酒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