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守护型婴幼儿保育
14667200000017

第17章 守护型保育的目的和内容

A不分年龄的混龄保育

B以孩子为主体的保育

C选择性保育

D重视人际交流的保育

E小组保育(保育人员集体)

资料

社会福祉法人省我会(1)新宿圣加保育园保育课程

制定保育课程的时代背景和地区背景

保育改革的世界动向

当前,世界教育界的改革,是针对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实施的PISA学习能力调查结果自1970年开始而采取的对策。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在推行改革。其背景中有两大原因。

1.发达国家的少子化

进入少子化社会后,孩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自然地产生孩子集体。因此,可以在孩子集体中形成的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能力也很难形成。

同时,大人与孩子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照顾几个孩子都不费力,而现在照顾一个孩子却很费力。不仅如此,大人还把手伸到了孩子并不需要照顾的地方。而且,开始过于干涉孩子。大人对孩子行动加以限制,发号施令,这种状况剥夺了孩子的自发性,造成孩子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欠缺。同时,无法培育孩子们“自己想要做的欲望”,也就是主体性。大人对孩子的过分干涉,造就了一代依赖性很强、不能自立的年轻人。

这里介绍的保育课程,是日本社会福祉法人省我会新宿圣加保育园,根据200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保育园保育指针》第1章(总则)中的保育目标,从时代性和地区性的观点出发,在其保育园的运营中,制定的保育理念、方针、目标及方法。同时,这些课程还考虑了地区的实际情况、孩子和家庭的状况、保育时间等,从孩子成长过程这一长期角度以及孩子生活的连贯性和发育的连贯性,制定了充满创意的该园的保育课程。

2.孩子未来必要的能力发生变化

最近,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对孩子能力要求的变化,所谓的“学习能力观”的变化。曾几何时,记忆知识成为学习的优先课程,能记忆多少知识成为判断孩子头脑好坏的标准,测验孩子记忆能力的就是考试。学习能力强是说能够记住很多东西,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现在机械发达了,在出现了计算机以后,单纯地记住很多知识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样,我们从要求孩子记忆某种知识,转变为保障孩子的发育,今后,我们的保育目标就是脱离简单“整齐”“划一”的婴幼儿保育。

在传授知识方面,需要将保育人员主导的、诱导性的婴幼儿保育转变为高效的集体、容易管理的集体。今后,如何去创造能够促进孩子主体性活动的环境,保障孩子的自发性活动的环境,保障符合每个孩子特性的环境,如何创造与人交流的环境,从中增加孩子的探求心,有意识地加强在孩子集体中相互学习,成为婴幼儿保育的目标。

保育理念 共生和贡献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共生”和“贡献”的孩子,是具有自己是社会一员这种市民意识的孩子。我们理想中的培养目标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共生、贡献,成为社会的一员。

1.共生

日本人形成集体的能力很强,是因为具有优良的“受容”能力和“共感”能力。人们经常批判日本人不善于自我主张,这是因为日本人不希望因为自我主张而强加于对方,征服对方,首先要与对方“共感”,“受容”对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自我主张。这种方法是日本人在易于迁移的日本风土中培育出来的,具有在世界上引以为自豪的交流能力。

然而,日本人以往形成的集体是一种为消除自我存在、顽固地守护自我存在而作用的集体,不能说这样的集体只有好的一面。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集体,是要排除异己的。

今天,我们指向的是一个深化自己的社会。在包容他人、共同生存的过程中,去创造每个孩子都能深化和丰富自己以及他人的人生的集体。

2.贡献

如果有人问“你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样的问题,家长经常回答的是“善良的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孩子”等。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孩子”吗?无论多么自立的大人,都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情。一点也不给别人添麻烦而能够生存的人是不存在的。

自己不会做的事情,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可以去求别人帮助解决——这也是很好的自立。在这个过程中给别人添了麻烦的部分,可以以自己会做的事情去做贡献。

通过各种体验,掌握智慧和知识,并不是学会这些本身具有意义。这些智慧和知识只有在用于“共生”(=为他人贡献)时才具有意义。我们所要培养的孩子,是通过为他人做贡献而自己感到快乐的孩子。

保育方针 培育孩子主体性的保育

在多种价值观中,相互认同,将否定“个性”的集体,转变为创造“个性”的集体

在以前的社会中,共同体曾经是人们指向的认同相同价值观的集体。集体往往会被人们认为是无视“个体”,或者压抑“个体”的存在。但是,人类不可能一个人生存下去。社会要求孩子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学会自立和自律。这是因为,如果没有集体生活,则不能确立起“个体”。在提及人与人的关系时,大人也不例外。在孤立的家庭和单位这样的世界里,是不会产生人与人的交流的。地区社会丧失已久,现在需要的不是以往的那种共同体,需要的是因为相互认同而集合在一起、形成社会的集合体(=异同体)。

1.保障孩子主体性活动的保育

所谓能够进行主体性活动的孩子,是指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孩子(从别人让做,请别人做,到自己做)。为此,需要孩子自己去接触环境。当然,这个环境不仅仅指空间,同时还包括人[保育人员(集体),不同年龄的孩子,所在地区的人]、物(从规定特定活动的玩具到自己创造的玩具)、空间(自然等户外空间、区等室内空间)。在这些环境中,为了让孩子不抑制自己而进行选择,由自己来决定,在发育过程中切实学到东西,我们的保育工作,必须重新审视无视个人发育和人格发育、以年龄固定划分的保育课程。同时,创造一个保障个体和集体(不是个体和集体的对立,而是相互作用)的环境。

2.保障孩子作为自发性活动的保育

应该把保育园当成孩子们玩乐的博物馆,给孩子们准备一个可以以孩子为主体进行自发性活动的环境。同时,要让孩子从被动型转变为参加型,将思维方式从“教授型婴幼儿保育”转变为“孩子自己活动的婴幼儿保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婴幼儿保育工作者不是教师(teacher),而是促进者(facilitator)。起的作用不是教授,而是带动和促进。将“替孩子做”,改变为认同每个孩子的差异,守护在孩子身边进行保育。同时,将孩子集体变为按照不同目的组成的集体,充满生气活力的集体。将这些集体变为保障孩子发育的集体,灵活地组成班级集体以及便于婴幼儿保育活动的集体。

3.对应每个孩子特性的保育

将给予式婴幼儿保育变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自己活动的婴幼儿保育时,自然地,我们的目标就会从给予什么,转变为接受什么。因此,会自然涌现出“平等”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给予大家相同的东西,大家都接受相同的东西。在这种想法中,需要考虑“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1)”这样一种理念,从“融合教育(Integration)(2)”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婴幼儿期的教育绝不只是为过渡到小学教育所必需的。而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它作为培育今后人生必要能力的重要阶段。为此,必须保障活好现在,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理想的未来。在这样一个面向未来的理念下,绝不应该只考虑某一段时间、某一个时期的教育,而是要考虑孩子们生活的连续性,同时,为了活好现在,也必须考虑孩子发育的连续性。

4.重视与人交流能力的保育

对集体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将类似产业社会时期大工厂体制下那种集体的“整齐划一”,有意识地改变为在认同每个人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的社会的“异同体”中“协同学习”。这样,就需要“全纳型保育”和“聚合(cohetion)型保育”这种思维方式。

“自由和自律”

自由的概念言之已久。以前,一直提倡让孩子们自由。可是对于自由这个词有着太多的误解。这是因为这个词与“放任”“随便”“任性”等非常近似。但是,每个人,包括自然,都有自由,也必须保障自由。这里就会产生规则。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规则不是剥夺自由,而是为了相互之间拥有自由。需要具有“共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如果该规则是因为别人说了就需要遵守则不能称之为自由。这里,需要“自律”的力量。这种自律的能力需要从孩子集体中学习。

保育目标 培养有个性、有积极性、为他人着想的孩子

1.在保育和教育兼而有之的环境中,培养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心情、欲望、态度(促进孩子的主体性活动)

孩子的生活大体分为玩、吃、睡三个要素。应该在各个保育室内设有这三个要素独立的空间,允许每个孩子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有差异,保证孩子玩个够。通过保证玩、吃、睡相互独立的空间,在保障每个孩子的生活节奏的同时,促进孩子在有安心感、满足感、成就感的状态下,开展主体性活动。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培养能够为他人着想,对对方有责任感,即自由和责任两立(能够自立和自律)的孩子。

2.在保育和教育兼而有之的环境中,培养能够进行自发性、创造性活动,充分满足欲求,具有自由和负责任的心情、欲望、态度(保障孩子作为自发性活动的玩的环境)

孩子们自己“想做”“想知道”,是与自发性和创造性的玩密切相关的非常重要的欲求。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个性。为了切实满足每个孩子的欲求,需要给孩子提供作为空间的活动场所。另外,在婴幼儿保育课程中,采取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的“选择方式”。在选择方式中,还分为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心选择玩的内容的“内容选择”;根据玩的程度,按照发育程度进行选择的“发育程度选择”;以及在每种都想玩时按顺序选择的“顺序选择”。不论哪种情况,都是由孩子们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实施。孩子通过自己选择,可以基本满足自己的欲求,培养正确的判断能力,从而懂得了自由和负责任。在玩的各个阶段,保育人员根据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不是由保育人员单向地给予帮助),在孩子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3.在保育和教育兼而有之的环境中,培养身心健康、有自尊情感的心情、欲望、态度(对应每个孩子特性的环境)

孩子在发育上会有个体差别。尤其是3~5岁的孩子,在自发性的自我活动和与小朋友交往能力的发育上的差别比较明显。为了守护这些孩子的发育(对应个体),在3~5岁孩子的班中,以年龄分班的同时,采用了让孩子在不同年龄的集体中体验的小组保育方式。

4.在保育和教育兼而有之的环境中,培养能够为他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的心情,培养从与人交往中感到快乐的心情、欲望、态度(重视与人交流的环境)

孩子原本(不仅仅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是在多种多样的关系轴交织在一起的环境中培养的。当然,其中也包括大人与大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孩子和大人共同成长。在保育园也要设计这种多样性的关系,建立一个创造“个体”的集体。与所在地区的关系也是如此,通过与保育园建立联系,从“客人”到“员工”,在对抚育孩子的家长提供支援方面,从“被援助”到“提供援助”这样的转变非常重要。在这样的人与人、人与保育园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人能够获得“与人交流的能力”(=“生存能力”),集体具备培养孩子的能力。

保育方法 守护型保育

1.不分年龄的混龄保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当我们将教授给孩子、替孩子做的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为由孩子自己去与环境互动,保障孩子的主体性活动,对其进行援助的婴幼儿保育时,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修改以下保育课程。必须摒弃对孩子的各种固有观念,以及大人的主观认定,优先按照每个孩子自身的发育程度、个性、环境进行规划。不同国家、贫富、男女、健全和非健全人之间等都具有固有观念及主观认定。当今,日本最大的固有观念就是年龄。在保育指针中规定的年龄是一个发育过程的区分,而实际年龄只不过是一个大致的尺度。婴幼儿保育必须考虑每个孩子发育的连续性,且切实保障其发育的连续性。

2.以孩子为主体的保育=守护型保育

“守护”这个词,我们常常听到,也常常用到,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这个词与“替孩子做”是相对的。我在婴幼儿保育的现场使用这个词,是因为我感到,应该将以往那种努力去接近母亲模式的保育模式,或者说是将教授给孩子一些知识的认知性婴幼儿保育,转换为营造孩子可以自己发育成长的环境的婴幼儿保育模式。

这是因为,孩子是自己发育的,而不是因为你叫他发育他才会发育。且不论孰好孰坏,总之是可以实现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只要你教他,幼儿也可以背下小九九,他还可以说英语。然而,你是不能加速孩子的发育,也不能超越孩子的发育过程的。

婴儿不能不经过爬行就学会走路。如果因为没有一个充分地让孩子爬行的环境,而使孩子的爬行期缩短,早早站立起来,或者超越爬行的过程而站立行走,可能会在孩子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现在,很多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因此,保育人员需要做的不是为了让婴儿早早站立而用手扶他,或者在后面托着他,而是在婴儿需要爬行的时期创造一个能够让婴儿充分爬行的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保证发育的连续性。

从爬行,到扶着东西站立,从扶着东西站立,到独自站立,然后到扶着东西走路,这是一个发育过程。保育人员在准备了宽敞的场所之后,不是随便地让孩子爬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在孩子可以到达地点的前方等着孩子,在孩子发出信号时能够发现,并且能够及时对应。

因此,保育人员不需要紧贴着孩子,而是需要在稍微有些距离的地方“守护”。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不是“替孩子做”,也不是仅仅“守”,而是很好地观察每个孩子所处的发育阶段,在很好地“守”的基础上,提供符合孩子发育阶段的“帮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守护型婴幼儿保育”。

3.符合目标、有选择的保育

在集体中,有着各种正面的力量。尤其是集中在一起统一教授知识等的时候,集体保育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在集体保育中还有另外一个侧面,就是每个人的意愿及个性,或者发育的不同等往往被忽略。

从前对孩子集体的保育或教育好像是做“豆腐”。就是把许多豆子泡在一起,磨碎,固化,做出整齐的形状,变为另外一种叫做“豆腐”般的集体。在这里,必须把与大家不同的“异物”清除出去。

本来应该从集体获得力量,然而不知何时,为“创造好的集体(=整齐光滑的豆腐)”所做的努力成为创造集体的目的,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时代的潮流朝着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及价值观,重视每个人的意志,伸展每个人的个性的方向转变。然而,如果这种个人主义朝着错误的方向转变,集体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功能了。比如,学年崩溃。以排除他人来主张自己,以及无视共生社会规则的行动绝不应该受到尊重。这是因为孩子们不可能从一个蔓延着错误的个人主义、功能不健全的集体中获得力量。

4.重视与人交流的保育

对集体的看法也在变化。与产业社会时期的大工厂体制中高效的集体的“整齐划一”相比,我们将有意识地培养认同每个人的差异、在共生社会的“异同体”中“共同学习”的集体。

[聚合型保育(纳豆理论)]

我们在“承认个体”、“重视个体”的同时,也必须创造将“个体和个体紧密结合”的新型集体。我试着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纳豆理论”。现在,即使一直在主张个人主义的欧美,作为下一个时代的课题,也在积极努力实现“聚合型保育”。就是说,把大大小小的豆子放在一起煮之后,不是做成豆腐,而是做成纳豆。不是把豆子磨碎、固化、定型,而是经过发酵、搅拌,让豆子和豆子以丝状联系在一起。如果需要拔出更多的丝,则需要更好地搅拌。这样,随着豆子与豆子之间距离的可即可离,就会连在一起,不容易被切断。不是浑然一体,但也绝不是支离破碎。

认同每个人的差异,伸展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然后再把这样的个体与个体紧密地联系起来。从黏黏糊糊之中提炼出美味,这是日本人最擅长的。我想,作为日本人,我们要将“不是均一的团块”,而是“个体和个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像纳豆一样集体的模式传播到全世界。这就是构筑聚合(sotial cohesion)型社会。

[有障碍孩子的保育(星星集合体=昴星)]

人类在遇到某些巨大灾难时,为了留下可以繁衍下去的遗传基因,完成了各种进化。因为如果大家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那么出现大的问题和障碍时,人类就会灭亡。男人和女人的作用不同,大脑的结构也不同,为了能够繁衍下去,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能力都完成了不同的发育。其中,身体有缺陷、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也有着某种作用。对于这些,孩子们不是用大脑去思考,而是通过身体自然地理解。

当然,有障碍的孩子在某些部分需要通过训练来掌握生活的本领。不能在椅子上坐的孩子,只是单纯地把他放在集体中也坐不起来。按照社会生活的基本水准,基本学习能力的部分的确需要训练。

发育障碍,是在发育期的障碍,不能根治,也不会加重。与其说是发育障碍,不如说是发育偏倚。在看到孩子不足的时候,就要发现孩子的长处。不要单纯去弥补不足,而是要充分发挥能够发挥的部分,将其转化为可以为他人做贡献的力量。这样,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社会,都有好处。

在孩子们用剪刀做手工时,如果有个别孩子还不会用剪刀,我们保育人员就到那个孩子身边去教他如何用剪刀。其目的不是为了让那个孩子更好地学会用剪刀,而是让孩子通过制作手工,从中得到快乐,做出更好的手工。

如果为了让那个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也学会使用剪刀,让他反复地练习,孩子就会失去创作的欲求。自由自在地使用剪刀仅仅是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而我们帮助有障碍的孩子,也完全如此。

在思考对有障碍的孩子保育的时候,我考虑的是“昴星”。昴星是由几十个星星组成的星团,“昴星”这个词,源于日语集合到一起的“统合”一词。因为每一个星球发出不同的光,星团才产生了更亮更美的光。这些发光的星球就是有障碍的孩子,是男孩,是女孩,是各种年龄段的孩子。

孩子的发育过程

我们需要根据200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保育园保育指针》第2章“孩子的发育”中的8个发育过程,理解“孩子发育的特征”,考虑孩子的发育及生活的连续性,实施保育。在这个过程中,保育人员应该掌握孩子身心发育的状态,为孩子的发育提供必要的援助,实施守护型保育。

保育时间·儿童数量·保育人员数量

原则上按照8个小时安排(可以根据孩子家长的上下班时间,在保育工作时间内调整)

开门时间正常保育时间7:30~18:30(11个小时)

延长保育时间18:30~20:30(2个小时)

儿童数量0岁15名,1岁20名,2岁20名,

3岁20名,4岁20名,5岁20名

职员数量园长1名,副园长1名,事务长1名,

保育人员26名(临时增加保育人员若干名)

护士1名,营养师2名,厨师2名,杂务1名

婴幼儿保育的长期展望

1.向小学生过渡

在有关OECD加盟20个国家的《强壮的起点Ⅱ》(1)一书中,记述了影响婴幼儿政策的社会、经济、思维方式以及研究的各种要因。现在,在任何国家都将如何顺利地从幼儿保育过渡到小学校,以及学龄前保育方式作为一个政策问题。并警告我们,这个过渡一般可以成为对成长发育的一种刺激。如果什么都不做,突然升入小学,没有深思熟虑,尤其是对儿童会有退步和失败的危险性。

在《强壮的起点Ⅱ》中,展示了向小学生成功过渡的实例。不是将向小学生的过渡视为“学校准备”的方法,而是类似有着社会保育传统的国家所实践的那样,将保育园时期作为对人生做好多方面的准备、终身学习的基础阶段。其主要目的就是,“孩子们所有的一切,不是为了完成事前确定好的知识和熟练程度,而是提高学习的意欲和好奇心,增强自信。”

OECD的PISA(1)调查中,在日本呈现出学习能力逐年下降的倾向。为此,日本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宽松保育”,减少了“综合学习”的课程。但是,学习能力下降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征兆。而“对学习的欲求和欲望”在调查对象国家中日本为最低。同时,没有“自信”被认为是日本孩子的整体倾向。与此相比,日本孩子具有许多特定的知识,对事物的熟练程度也相当高。这些成为当今日本社会的主要目的。

在学习形态上,ECEC推荐的学习方法,不提倡单纯由大人来指导学习,而是通过孩子们自己、通过小组项目能动性的教育方法。

2.让孩子在设施型保育中成长

如此观察当今世界孩子成长的问题时,少子化时代的问题是在社会中培养孩子更加困难,在这种状况下,应该考虑如何保障孩子成为社会一员的机会。同时,应该从婴儿时期就形成孩子集体,让孩子从集体中学习,而在家庭、地区则很难实现这种集体。因此,为了从0岁开始就很好地保障孩子的发育,以孩子集体为基础,培养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建立自立基础的设施型保育愈加重要。我们应该审时度势,超越时代,为了使现在的孩子更好地活好当下,实施符合时代变化的保育方式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