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沙漠动物探索大百科
14670300000014

第14章  体型最大的小羚羊——鹿羚

在世界上最炎热地区之一的撒哈拉大沙漠,生活着一种小羚羊。它们有和鸟类相同的习惯,那就是迁徙。在每年的旱季雨季,都会不厌其烦地往返于南方北方,跋涉千里只为了寻找维持种群的草地。它们是谁?它们就是体型最大的小羚羊——鹿羚。

明星名片:

鹿羚,也叫苍羚,属于羚羊亚科下的一种。这是一种性格坚韧的沙漠动物,生活在遥远而干旱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它们有迁徙的习性,在一年中的旱季,会不远千里跋涉南方寻找茂盛的草地为食,而在雨季时则集体返回北方。同时,这也是一种非常珍稀的濒危动物,目前名列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之中。屡禁不止的偷猎和栖息地的破坏导致鹿羚的数量急遽减少,鹿羚群落中的个体数目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鹿羚的体长通常在140~165厘米之间,肩高则有90~120厘米,尾长也有25~35厘米,体重重达40~75千克,是体型最大的小羚羊。

鹿羚背部的皮毛多为淡褐色,但头部、腹部、臀部及四肢多为白色,且胸颈处有淡淡半圈白色。鹿羚最少有两个亚种,品种之间颜色有明显差别,表现在分布范围上是从东到西染色程度增加。举例来说,东部亚种如红颈鹿瞪羚,身覆明亮的红褐色皮毛,颈部有白色领。而生活在最西部的亚种如穆霍尔鹿瞪羚,身体除臀部外几乎全部是红色,只在喉咙处有一白色小斑,另外,其红脸颊上也覆有苍白斑块,并有细长的黑色条纹从眼睛延伸到嘴角。

鹿羚都有细长有力的四蹄和纤长优雅的脖子,头顶有一对角呈S形,雄性的角较雌性的更大更结实。

鹿羚有强壮的体质;细长有力的四足适合长途跋涉;其脚有4趾,侧趾比鹿类退化得更为厉害,这有利于奔跑;鹿羚的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不过下门牙仍在,其下犬齿门齿化,因而共有三对门齿,都前斜呈铲状,以方便啃食较为坚硬的植物,长期磨蚀后的齿冠表面逐渐形成复杂的齿纹。

年幼时的鹿羚经常出没于自然环境稍好一些的草原、半沙漠地区、平原和高原。多数鹿羚主要生活在干旱炎热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会根据季节进行大规模地迁徙。数百只鹿羚形成较大的群体,在旱季时不远千里迁往南方寻找食物以维持种族的繁衍,而在雨季时则成群结队地返回北方。作为一种珍稀动物,鹿羚的数量正急剧减少,这其中屡禁不止的偷猎和栖地的破坏难辞其咎。鹿羚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耐热耐渴,数周不喝水也可存活。不过,尽管如此,撒哈拉沙漠奇特的气候变化还是让它们难以承受,因为气候变迁,鹿羚经常性地的缺乏食物,生存艰难。

鹿羚主要分布于乍得,马里,尼日尔,现在,塞内加尔也已重新引进鹿羚。但是,鹿羚的一个亚种已经灭绝。从上个世纪至今,鹿羚的数目迅速减少到只剩20%,IUCN红色名录已经将其列为极危物种,其总种群数目被估计为少于2000头。因为鹿羚主要出没在非洲的一些极为贫穷的国家,当地对动物保护的意识不足,能力不够,即使是处于国家公园内的鹿羚也备受偷猎者的觊觎。目前,非洲及美国的一些动物园内都有圈养鹿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