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三国(上)》补正
14671000000049

第49章 三国时期有多少“空城计”?

“至于‘空城计’究竟是谁发明的,当然可以讨论。包括曹操这一招算不算,历史上有没有‘空城计’,都可以讨论。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就有不同看法。”

——《品三国》附录《心平气和说空城》第225页

易中天先生在此篇里,就他所举的曹操“空城计”讲得非常详细;此间还有涉及他人提出的三国另外的“空城计”(是文聘对孙权使用的)。“空营计”(是赵云对曹操使用的)。要是这些都能纳入“空城计”的圈子,我以为“空城计”在三国时期是相当多的。聪明的将帅(地方官吏)在弱势时往往是虚虚实实,揣摩对方的心理行为,摆设不同程度的“空城计”。

按照这个标准,三国时期“空城计”还可以有:

陈登空城计。汉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北上攻匡琦城(今江苏建湖附近),“贼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于郡兵,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水人居陆,不能久处,必寻引去……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抄其后。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贼愤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登以兵不敌,使功曹陈矫求救于太祖。登密去城十里治军营处所,令多取柴薪,两束一聚,相去十步,纵横成行,令夜俱起火,火然其聚。城上称庆,若大军到。贼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引《先贤行状》)

黄盖空城计。赤壁战后,黄盖为武陵太守时,本地蛮夷前来攻打郡城,“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三国志·吴书·黄盖传》)

朱桓空城计。吴黄武元年(222年),曹丕举军三路伐吴,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坞(安徽无为附近),濡须督朱桓所部五千人,“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徐盛空城计。吴黄武三年(224年),曹丕再度伐吴。“后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诸将乃伏。”(《三国志·吴书·徐盛传》)裴注引于宝《晋纪》:“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前列之若干空城计,都是弱者先让—步,给对手误识以守者缺员、难以阻挡而又有认为不应有如此假相的矛盾心理,因而产生进退维谷、难以捉摸的迷惑,其中颇为典型的是陈登的“空城计”:第一次是闭门“孰若无人”;第二次虽仍以“空城”,但已却在城外虚张声势,两次都分别取得了歼敌万余的大胜。黄盖、朱桓和徐盛的“空城计”,都是因时空制宜,在劣势取得的胜利。它们虽各有侧重面,表现得有所特色,但都应视为是属于古代“空城计”的范畴。这正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可见三国时期“空城计”真不少。

〔延伸阅读〕

三国战将冷兵器浅说

《三国演义》里的兵器是够精彩的,在关东诸侯大战吕布时,所谓“十八般武器”几乎都用到了,然而,质之于史,三国时期战将所用的冷兵器并非那么复杂、多彩,常见的马背上兵器是矛,西征马超、韩遂,“关西兵强,习长矛”;作护身佩带的是戟(短戟),而最为走红的是弓箭。

长矛是骑将通用的兵器,使用者见之于史的就有公孙瓒、程普、韩当和张飞诸人。所谓长矛,据史传,汉魏常有用至二丈(相当4.5米)的,盖两将相搏,均各持矛直前冲刺,较长者或可由此先及敌人之身,所以张飞的矛定为一丈八。

戟的功能看来主要是用以护身和卫门仪仗,像董卓所掷与吕布的戟、曹操青年时在张让家舞戟,以及甘宁在宴会中的“双戟舞”,此类戟并非是用以上阵的兵器,而是家中帐中陈设的。当时主帅大帐,也可有将士持戟护卫,如界桥战时的袁绍大营,有大戟七百余人。与张辽在合肥相持的孙权,“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此中之戟,有短戟,也有长戟。战将佩带短戟,如孙策杀求和使者严舆,“乃以手戟投之,立死”(《吴录》);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吴主传》)。这里所提的戟,显然是佩带护身的短戟,当然个别也用上阵作战的,典型如张辽、典韦,其中典韦最善大双戟,所以军中为之语““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看来,在农耕社会冷兵器时代,最时髦的当推弓箭。箭是远距离作战的兵器。三国时人从小就学射。曹操在儿子曹丕五岁时就教他学射,六岁就能射箭了,两年后还学会骑射。将门子弟必学射,所以三国善射者很多,像孙权贵为君侯,也是“便马善射”。但能为陈寿在志书里大书一笔的只有两人:吕布、太史慈。吕布辕门射戟,“射戟小支,一发中的,诸将皆惊。”(《吕布传》)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太史慈传》)。

当时虽已有长刀,但战将在马背上多不以它为兵器。关羽著名的那口“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本属乌有,那是元人杂剧“赠”给他的。《三国志·关羽传》说他“策马刺良(马良)于万众之中”,用“刺”而不用“砍”、“剁”、“戳”、“劈”,可见关羽手持的兵器也该是矛一类。但也有人说,刀法也可有“刺”,如矛(戟)可有“挑”、“拨”的手法。诸说不一,但关羽的兵器不见于史传。

当时佩刀(短刀)已逐渐替代佩剑。像单刀会的刀就是短刀。所以即使关羽用刀器,也只能是短刀。至于那青龙偃月刀,据《武经总要》称,这把在戏剧平话里走红的“关王刀”,要到北宋年间方才开炉打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