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文库-青少年成功必须经历
14671400000001

第1章 第1种体验 做一次志愿者

阳光小语

你做过志愿者吗?在自己经历的十几年的时光里,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当我们在街上看到佩带志愿者标志的志愿者时,内心深处会涌起怎样的感动和冲动?是否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呢?其实,作为一个志愿者,他们在按照志愿者誓词实践着。我们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体验一下做志愿者的特殊感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因为我们年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志愿者,我们应该做好,我们也有能力做好!

志愿者,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称谓。在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志愿者”是这样释义的:“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志愿者”三个字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力量是“无私奉献”、“爱”、“互助”,还有更多的内涵、更深的意义……

有人曾经这样说:“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这句话生动地阐述了志愿服务者的心声。

徐本禹是一位“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1982年生于山东聊城,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年7月开始到贵州大方县义务支教,2003年考取研究生,当年7月,他申请保留研究生学籍,再次回到贵州支教。

徐本禹默默支教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他被誉为“新时代学生的楷模”。而徐本禹自己说:“我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学有所成,用知识回报社会,回报我们的祖国。”

中央电视台“2004感动中国”组委会对徐本禹这样评价:“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们的眼睛铺满阳光,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有人赞扬徐本禹说,他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贫困地区缺乏人才,他能带头从大城市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为青年知识分子树立了一面旗帜,给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在当初决定去支教时,徐本禹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好多人这一辈子收获不了几滴珍贵的眼泪,这一段时间我收获了很多眼泪,让我深受感动。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不保留的反射给别人。”毫无疑问,我们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了“志愿者”这个称谓的伟大。

徐本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志愿者,他实践了一种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什么?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年轻的我们要做一次志愿者,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里来吧!尽管志愿活动的时间可能很短,但它却能让我们在另一种忙碌中,长久地体味一份心灵的安适与充实,更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也是吸引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所在。这种精髓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以及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融于一体,可以说是对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里,都应该把志愿服务的经历看作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极有价值的实践,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志愿者正在影响着千家万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悉和认可。

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体验一次做志愿者的经历,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真情暖人间、爱心献社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这些令人耳目一新、富有感染力的口号都来自于志愿者团队。

做一名志愿者,可以参与的志愿活动很多,就像词典解释“志愿者”时所说的,涉及到诸如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以及会议服务等许多方面。

青少年可以发挥自己的所能,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做一名环保志愿者。我们国家就有这样一批志愿者,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都有一颗热爱自然环境的赤子之心,他们用行动和意识促进环保活动,把“绿色”播入每个人的心中,他们是一群热爱大自然的“绿色使者”。为了让祖国大地的草更绿、天更蓝,为了让江河源头永远清澈,这些可敬的环保志愿者远离亲人、抛开名利,远赴青藏高原,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环保宣传工作。

我们虽然还没有能力参与这样宏大的环保志愿活动,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做一名志愿者的脚步和行动。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比如种植一棵纪念树,并把它“收养”下来,定期给它浇水、培土,照料它成长,把它看成自己家庭的一员。

我们也可以参与社区服务。比如,打扫卫生、布置宣传栏等。正是由于认真地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才能逐步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志愿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也曾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在北京的某社区,直接参与环保志愿服务。

我们也可以定期到孤儿院陪伴那里的孩子们,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除了物质帮助,孤儿和老人也非常需要人文关怀,孩子们需要爱抚和关心,老人们渴望交流和沟通,真心对待他们,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心,少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寂寞。

我们青少年还可以参与一些会议服务活动。每一次重大会议和赛事都离不开志愿者的广泛参与。1995年,北京举行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一群身披“青年志愿者”彩带的大学生为各国代表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他们受到与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会场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后,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1年上海《财富》论坛和APEC上海年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们意气风发的身影。2006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也有大批的学生志愿者在为大会服务。即将召开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需要大量志愿者为赛会提供服务。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时,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因为“天气冷了,还会变热;树叶落了,还会长新的;岁月流逝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今天明白了,马上付诸行动,我们拥有的时光就会更多些,以后的遗憾也会少很多。

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明白,做志愿者并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按照志愿者誓词,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对众多志愿者来说,他们的愿望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一曲曲奉献之歌。“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这是一个永不过时、始终鲜活的话题,因为志愿者的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人类永远需要这种精神,也永远崇尚这种精神。

每一个人都是奉献精神的受益者,我们每一位青少年也要时时准备着为他人做出奉献。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奉献,谱写出一页页奉献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