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镇海楹联
14673100000022

第22章 戏台

五里牌王氏祠堂戏台石柱

清·佚名

歌舞移情,一层更上;

雍熙有象,众乐与同。

清·佚名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或今或古,谁知养眼好排场。

——王思堡敬助,摘自《五里牌王氏宗谱》卷十一

“注”王思堡(1864—1929),清国子监生,此联题于光绪丙午年。

后丰林庙戏台前柱

清·佚名

任他为诈为奸,徒博眼前快意;

果尔作忠作孝,永留身后嘉名。

后丰林庙戏台后柱

清·佚名

虚弄干戈原是戏;

又加点缀便成文。

“注”后丰林庙戏台位于门楼后檐,歇山顶,石质四方柱,斗拱、藻井金碧辉煌,台边长4.8米。

贵驷憩桥贝家宗祠戏台石柱

清·佚名

宇宙大文章,首推忠孝;

贤愚俱感发,兴读诗书。

横溪韩公祠戏台

清·佚名

礼乐干戈一席地;

悲欢离合片时间。

“注”韩公祠又名横溪庙,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横溪村达蓬山南麓,祀南宋韩世忠。始建年代无考,清中期重修。祠内设戏台,戏台顶设藻井,抬梁穿斗吊花篮,梁体浮雕,彩绘满堂,顶部四梁三井,栓木紧密有序,所有构件都用榫头嵌合。

横溪黄公祠戏台前柱

近代·郑荇芷

南渡君臣增感慨;

襄阳耆旧有仪型。

“注”黄公祠戏台位于门楼中间,与门楼相接,为歇山顶式。

澥浦沿山村鹿山庙戏台

清·佚名

忠孝奸邪,立见当场报应;

喜怒哀乐,且看这段情由。

——摘自《宁波楹联集》

“注”鹿山庙原在镇海区澥浦滕山自然村,具体情况不详,“文革”时被拆除。

澥浦都神殿戏台

民国·佚名

妙舞蹁跹,风情无价;

艳歌宛转,弦索齐鸣。

民国·佚名

非幻非真,名为作戏;

或今或古,实仿真情。

“注”澥浦都神殿位于镇海区澥浦镇汇源社区城门口73号。始建于明代,民国九年(1920)重修。

后昌庙戏台

清·佚名

看贤奸,莫谓眼前无此事;

想报应,可知头上有青天。

“注”此联撰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

新碶算山老庙戏台

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声歌里古衣冠。

——摘自《北仑新碶镇志》

徐洋村徐氏宗祠戏台

清·佚名

做出来,忠奸善恶都是戏;

看将去,嬉笑怒骂尽文章。

清·佚名

每闻清歌,令人欢赏;

有时妙舞,绝世丰神。

“注”徐洋村徐氏宗祠位于大碶徐洋村(今属北仑区)。堂名“启承堂”,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后毁。2001年重修。

大碶嘉溪庙戏台

清·佚名

柳腰舞落三竿月;

曲调声传万世文。

——摘自《北仑古今楹联选集》

大碶白石庙戏台

清·虞璟璜

愠解吾民扬舞态;

喜赓太守韵歌声。

——摘自《北仑古今楹联选集》

“注”相传,白石庙建于明朝初年,明嘉靖《定海县志》就有关于白石庙的记载,庙祀唐薛仁贵,始建何年无考,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遗址仍存。

大碶石湫王家祠堂戏台

无字文章,亦风亦雨;

有声图画,可舞可歌。

一曲商音,唱就千古胜败;

几度脸谱,演尽历代忠奸。

——摘自《宁波楹联集》

山防村保宁寺古戏台

清·佚名

为我小试奏艺技;

与君高唱踏歌行。

——摘自《东南商报·保宁寺古戏台》

“注”保宁寺古戏台建于清乾隆己未年(1739)。清嘉庆癸酉年(1813),戏台与庙重修,清同治十年(1871)再修。

白峰华峙庙戏台

清·佚名

清歌籁引千秋事;

古调教传万世文。

——摘自《宁波楹联集》

“注”建于清嘉庆戊午年(1798)。

白峰猫礁庙戏台前石柱

清·佚名

逝者于斯未当往;

后之视昔亦犹今。

——摘自《东南商报·猫礁庙戏台》

“注”白峰猫礁庙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戏台位于庙三道门内,台顶歇山翘角,额枋雕有龙头,藻井用八角斜角枋木。

司前村云雩庙戏台

清·佚名

玉楼天半笙歌起;

蓬岛仙班笑语和。

——摘自《宁波楹联集》

“注”司前村云雩庙又称云雩三公庙,位于柴桥河头村(今属北仑区)。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改建,道光四年(1824)重修,民国六年(1917)里人集资复修。

郭巨福民村大涂庙戏台

集一世事业,实非真意;

观千古功名,原是戏场。

——摘自《宁波楹联集》

干岙村阳山庙戏台

清·刘惠咸

皎然明月临歌席;

善也清风拂舞衣。

“注”阳山庙戏台位于干岙村聚茂里(今属北仑区春晓镇)西南侧。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神祀蔡姓。1994年重修,2007年复修。戏台为四柱,卷棚藻井,单檐歇山顶。

民丰村茅山庙戏台

清·佚名

把往事今朝重提起;

破功夫明日早些来。

——摘自《宁波楹联集》

“注”茅山庙位于今北仑区春晓镇,始建于明代中期,光绪年间重修。2009年再次修缮,祭祀宋杨家将长子杨延平。据传,此联撰于清嘉庆戊午年(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