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打孩子
14675700000029

第29章 尾声

流星雨

睡梦中,感到我那身高一米八三的儿子来到我的房间——咚咚的脚步声告诉了我。

但是眼睛硬是睁不开:几天来杂务缠身,刚刚了结,不得不将失落的睡眠稍稍地从枕头上拾起。

即使睡眼朦胧,我还是听到了他和他母亲的对话,似乎在说:“今天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晚上世纪公园有大型的烟火晚会……”“地铁到吗?”“实在不行就叫TAXI……”

迷迷糊糊又睡着了。不一会儿,翻个身,伸个懒腰,终于醒过来,想到晚上要和儿子一起去看烟火,不禁兴奋起来:“晚上到世纪公园去玩的话,我们还得合计合计。”我转过头对妻子说。

“……”她没有回答。

“叫车去好像划不来。完全可以搭一段路的明珠线,三个人,又快又便宜。”我征询她的意见。但她就是不吭声,但眼睛里满是笑影。

“你早点做晚饭,”我接着说,“不然要来不及的。”我补充道。

“扑哧”对方终于笑出声来:“别想得那么好!儿子不是要同我们看烟火!是要同他们的同学去看烟火!”

恍然大悟!晃然若失!

其实,现在只要是儿子提议和我们一起出去玩,我绝对会像他小时候我准备带他去哪儿玩那样地兴高采烈——任何时候,只要他开口,我什么重要事情都可以放下不干!

然而,他恰恰不愿意和我在一起玩了……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喜欢告诉他一些天文知识,然后半夜三更地带他爬到屋顶上或者带到野外荒郊,数流星、认星座、辨银河、寻北斗,然后疯疯癫癫地回家,扒一口泡饭作夜宵,倒头睡觉。直到高中时候,仍然不断有这种夜游的快乐。

几年前,报纸上大肆报道某月某日有狮子座流星雨,如何如何壮观云云。我当即与读大学的儿子相约,到时候我们一起爬到屋顶上看去!他倒也欣然答应。

因为搬了家,对于怎样上屋顶,我还专门去“侦察”了一回。跟门房借了一架竹梯子,搬到六楼找到那个小口子天窗,吱吱哑哑地钻进乌黑的隔层,摸索着上到屋顶,头发上,衣服上,早已经灰尘一片。

到那天晚饭时分,我兴奋地对儿子说:“今天晚上要稍微早点儿睡。”“为什么?”他奇怪地看着我,问道。“看狮子座流星雨啊!我月历上都记着的!你尽管睡,半夜我来叫醒你。”我说着,像小学生准备去春游。

“喔……”他答应道,漫不经心。

饭后,他做他的作业,我干我的工作。

大概8点钟的时候,他来到我们房间:“爸妈,我今天晚上要出去一下?”“去哪儿?”我完全不能理解他的行为!“今天不是要和老爸一起看流星雨吗?”老妈也问。“不了……我已经和同学约好,到徐家汇交通大学看流星雨去……”

“我不是早就和你约……”我的话说到一半,咽下了肚。儿子完全没有考虑到我的表情和情绪,二一添作五,将外衣穿好,背上了鼓鼓的行囊。而我开出的条件,或者说阻拦的借口只是、也只能是:“晚上天冷,不穿羽绒服可不能让你走!”他乖乖地套上,拔腿就走。“要注意安全!”“明天早上回来吗?”“几点钟回?”这厢只有二重唱似的喊叫,回响在新村的夜空。

“你们放心休息吧!没——有——问——题!”可以听得出,语音里带有满心的欢乐……“只要他高兴就好!我们不是都在为着下一代创造更幸福的生活么?”不知道怎么搞的,在心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似乎特别高尚的话。

半夜两点钟,闹钟响了。我依然穿衣戴帽,全身裹得紧紧地关上自家的门。我完全没有了搬梯子上房顶的兴致。只是来到马路,慢慢踱上了当时正在建造的高架桥。桥上的工作已经止息,只有个别的强光灯,把雏形的高架塑造出隐隐的雄伟与气魄。

我走到暗处,摸出准备好的双筒望远镜,对着辽阔的天际搜索,但是云层沉重而深厚,密不透风,竟然找不到一颗流星的影子。我独自摇了摇头。

碰到一位夜观星斗的独行者:“晚上好?看流星啊?”“今晚怕是看不到了,还是回家捂被子吧……”

不知为什么,我却一时还不想回去。我在想,如果和儿子在一起,哪怕看不到流星,也不会感到这样沮丧的——啊!莫非,我的本意并不在天象,而是想和他重温过去的时光?

幸好,我的生活信条就是抓紧每一段生活,仔细品味,努力咀嚼,不使遗落。那段过去是不可能再重复了。然而今夜,难道不又是我一段可作回味的经历?

本书是三口之家一段小小的趣史。在成书过程中,另外两位主人翁妻子黄雪君和儿子李凯曾在文字、资料和全书结构上做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随手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