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卡耐基成功学:人性的优点
14676500000034

第34章 逐级接近目标

一个人志向高远是件好事,

不过有许多人半途而废,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目标过大,

而是在实现这个大目标时,

没有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现办法。

一直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会令人消沉。

逐级接近目标,是实现人生终极目标的妙法,

值得我们一试。

人生仿佛一艘在海上行驶的轮船,如果失去了方向舵而原地打转,那么它等不到靠岸就会很快把燃料用光。实际上,那些燃料足以使它在海岸和大海之间来回好几次了。

要达成目标,须知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有时限的目标才具有真的指导行动和激励的意义。当自己充分地了解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特定任务,才会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调动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因此,每次只把精力集中在面前的小目标上,那些看似遥远的目标便近在眼前了。著名的战地记者、作家希达·赖德先生曾以这种方法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以下是他讲述的亲身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和几个人迫降在缅印交界的树林中。那时我们只能向印度方向走,总共有140英里的路程,在8月的酷热和暴雨的肆虐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刚走了1个小时,我的一只长筒靴就扎了脚,至傍晚时,双脚都打起了血泡。那时,另几个人的情形跟我也差不多。我们能一瘸一拐地走到印度吗?可我们不可能不到印度。为了节省体力,我们每次只走一英里,休息十分钟后,再走下一个一英里的路程。就这样,我们走着走着,有一天竟然发现自己走完了这段地狱般的旅程……”

每一个重大的成就背后,是由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而成。实现目标的唯一聪明做法是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有时候,某些人从表面看似乎是一夜成名,但如果你仔细看他们的历史,就会明白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现代马拉松比赛上,每隔5000米就有一个标志牌。即一开始以5000米的标志牌为目标,到达之后,再以下一个5000米外的标志牌为目标……将整个马拉松赛程分为许多个小段。一位奥运长跑冠军在其自传中这样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会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将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处红房子……”“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的速度冲向第一个目标,在到达之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到达第二个目标。整个马拉松赛程,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这个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工作或读书方面。人生在世,的确有值得努力的目标,然而目标过大,会令人觉得不太现实,且很容易半途而废,一直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把目标设在可见的距离,就会使人心怀希望,继续努力。弗兰克是名著《夜与雾》的作者,他曾以一种冷静的眼光,观察囚禁在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心理。其中,有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犹太人一心想着要活着走出集中营,但这个希望似乎不太可能实现。于是他定下目标:“某月某日盟军将会来拯救我们,在这之前,我一定要忍耐。”他生存的愿望因此而延续下去。结果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他都坚强地忍耐并活了下来。可是,当他预定的联军来到的日期一过,他就快速地衰弱死亡了。

或许我们不会遭遇这么极端的处境,但在我们生活中常会发现同样的道理。不管是工作还是读书,只要我们认为目标是可能实现的,就会有充满干劲的希望,如果不知道何时才能完成工作,就打不起继续努力的精神来。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切实把目标定为每天可以完成的任务。如同马拉松的标志牌一样,区分目标,设立计划,将大目标分为中目标、小目标,或把它称作终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例如,某人的终生目标是成为政治家。可是这个目标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必须先打好基础为将来作准备。因此,要设定中期目标,如通过高考就读名牌大学。而为了达成这个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每天努力地学习。

因此,要想顺利地、轻松地实现“未来蓝图”,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制订事业发展阶段的“短期目标”。这样,你就可以拾级而上,奔向成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