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天不如靠自己:新农民自立自强创业故事
14677100000027

第27章 看花容易绣花难

万事开头难,创业更难。

当初给别人干的时候觉得挺容易,等到自己真正干起来的时候才知道,简直太难了,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箭已经在弦上了,不能不发。

首先就要解决吃和住的问题。给别人打工的时候不以为然,没觉得吃住是什么大问题,出去一打听有点懵了,一个一室一厅的独门独户要一个月600元钱!和别人合租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也要每个月400元,而且没有做饭的地方,如果要使用厨房每个月就是600元。跑了五六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要么嫌贵要么嫌房间太差,一直在20元一天的小店里住着,到了第7天才算找到了一个差不多的地方,一个月500元租金,两个人共同使用厨房。

2006年10月15日,杨中宝开始跑自己的业务。但他压根就没有想到竟然连企业的大门都进不去。过去到哪家企业说要找谁,门卫马上就通报进去了,那是经理已经和对方沟通好了,或者是客户在网上搜索之后主动找上门来的,说明人家知道你家大门从哪边开,你再找人家当然让你进门。现在可惨了,杨中宝刚出道,外资企业根本不了解他,所以肯定不让你进去,进不去门还谈个屁业务?

杨中宝连续跑了三天,一个大门都没进去。那天背着挎包正像兔子一样在保税区里一家一家地闯关呢,忽然觉得脚板发热,坐到路边石上,脱下鞋来一看懵了,鞋底磨露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真不是个滋味。本来老爸是让他回家跟着大哥跑运输的,每天那是坐在车里四个轮子跑,现在可好每天靠两个脚板跑。要不就回去?大学不是白上了,大哥没上学为的什么?为的让两个弟弟日后出息。就这样出息?那天下午,杨中宝就坐在路边想,往左还是往右?往前还是往后?思前想后,好在他没有退缩,还算给大学生争了一口气。

后来,杨中宝总算学聪明了,他一边跑一边把一家一家企业的名字记下来,然后回家在114上找到他们采购部的电话,在电话里一家一家地沟通,最多的一天拨打了上百个电话,也许对方能有那么三五个业务主管同意约见,这样他终于能走进那一家一家对他紧闭的大门了。能见面就有希望,要知道,杨中宝可是整个大连市大学生的最佳辩手,说得比唱得好听多了。就这样一点一点的,他的业务就来了。

然而,做生意任何时候都不能高兴太早。就在杨中宝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杨中宝眼前出现了。有一家企业和杨中宝定购了三台规格非常特殊的水泵,杨中宝很高兴,马上在网上搜索到了,也向对方发了询价函,很快对方就把报价单传过来了。可是很多天过去,对方就再没有下文了。杨中宝每天一上班就和对方联络,让对方把汇款信息传过来,对方却总是东扯葫芦西扯瓢,就是不说汇款的事情,把杨中宝搞得晕头转向。一个星期过去了,杨中宝实在按捺不住了,这时对方才吐露真情——要回扣!听说过吗?卖方要回扣!杨中宝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对方接着说:你放心,羊毛出在羊身上,我把先前的报价给你降下来,省下的利润我们平起平坐——各得一半!半个月的货期马上就到了,还有什么犹豫的余地?再说了人家是大拇手指头卷煎饼——自己吃自己!吃亏的是谁?是他的老板呗!杨中宝按着对方的要求把回扣汇到指定账户,其他一切马上迎刃而解,真让杨中宝长了很多见识。

两个月下来,杨中宝跑瘦了十多斤,鞋也跑破了两双,总算有了自己的三个客户。两个月结一次账,客户要给杨中宝付款了,杨中宝兴奋啊,无比兴奋!但是人家得和他要发票,这一下杨中宝傻了,原来给别人跑业务的时候也不用管这些事情,这两个月都忙昏头了,只想着跑客户了,也没想注册公司的事啊,上哪开发票去?那些天,杨中宝活像一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见面就是开发票那点事……总算开出发票了,和当初送货时写的单位又不一样。当初随便写了个“中宝贸易有限公司”,结果“中宝贸易有限公司”根本就不存在,发票开的是另一个公司的,根本对不上茬口,其中所费的周折就别提了,一说起来全都是眼泪。就为了这三个客户的发票,前后忙活了半个月,算起来几笔买卖根本没赚钱,就算是有了三个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