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天不如靠自己:新农民自立自强创业故事
14677100000044

第44章 屡败屡战

一点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都没有,突然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摔在了地上。又回到了原点,只好给别人打工,短工干了两个月,工钱也不好结算,这时候前关的房租也到期了,只好从前关的小平房搬到比前关更破的地方,在开发区东山果园附近租了一个临建房,一个月100元房租。没有了门市房,打短工又要不回钱来,家里有老婆,两个孩子也嗷嗷待哺,拿什么养家糊口?那段日子老郭想死的心都有。想想在铁岭那阵子的风光,活都推不开门,找我老郭干活都得求人,现在竟然落到如此境地。

没办法,好汉不提当年勇。老郭开始往各个外资企业跑,揽一点小活干,勉强度日。不过这样的业务好在没有欠款,外资企业讲究信用;还有一个好处是不用门市,降低了费用;还有,也不用办执照,需要发票的时候找个朋友象征性地给点钱就把问题解决了,把税钱也省了。老郭一看这是一个路子,于是就拼命地跑开了,活计渐渐地好了起来。就这么像打游击一样干了两年,总算又积攒了一点资本,于是老郭心里又长草了。

其实,老郭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男人,只是机会总是不垂青他。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天,我问老郭:“最近忙什么呢?”

老郭说:“考察呗,我想开几个大商场,像亚细亚那样的大商场。”

我说:“你有那么多资金吗?”

老郭说:“什么事你不都得琢磨,哪有送到嘴边的美味?别人能干咱就能干。最近我那木门卖得特别火,我想在其他城市多开几个店,逐渐扩大影响,将来再发展其他项目,开几个大商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老郭还是有想法的,虽然有些想法不怎么切合实际,那总比不想事的人强多了吧?

这不,眼下老郭手里又攒下了几个钱,于是他动起了脑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

老郭说:“这叫庄稼不成年年种,咱不能叫地闲着。”

但是老郭的老婆不这么说,他老婆王艳说:“老郭太不让人省心,手里有点钱就想折腾,要不是他穷折腾,我们家的日子早妥了。”

老郭首先在金玛二楼折腾了一个小房间,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干了一年多,一直不太顺手,没赔着钱,但是也没赚到钱。搭进去两年的美好时光。

于是老郭再转战五彩城,在五彩城南门附近折腾了一块地方。这回老郭学精了,他发现了,干手艺不赚钱,想要赚大钱还得经商。于是在干老本行的同时,他开始物色新的财富增长点,在新的增长点没有走上正轨之前,老本行还不能扔掉。一边干活,一边考察,寻找适合自己的行当。这时候,他代理了杭州金迪的木门。

这么多年一直白玩,也该老郭发一发了。干门这段时间老郭捡了几个大便宜,算是捡回了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在老郭的游说下,金迪门业有限公司给老郭一个特别优惠:给别人的供货都是成品门,但是给老郭的是半成品,这样老郭干起了老本行,额外又赚了一笔。组装一扇门可以额外赚20元钱的组装费,老郭原来就是一个木匠,组装一扇木门还不是手到擒来?

老郭租的那个门市房是一家国企大酒店,那段时间酒店的生意不太好,人都撤离了,于是委托老郭照看这个1400多平方米的大酒店。可好,这个大酒店竟然成了老郭的木门加工车间,干了两年一分钱房租都没交。

接着他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总算让生意走上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