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梁和平:生命在说什么
14680100000004

第4章 梁和平的“人生认识论”——斯皮尔伯格成功的启示

但遗憾的是:当我真正明白了这生命的真谛时,生命已经走过一半,我失去了生命的许多机会,我走偏了。如果在我小的时候就能明白这些,我的生命或许会更精彩。由此,我才想把我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思考,拿出来奉献给大家,奉献给明天所有的生命。希望未来的生命会真正地快乐、精彩。

与其说人是有罪的,不如说人是无辜的。人,是由三性所组成的,即:神性、兽性和心性。神性和兽性,是心性一上、一下的矛盾世界。心是被这一神、一兽夹在了中间的一个无辜的孩子。两边都在争夺着这个无辜的孩子。看谁抢到了他,他就属于谁。

神性、兽性和心性,大概就是我们人这个自称为所谓属灵动物的一切事实之事实、根本之根本、核心之核心。人类一切的矛盾、痛苦、善恶等等,都是渊源于此。

一旦神性主宰了这个无辜的孩子,这个孩子,便会拒绝一切来自物质世界的各种引诱,并成为一个所谓的精神“贵族”。但有可能他会一贫如洗、穷困潦倒……

一旦兽性主宰了这个无辜的孩子,这个孩子便会拒绝一切来自精神世界的各种召唤,并成为一个所谓物质的“贵族”。但有可能他会兽欲膨胀、骄横肆溢……

一旦心性这个无辜的孩子,被这一神一兽拉扯着、搅和着,不是今天偏向了这方,就是明天又倒向另一方,那他可就太惨了。这个无辜的孩子一辈子也别想安生,什么“贵族”也当不成了。一生一世都得在这里受尽煎熬、受尽折磨。而这,会不会就是人们说的所谓人间“地狱”呢?

反之,这个无辜的孩子,如果是心清胆壮、不偏不倚、有能有力、无畏无欲、大智大慧,他就可完全自然、自在地去面对这一神、一兽对人心的争夺和引诱,与它们相容、相合。这时的人,才是真正的“全贵族”。而这,会不会就是人们所说的所谓人间“天堂”呢?

因此,在我即将要知天命的时候,我终于发现,我想要的,也许就是这“全贵族”,就是这人生所谓人间的“天堂”。但遗憾的是:当我真正明白了这生命的真谛时,生命已经走过一半,我失去了生命的许多机会,我走偏了。如果在我小的时候就能明白这些,我的生命或许会更精彩。由此,我才想把我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思考,拿出来奉献给大家,奉献给明天所有的生命。希望未来的生命会真正地快乐、精彩。

我曾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错了,才是根本的错了。”“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认识论,决定其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所使用的方法论所带给他们的收获及命运。”

从古到今,精神和物质双赢的人真是太少了。

一类人——财富如山,却精神空虚;

一类人——心境高远,却一贫如洗;

一类人——心无定所,矛盾重重;

一类人——才财相应,喜笑终生。

目标和结果的如此冲突和矛盾,人生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才是关键之关键。

1993年,美国第66界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终于传来了影迷们期盼已久的特大喜讯:与奥斯卡最佳导演及电影奖多次擦肩而过的斗士,一个在世界电影历史上创造过最高票房价值的天才影人,一个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的中年男子,当今世界上少有的电影奇才、富翁、大导演、大制片、大编剧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Spielberg),以他用了十年心血所准备并拍摄的,不同于任何战争片的二战巨片《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List),不容争议地一举拿下了数项奥斯卡大奖,并将此片不容质疑地载入了光辉的电影史册。

斯皮尔伯格,出身于犹太世家。家庭的教育与个人的聪慧,使他从小便走上了一条不偏不倚的人生之路。首先,来自、内在、主观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所启发教育的人生认识论清楚地告诉他:精神与物质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人生都应获得的财富。在追求和获得时,不应顾此失彼。这样一个“什么都要”的人生认识论,使得斯氏从小就树立了“什么都要”“什么都获得”的决心和信心。但是,聪慧的斯氏并没有只想着什么都要,而忽略方法论的重要性。什么又是斯氏的方法论呢?他的方法论就是“有序性”。

斯氏从小就显露出他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艺术才能;并立志要在电影事业上做出一番大业来。但在美国那样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社会里,光有理想和志愿是不够的;路还要一步步地走。要拍一部好电影、一部经典电影,没有钱不行,没有技术也不行,没有思想更不行。于是,他便开始了他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献身电影事业的长征。

不管好莱坞承不承认他,不管奥斯卡给不给他奖,不管电影艺术界怎样评价他,不管年华是否一天天在逝去。直到有一天,他经济的原始积累达到了可观的数目;直到有一天,他对电影技术的掌控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直到有一天,他的人生观和人文观都进入到了极为成熟的人生阶段,一部震撼世界的战争历史巨片《辛德勒名单》就这样备完成了他一生的追求、理想和夙愿。

反观我们的一生,更多人的一生,是不是天生就不具这样的才能和能力?不是的。但却又为什么在我们的事业道路上,真正获得这种辉煌成功的人是那么少呢?其原因,与我们传统的思想和传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从小,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父亲、母亲,完全按照传统的思维观念和保守思想教育着我。使我从小就有些偏于精神的追求。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其实是不健全的。我想不只是我,而是我们那一代人、几代人、多少代人,都是在这种偏颇的教育中成长过来的。也许就是这些偏颇的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地影响了我们一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这样一个环境下经历着、矛盾着、思考着、拒绝着、挣脱着,终于,我开始真正地明白了人生的要义、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目标,真正地明白了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想干的什么。我所想要的一切就是:无论在精神还是物质上,人都应获得真正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是人生最高目标!

电影《地道战》中,有句经典的幽默台词:“水是宝贵的,不能浪费一点一滴。”同样如此,生命——是更加宝贵的,更不能浪费一丝一缕。而这句话,却是非常严肃的,即一切都是为了生命:为生命呐喊!为生命证明!为生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