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教练机科技知识(下)
14682200000013

第13章 印度HJ-39“猫”高级教练机

研制背景

印度空军的飞行事故率多年来居高不下。1996年-2001年,印度空军共坠毁战机89架,其中包括56架米格-21、11架米格-23、12架米格-27、7架“美洲虎”和3架米格-29.2003年情况更糟,一年内竟然损失战机52架,平均每周摔1架!

以印度空军作战部队的规模而言,这一失事比例相当惊人。在这些事故中,约有40%是由于飞行员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与印度空军长期缺乏高级教练机,飞行员训练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直接干系。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空军就开始寻求引进高级喷气式教练机,但因价格分歧、军售丑闻等种种原因而迟迟未果。

时至今日,印度空军教练机机队装备的仍然是一些“老掉牙”的初、中级教练机,包括HPT-32、HT-2、BAE-748和HJT-16“基兰”教练机等。

同时,随着近年来“幻影”2000H、米格-29和苏-30MKI等第三代战机的大量引进和列装,印度空军正在酝酿对飞行训练大纲做重要修订,计划将两级训练体制改革为初、中、高三级训练体制。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印度在加紧向俄罗斯、英国、法国和捷克等国寻求购买先进喷气式高级教练机的同时,也初步拟定了自行研发国产高级教练机的计划。

发展历程

不过,印度军工技术原始储备不足,制造工艺比较落后,在自主研发飞机、主战坦克等高技术武器装备时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自独立以来,印度迄今为止仅自主研发成功过两型飞机,分别是昙花一现的HF-24“风神”战斗轰炸机和老式的HJT-16“基兰”喷气式教练机。

作为印度空军的一号工程,“光辉”轻型战斗机投入巨大、研制时间更是已长达20多年,但目前该机仍处于试飞阶段。鉴于此,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认识到,要直接开发国产高级教练机难度太大,风险不小,因此决定首先研制一种中级教练机,进行必要的先期技术积累和一些技术项目的预研,为未来的升级奠定基础。

1997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向印度空军司令部提交了HJT-36中级教练机项目方案。1998年2月,HJT-36的设计模型首次在新加坡航展上进行了展示。同年10月,HJT-36的全比例模型首次在印度航空展上展出。1999年7月,印度政府正式授予IJT项目18亿卢比(约合4200万美元)的发展合同。飞机的具体设计工作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设计综合分公司负责。

2000年,HJT-36开始原型机的制造和飞机主要部件的选定工作。当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选择了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的拉扎克04H20涡扇发动机作为HJT-36原型机的引擎。2001年6月,又确定史密斯航宇公司为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开发商。

与此同时,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还在俄罗斯、法国的帮助下加紧对HJT-36进行气动外形的风洞测试,得出的参数被用在了外形设计中。

2003年2月,HJT-36开始进行地面测试工作。同年3月7日,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首席试飞员辛格驾驶第一架HJT-36原型机(S-3466)在班加罗尔上空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试飞。两周后,该机又完成了首次官方试飞。

2004年3月26日,HJT-36的第二架原型机(S-3474)进行了首次试飞,S-3474为双座型,后驾驶舱也安装了弹射座椅,必要时两名飞行员均可弹射出座舱。

截至2005年3月,HJT-36的两架原型机已经完成了130多次试飞。根据印度和俄罗斯最近签署的协议,HJT-36在正式生产时将采用俄罗斯土星公司的AL-55发动机。印度空、海军将采购210架该型机,其中海航型24架。目前,印度空军已订购了100架该型机。

在完成中级教练机项目的研制任务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把目光重新转向高级教练机。2005年2月,该公司宣布其正在自主开发一种“可充当高级教练机和二线攻击飞机”的HJT-39战斗教练机(CAT)。该公司在2005年印度航空展会期间还表示,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印度空军和印度政府对AJT项目的支持,希望能在今年内获得HJT-39高级教练机的正式发展合同,这样该公司将能在39个月后交付样机,5年内(2010年)开始投入生产。

技术性能

虽然HJT-39高级教练机现仍处于预研状态,但从2005年印度航空展中所展示的前机身和驾驶员座舱模型与HJT-36竟然完全匹配这一点不难看出,HJT-39实际上就是HJT-36单发教练机的双发和设备升级版。

HJT-39将采用双发动机,它是HJT-36“潜在的改良派生机型”。

总体布局

HJT-39将继续沿用HJT-36的支撑式下单翼、悬臂式尾翼、两侧进气布局,这一布局很可能借鉴了俄制米格-AT高级教练机的设计。从外形看,HJT-36/39和米格-AT极其相似,尤其是串列式座舱和前机身的外形几乎完全一样,可以说是“米格”-AT的印度克隆版。

机头设计

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展出的HJT-39前机身看,该机非常轻巧,且机头尖细,空速管位于机头正前方,这有助于提高飞机的机动能力。但该机过于细长的机头估计很难装备体积稍大、质量稍重的机载雷达,这对于其空中战斗以及对地精确打击将十分不利。

机身结构

据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官员介绍称,HJT-39的绝大部分部件将采用轻质复合材料,其比例将高达80%以上,据此判断,该机将具有较大的机体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反雷达隐形能力。

飞行座舱

HJT-39将采用与轻型战斗机一样的先进玻璃座舱,即无空间障碍的气泡型座舱和大量多功能显示屏以及显示信息图表化。印空军认为,随着苏——30MKI等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引进,其作战模式、训练内容都将面临极大的改变,尽早引进战机玻璃座舱概念,有助于飞行学员以后转飞现代化战斗机。

另外,从结构上看,HJT-39采用的串列式座舱前后座椅具有较大高度差,后座视界较好,有利于飞行教学。不过也会导致飞行阻力的增加。

动力系统

根据印度和俄罗斯达成的协议,HJT-39将采用俄罗斯土星公司的双发型AL-55发动机(印度将特许生产),其总推力为2200千克,对于HJT-39这类轻型飞机,采用双发设计一方而是为了增加推重比,获得更好的机动能力;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对飞机安全性的重视。

弹射座椅

HJT-36/39都将采用两具俄制K-36LT零-零弹射座椅,该型弹射座椅由苏-30战斗机上使用的K-36座椅改进而来,其性能十分优异,可在零高度、零速度将飞行员安全弹射出座舱。据称,俄制米格-AT高级教练机也将采用该型座椅。

电子系统

从模型看,HJT-39驾驶座舱内的电子系统与轻型战斗机如出一辙,包括史密斯航宇公司生产的任务控制计算器、广角平视显示器、飞行数据计算器在内的综合座舱电子系统,以及法国萨勒斯公司的多功能液晶显示器、攻角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和加速计等。

可以说,HJT-39拥有与第三代战机相当的现代化座舱布局和相关电子系统。

飞行性能

HJT-39采用双发动机,其推力较HJT-36增加了440千克,但飞机的载油量、总重量也随之增长,因此该机的飞行速度并未突破音速,仍然是一种高亚音速飞机。

不过,由于HJT-39将装备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加上其良好的气动布局,可以预计该机的大迎角飞行性能将十分出色,这也意味着飞机在低速飞行时将能保持很好的机头指向能力。

机载武器

HJT-36/39机下共有5个可用的硬式外挂点,可挂载副油箱以及空空导弹、空地导弹、航空炸弹等各种武器弹药,其最大外挂载荷约为1000千克。

总的来看,HJT-39气动布局比较合理,采用双发动机和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机体还大量采用了轻质复合材料。因此,该机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良好的高亚音速和大迎角飞行能力,基本能够满足模仿第三代战斗机的空战战术动作需求。而且,该机还装备了先进的玻璃座舱和电子系统,并具有一定的武器挂载能力,在紧急情况下或必要时还可投入作战行动。

可以看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对该机的定位是战斗教练机,希望将其打造为一种既能用于高级驾驶技术、战斗技术训练和部分战术训练的教练机,也能作为可执行作战任务的低档战斗机,这也是世界各国先进高级教练机的一种发展趋势。

但是,HJT-39是由HJT-36中级教练机直接升级而来,其改进潜力比较有限,很难做到兼顾教练与战斗双重任务,其定位含糊,处境比较尴尬。

首先,若作为教练机,世界各国的先进高级教练机普遍都具有超音速飞行能力,印度空军近年来引进的第三代战斗机甚至连其米格-21等第二代战斗机也全部为超音速飞机,而HJT-39的飞行速度却仍没有突破音障,这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印度空军对高级教练机性能的要求。

其次,若作为战斗机,HJT-39过于轻巧,尤其是机头过于细长,很难容纳体积稍大、重量稍重的机载雷达,因此在与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交战中将难占据优势,或许将该机用于执行打击武装分子等低强度冲突条件下的对地攻击任务是其更好的选择。

未来前景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作为印度首种国产高级教练机,“自家的孩子自家疼”,HJT-39项目还是受到了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印度空军的强力支持。

印度空军已表示,希望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立即启动这一项目,而不要在准备酝酿上耗费太多时间。同时,印度空军也希望HJT-39未来能提高飞机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要过于依赖进口或特许生产,努力实现自主保障。

但从HJT-36中级教练机定型情况看,这一要求将很难达到,因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电子设备的研制难度很大,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不太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改变这一状况。不出意外的话,HJT-39高级教练机的这些关键部件将肯定会继续依赖俄罗斯、法国等国的军事技术支持。

更糟糕的是,由于难以忍受缺乏高级教练机而导致的高事故率,印度国防部已于2004年3月正式与英国BAE系统公司达成协议,从英国购买66架“鹰”-100高级教练机,其中24架将由英国直接提供,另外42架将授权印度自行生产。

在HJT-36国产中级教练机已研制成功之际,印度国防部又大量外购高级教练机,这对于印度国防装备国产化政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HJT-39原本与国外先进的高级喷气式教练机相比就不具备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多大的竞争力,能否生存完全取决于本国空军的需求。印度引进英国“鹰”式高级教练机,在一定程度上又挤占了HJT-39的国内市场,断了其“后路”,使其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

不过,考虑到印度空军对高级教练机的需求仍远未饱和,出于扶持本国军事工业的目的,只要HJT-39研制试验进程比较顺利的话,估计印度国防部未来仍然会坚持购买一定数量的这种国产高级教练机。今后几年内,印度空军飞行员驾驶印度自主研制的国产高级教练机翱翔在南亚次大陆上空的梦想仍有可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