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心身自疗法
14689500000009

第9章 高血压的并发症

长期的高血压能引起全身的小动脉发生病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最终严重影响各个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若不及时坚持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可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一、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由于血压突然大幅度升高而引起的。常常有诱因诱发,比如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情绪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过度疲劳和内分泌失调等。危象发生时,全身的小动脉暂时性地发生强烈的收缩,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升高可达200mmHg(26.7Kpa)以上。在短时间内,生命器官发生了损害:心、肾、脑及腹部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处于缺血状态,当供给心脏营养和氧气的血管(冠状动脉)缺血时,则可发生严重的心绞痛;脑血管痉挛时可有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半身感觉障碍,一侧肢体活动失灵,一侧面部、唇、舌麻木,失语,流口水,说话困难,看不清东西,喝水容易呛到等。高血压危象时,病人还会影响某个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大量出汗,同时血压继续升高。

高血压危象的症状一般会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最长可达几天。发作过去后,不会留下永久性的损伤,肢体活动不便、失语等症状可以消失。高血压危象往往是“脑卒中”的先兆,所以患高血压的人,应避免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时时警惕,尽量避免出现高血压危象。出现过高血压危象的人,要注意坚持用药,遵从医生指导,警惕“脑卒中”的早期信号。

出现高血压危象后,要立即卧床休息,让病人头部抬高,取半卧位,尽量避光。如果发生了昏迷,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让其侧卧,少喝水。并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救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行车尽量平稳,以免因过度颠簸而造成脑溢血。

二、急进型高血压

急进型高血压是一种特殊高血压临床类型,介于缓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之间。其特点是,一开始就是急剧发展,或者是经数年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血压持续在200/130mmHg(26.7/17.3Kpa)以上,并且伴有重度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障碍的一类高血压。既往此型高血压也有人称为恶性高血压,二者名称通用。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急进型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是不一样的,是高血压发病的不同阶段。恶性高血压是急进型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阶段,急进型高血压是恶性高血压的前驱。另外,二者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改变相似,二者不易区别,故人们常称为“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中有1%~5%可发展为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目前,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其诱发因素有极度疲劳,神经过度紧张,寒冷刺激,更年期内分泌改变等。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年人和中年人。临床上起病急,进展迅速,血压升高非常明显和持久,通常舒张压持续大于130mmHg(17.3Kpa)。自觉症状以头痛为多,清晨最明显,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多数患者看不清楚东西,甚至失明,有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多尿,夜尿,面色苍白,乏力,鼻出血及女性月经过多等症状。此型高血压病情严重,常在数月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脏和视网膜损害及一系列相关的疾病。由于肾脏的损害最为突出,体检可出现蛋白尿或血尿。心力衰竭发生率高,并且有心律失常、视网膜有出血、渗出及视乳头水肿。如治疗不及时,会有较高的死亡率。

三、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高血压病的基础上。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大脑内的小动脉发生严重的痉挛,而且时间比较长;脑血管阻力升高,脑中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脑中的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血液透过血管壁渗出产生脑水肿,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也可能是因为脑内的小动脉因为血压极度升高而被迫扩张,从而使大脑过度灌注,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较重的高血压或急进型高血压病人的身上。高血压脑病最容易发生在体力或脑力劳动紧张活动的时候,尤其是有脑动脉硬化的病人;此外,妊娠中毒、急慢性肾炎、癫痫等也有发生。

高血压脑病的特点是,发病前先有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以舒张压升高为最明显,可达130mmHg以上病人除了高血压危象表现外,有头痛、恶心、烦躁不安、兴奋或精神萎靡、嗜睡或意识状态改变,随后发生剧烈头痛、呕吐、心动过缓、视力模糊,且以偏盲,视乳头水肿、抽搐、颈部强直、意识模糊、昏迷,有的病人还可发生偏瘫、半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本病发病较急,症状明显,病情危重,但对降压治疗反应敏感。如果及时且处理的好,有望逆转病程,但恢复较慢,亦可发展成脑血管意外,致残或致命。